希斯間諜案,掀起麥卡錫主義狂潮

副題:報者錢伯斯出示藏在南瓜裡的情報文件,希斯否認與己有關但仍被定罪,至此極右勢力主導美國政壇

本刊記者  馮璐

人物簡介

阿爾傑·希斯(1904年-1996年)

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美國國務院就職,1948年被指控為蘇聯間諜,因已過訴訟時效,後以偽證罪被判入獄5年。

70年前的美國,一場以“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排外運動拉開瞭序幕。一時間,“間諜”“賣國賊”的帽子滿天飛。超過2000萬美國公民被列入聯邦調查局秘密檔案,數百人遭到囚禁,有大約1.2萬人因此丟掉工作,甚至有人被逼自殺或被判死刑。

而這一切,還要從美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希斯間諜案”說起。阿爾傑·希斯是羅斯福時代的政治紅人,1948年,他被指控為蘇聯安插在美國政府內部的共產主義分子,並最終成為囚徒。在美蘇冷戰的大環境下,有“反共鬥士”之稱的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抓住這一導火索,大肆鼓吹“共產主義威脅”,在美國開啟瞭一段反法治、反自由、反開放的黑暗歷史。

希斯間諜案,掀起麥卡錫主義狂潮-圖1

(小標題)“以美國政府官員的身份行間諜之實”

1948年8月4日,美國當局接到瞭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報,當事雙方都是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案件的舉報者是美國《時代》周刊的高級編輯惠特克·錢伯斯。他傢境貧寒,性格憂鬱,從小就熱愛閱讀和寫作。學生時代,他受列寧著作啟發,覺得唯有共產主義才能夠拯救萎靡不振的美國社會,遂加入美國共產黨,並於1932年成為一名蘇聯特工。沒想到,1938年,他竟又背棄共產主義,成瞭一名狂熱的基督徒和反共產主義者,還聲稱要舉報當年一起為蘇聯服務的同僚,他告訴美國當局:“希斯是我過去的黨內同志,曾偷竊美國國務院機要給我,讓我傳送給莫斯科,並企圖在美國政府安插共產黨員及其同情者。”

錢伯斯還說,他一度和希斯過從甚密,曾送給希斯一條地毯當禮物;希斯的妻子也是共產黨員,夫妻倆連傢裡的老福特跑車都捐獻給共產黨使用瞭。

然而,從表面上看,被舉報者希斯並不像是叛國者。他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曾任美國政府高官,參與過聯合國的建立。他深受羅斯福總統的器重,曾於1945年以總統顧問的身份出席雅爾塔會議——當時羅斯福總統身體衰弱,精力著實有限,而思維敏捷、精力充沛的希斯幾乎成瞭美國權益的最高代表。被錢伯斯舉報時,他是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望。

錢伯斯對希斯的指控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掀起軒然大波。有人推測,希斯內心極為痛恨資本主義的虛偽和貪婪,才接受蘇聯的雇傭,甘冒風險做特工。他們援引來自日本方面的說法稱,雅爾塔會議期間,希斯向蘇聯提供瞭很多機密情報。蘇聯從中瞭解到西方世界的底牌,在與美國的談判中處處占得先機。正是在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總統采納瞭希斯的建議,將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移交給蘇聯,這成為日蘇領土爭端的根源。

也有人認為,希斯是當時美國冷戰氛圍加劇的犧牲品。二戰後,美國工人運動興起,僅在1945年,全美就發生瞭3.47萬次罷工,150多萬工人參與其中。這使得美國當局對“共產主義思想的滲透與顛覆”深感擔心,於是開始對政府工作人員展開忠誠調查。當時,整個美國人人自危,政治氛圍十分緊張。在這種背景下,希斯案很可能是無中生有的誣告。

此外,還有人稱,為瞭奪權,當時處於政治弱勢的共和黨大肆宣揚共產主義威脅,以反共為旗號,攻擊民主黨與共產主義有染。在嚴峻政治鬥爭的形勢下,希斯不幸成為“替罪羊”。

眾說紛紜中,美國原本就緊張的政治局勢更加動蕩不安,危機一觸即發。一時間,“希斯間諜案”成為舉國關註的焦點。

(小標題)“南瓜文件”裡的秘密

對於錢伯斯的指控,希斯斷然否認,並很快公開回應稱:“我從未參加過共產黨,也壓根不認識錢伯斯,但我希望能有機會見到他。”

為瞭回擊希斯,1948年11月,錢伯斯帶著調查人員到馬裡蘭州的一片南瓜田,從一顆空心南瓜裡,取出65頁國務院機密文件抄本、有希斯簽名的3份備忘錄、4卷膠片。文件的日期產生於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希斯曾把大量的國務院文件,通過我交給蘇聯,我留下瞭一部分證據藏在南瓜裡——這些文件,就是當年我和希斯來往的有力證據。”

幾個月後,希斯因叛國罪受到傳訊,他終於在紐約聯邦大樓上親眼見到錢伯斯。在法庭上,辯方律師堅稱,希斯從來都不認識錢伯斯,所謂機密文件可能是假的或者被偷走的。很多議員被希斯一方的堅定態度搞蒙瞭,和外形風度翩翩的希斯相比,矮胖且有同性戀傾向的錢伯斯則看起來不太體面,而且他沒能提供“南瓜文件”以外的佐證材料,不少人感覺證據不夠充分。連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也懷疑:這出鬧劇不過是有人想轉移公眾對美國通貨膨脹的註意力。

美國間諜罪的追訴期是10年,“南瓜文件”產生於1938年,直到1948年才公佈,已經過瞭追訴期。最終,由於陪審團意見不一致,沒有對希斯進行當庭裁決。

然而,在法庭的旁聽席上,有一個人始終盯著希斯的臉不放——初涉政壇不久的共和黨眾議員理查德·尼克松。當時,尼克松想利用希斯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奠定通往白宮之路。於是,他提議用偽證罪重新起訴希斯——希斯曾當庭發誓,自己從來都不認識錢伯斯,而現有證據至少能證明,兩人曾往來密切。

1950年1月,法院重審希斯案。希斯仍聲稱自己是無辜的,但不再堅持自己不認識錢伯斯,而是改口說,錢伯斯看起來有點像自己多年前的租客。“我曾將公寓短租給一名以寫文章維持生計的人,這名租客給我一條地毯代替租金。但他叫喬治·克羅斯利,而不是錢伯斯。”

據此,法庭認定希斯在第一次開庭時故意隱瞞瞭他認識錢伯斯的事實,偽證罪成立,希斯被判入獄5年。

(小標題)冷戰思維必將失敗

希斯案宣判後不到20天,麥卡錫就趁機發表聳人聽聞的講話,指責美國國務院裡窩藏瞭200多名共產黨人,應開展大規模政治審查,將這些人清理出去。他的主張被稱為麥卡錫主義,並得到一些財團和極右組織的支持。其追隨者以“親共和反美活動”為借口隨意抓人,造成大量冤案。美國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迫害狂潮。

有分析稱,希斯案深深影響瞭美國的政治格局,使得右翼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美國政壇,美國民眾的焦慮與恐懼不斷被放大。

麥卡錫主義盛行期間,美國告密風泛濫,誣告案頻發。“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電影大師卓別林、科學傢羅森堡夫婦等名人都成瞭“間諜臆想癥”的受害者。連普通人也必須向政府表忠誠。麥卡錫則被塑造成“反共”英雄,政治影響力如日中天。通過希斯案,尼克松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1952年當選為副總統。

統計顯示,美國共產黨人數從1944年的8萬劇降到1956年的2萬;到1974年時則隻剩下2000多人。同時,美國還嚴格限制“不可靠的”外國人移居美國,僅1953年上半年,就有48萬移民被攆出美國。

不過,從建國之始就深入骨髓的自由精神還是讓美國民眾作出反擊。有人在劇本創作中暗示麥卡錫主義對不同意見者的迫害,就好比對女巫的審判。包括杜魯門在內的許多人士也開始公開指責麥卡錫。杜魯門後來在回憶錄中稱:“麥卡錫主義橫行時期,是美國群眾性的歇斯底裡時期,給許多無辜的人扣上瞭罪名,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和恥辱。”

上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反對呼聲越來越高,麥卡錫的政治影響力逐漸下降,1954年12月2日,參議院通過譴責麥卡錫活動的決議案,正式標志著麥卡錫主義衰落,麥卡錫主義至此慢慢平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今,麥卡錫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政客之一。

希斯的命運也開始變化。他被看作是冷戰的犧牲品,被提前釋放瞭,很多大學邀請他前去演講。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無辜,否認所有關於他出賣美國國傢情報的指控,還曾於1992年寫信給俄羅斯軍事檔案館主席迪米特裡·沃爾科戈諾夫,請求他還給自己清白。

沃爾科戈諾夫回復稱,他搜索瞭與該案有關的檔案,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證明希斯是間諜,指控“完全沒有根據”。但他也補充說,他的搜索僅涵蓋瞭克格勃檔案,沒有檢查軍方檔案。而且,許多檔案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都已被銷毀。

1996年11月,希斯去世。他到底是手段高明的間諜,還是被冤枉的受害者? 至今仍是個謎。

也許,希斯案就如同冷戰時期的一出“羅生門”,已經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但不管這個案件的真相如何,冷戰思維都必將失敗——這是被歷史證明的、無可辯駁的事實。(完)

相關新聞

  • 懲罰老美瞭?中國收緊錳礦出口,致美眾車企“斷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從一味地追求工業發展到現如今開始註重環境保護。汽車的數量逐漸增多,排放的尾氣成為空氣污染的最大源頭,面對這樣的問題,各國開始研究新能源汽車。不少汽車企業增加瞭有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的產業線。而老美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到瞭一個階段,特斯拉更是成為新能源企業的龍頭企業,在老美市場中對新能源汽車需求量越來越大,這與老美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有關。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美汽車企業自然是歡喜的,生產量也越來越大。 可是近期老美的…

    2021-05-28
    0
  • 文在寅心腹直言,承認錯誤,但不會道歉!

    2017年5月10日,文在寅以絕對的優勢入主青瓦臺,成為韓國總統。在組建內閣的時候,文在寅提名瞭康京和為外交部長。當時文在寅內閣的名單出來後,保守派看到康京和的名字,就進行瞭強烈的反對。保守派表示,康京和的孩子雙國籍,不能擔任外交部長一職。對於這些反對的聲音,文在寅堅持任命瞭康京和上臺。而康京和也沒有辜負文在寅的信任,把自己孩子的國傢轉為韓國國籍。不知道大傢有沒有發現,韓國真的是一個要求很高的國傢。隻要傢人有外國國籍,那麼就不能擔任公職…

    2020-08-25
    0
  • 澤連斯基沒料到,和美國一起對中企放的火,最終燒到瞭烏克蘭頭上

    2019年7月,中國信威集團控股的天驕航空與烏克蘭馬達西奇達成協議,中資收購瀕臨破產的馬達西奇,並在2年內強勢註資2.5億美元,提升馬達西奇的國際競爭力。然而此時,澤連斯基政府和白宮卻橫插一腳。 同年8月中旬,時任特朗普國傢安全顧問的約翰·博爾頓還緊急飛往烏克蘭與澤連斯基政府會談。最終,烏克蘭選擇瞭與狼共舞,而不是與中方互利雙贏。今年3月,烏克蘭正式禁止中企收購馬達西奇。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的投資“打瞭水漂”。 但澤連斯基和白宮若認為中…

    2020-12-11
    0
  • karsa發文告別S10,隻有一位RNG隊員留言,內容讓粉絲臉色一變

    前言:karsa發文告別S10賽場,隻有一位RNG隊員留言,6個字曝光真實想法,讓戰隊粉絲臉色一變。 告別 這一次世界賽,卡薩突破瞭自己的最好成績八強,可惜,他們還是倒在瞭半決賽中,未能拿到決賽的門票。這個結果讓六年進入世界賽的老將卡薩破防,賽場上,他忍不住掩面流淚,粉絲十分心疼,這一次世界賽,karsa選手可以說是最carry的。尤其是在半決賽中,其他隊友都不在狀態,隻能看出卡薩很想贏。 賽後,預言傢也在采訪中掉起瞭眼淚。其實,輸瞭比…

    2020-10-26
    0
  • 白金漢宮: 英國女王將會見拜登夫婦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路透社3日報道,英國白金漢宮當天宣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於6月13日,在溫莎城堡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 據此前報道,6月11日至13日,拜登將出席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隨後趕赴比利時首都佈魯塞爾參加6月14日的北約峰會。再之後,他將於6月16日在瑞士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報道稱,若會面成行,拜登將成為與伊麗莎白二世會面的第13位美國總統。

    國際 2021-06-04
    0
  • 還不釋放孟晚舟?加拿大一錯再錯,中方強調瞭件事,加方必須掂量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無理拘押至今已超過630天,且仍未恢復人身自由。在此期間,還一度傳出要將孟晚舟引渡美國的消息,這激起瞭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和不滿。 眾所周知,孟晚舟事件是美方為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遏制中國發展一手策劃的嚴重政治事件。美國是這場事件的始作俑者,但是加拿大充當瞭幫兇的角色。在這個問題上,加拿大犯下瞭嚴重錯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針對加拿大一錯再錯,中方近日再度發聲,加方務必仔細掂量。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9月2…

    2020-09-30
    0
  • 杜特爾特果然沒讓中國失望!菲律賓發聲態度鮮明,美國遭當頭棒喝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美國便多次針對中國大打出手,不僅派遣海軍在我國領海內多次演習,還將24傢中國企業送上瞭制裁的“實體清單”。美國的大打出手也引起瞭南海多個周邊國傢的關註,不少政客趁機混水摸魚,開始向美國靠攏。 據媒體消息,近日,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美國制裁多傢中國企業亮明自己的態度,他建議菲律賓政府盡快停止與被制裁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菲律賓甲米地省省長也對洛欽的看法表示支持。菲律賓對華態度急轉彎,要跟隨美國制裁中企?…

    2020-09-04
    0
  • 迫擊炮襲擊喀佈爾造成至少8人死亡後, 蓬佩奧會見塔利班代表團

    蓬佩奧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與塔利班談判人員舉行會談(來源:法新社)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周六,阿富汗首都喀佈爾的多個地區遭到迫擊炮彈襲擊,至少8人死亡。幾個小時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見瞭塔利班代表團。 阿富汗內政部發言人Tariq Arian對媒體稱,這23枚炮彈是從兩輛汽車發射的,至少還有31人受傷。 報道指出,迫擊炮襲擊發生時,訪問卡塔爾首都多哈的蓬佩奧正準備會見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代表。與此同時,兩方代表團正在卡塔爾…

    2020-11-23
    0
  • 北約視頻會議上, 蓬佩奧與土耳其外長發生激烈爭吵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11月下旬,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結束瞭尷尬的“七國之旅”,特別是其中一站土耳其的行程頗為令他難堪,出訪前就被怒懟,出訪中也沒有土方政府官員與其會面。 而據美國時政媒體“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2月1日報道,蓬佩奧當天在北約外長視頻會議中,又與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Mevlut Cavusoglu)發生激烈爭吵,雙方在多個議題上你來我往,口角不斷。 爭吵過後,一些與會成員國選擇支持蓬佩奧,這讓土耳其在…

    2020-12-02
    0
  • 外媒: 特朗普意外幫助中國加速逾越“中等收入陷阱”!

    特朗普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上發誓:如果他再次當選,將從中國帶回100萬個工作崗位。至於特朗普能否連任並不重要,他的“中國強硬態度”逼得拜登跟進才“可怕”。如果美國兩黨在這次大選辯論中,對“搶中國產業鏈”達成共識,其實就是在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在“逆全球化”達成瞭共識。 特朗普被共和黨提名為2020總統候選人 美國“逆全球化”,就意味著中國被動“去美國化”。無論承認與否,在美國挑逗下中國的產業鏈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變化之一,美國高科技…

    2020-09-01
    0

轉載請註明出處: 希斯間諜案,掀起麥卡錫主義狂潮 - PUA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