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

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圖1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征]

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團票,成功當選。雖然特朗普對此仍予以否認,並在努力試圖重新計算選票,甚至要啟動司法程序,但是大局已定難更改。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拜登治下的美國會推行什麼樣的對華政策。

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圖2

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已陷入衰退,中國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大國。多數國傢不願意在中美間選邊站隊,而是期望兩國能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團結起來帶領世界走出困局。中美關系不但對兩國,對世界都非常重要。

拜登是“自由多邊主義者”,他長年擔任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和副總統,有豐富的外交經驗。在他看來,外交的目的是為瞭保護美國的安全、繁榮和民主,美國有領導世界的權利和義務。拜登的外交團隊以奧巴馬時期“老人”為主,其外交政策與奧巴馬時代相比有一定的連續性,包括:

第一,對中國的戰略定位不會變。奧巴馬時期雖然沒有公開宣稱中國是戰略競爭對手,但已開始討論美國外交的重大失誤是忽視瞭中國的崛起。隨後由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操盤,推出“重返亞太”(後改名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特朗普執政後期,美國不但公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共和黨極右翼還希望推動與中國“脫鉤”,並將兩國關系引入“冷戰”狀態。

以拜登為首的民主黨“建制派”對中國的定位與前兩任一脈相承。民主共和兩黨已經形成中國是“戰略競爭對手”的共識。無論哪個黨上臺,這一點都不會改變。今年1月,拜登團隊發表《直面中國挑戰》的研究報告,開篇第一句話寫道:“中美已鎖定未來在印太地區的戰略競爭關系”。

2019年9月,坎貝爾和蘇利文聯名在《外交事務》雜志發表《沒有災難的競爭》一文,為美國對華政策定調。他們指出美對華“接觸”政策已經結束,但不應就此切入“冷戰”模式,中美可以共存。今年7月2日,拜登團隊重要人物拉特納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中美對峙並不是冷戰,而是新情況》的署名文章。強調中美之間正在出現新的競爭,但不是冷戰重演。

拜登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把中國稱為“競爭者”而非“敵人”,並聲稱兩國是否走向“敵對”取決於彼此的互動。未來,拜登政府或實行遏制與接觸並舉的對華政策,競爭與合作並存,強調加強危機管控,防止出現“擦槍走火”以及軍事沖突升級的風險。拜登政府或結束對華“接觸政策”,轉而推行維護美國“國傢利益”的務實外交。

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圖3

第二,聯合盟友,對華整體施壓,維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力不會變。美國外交的終極目標是維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力,任何崛起的大國一旦被美國視為挑戰,就會遭到全力打壓,當年的蘇聯和日本都是如此。拜登會首先修復與歐洲和日韓傳統盟友的關系,甚至可能會將首次國事訪問定在歐洲。拜登還宣稱在任內第一年要召開全球民主國傢峰會,構建“民主”國傢“朋友圈”。

此外,美國還會重返大量國際機構和協定,加強美國主導的國際機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在多邊框架內,對中國進行約束和限制。拜登已宣稱他當選會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美國會陸續重返世界衛生組織,回歸世界貿易組織,並可能會討論重新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第三,印度的重要性不斷上升不會變。經過小佈什、奧巴馬、特朗普三屆政府的共同努力,印度在美國外交中的戰略價值越來越高。美國從奧巴馬時期強調“亞太再平衡”,到特朗普時期制定“印太戰略”,並精心構建“四國同盟”,印度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佈局中的重要性一直在增強。如果說美國過去的亞太政策是以“美日同盟”為軸心,那麼未來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將更依賴印度和日本雙支點。

第四,強調“人權外交”不會變。民主黨一直更為重視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價值觀,也更為理想主義。如果把歷史的橫軸拉長一些,19世紀初的民主黨總統威爾遜是美國外交“理想主義”的代表,70年代卡特推行“人權外交”,90年代克林頓喊出“人權高於主權”的口號。

民主黨政府貫常拿“人權”議題來幹涉關乎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香港、西藏、新疆等地。考慮到美國參議院通過瞭所謂的《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中美兩國在涉及新疆、西藏和香港問題上,可談判和操作的空間非常有限,拜登政府在涉及“人權”問題上會對中國更為強硬。

第五,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領域與中國的合作不會變。當今世界有許多全球性問題,離不開各國通力合作共同面對。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的態度一直非常積極,反而是代表傳統化石能源利益集團的共和黨政府一再退出氣候變化協議。桑德斯、沃倫等人代表的民主黨“進步派”在積極推動氣候變化議題,在這一方面中美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此外,美國要解決核不擴散問題也離不開與中國合作。拜登政府希望重新加入2015年與伊朗達成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前提是伊朗願意重新履行核義務,放棄重啟核計劃。由於特朗普政府的背信棄義,重新與伊朗達成協議的難度很大,需要中、俄和歐盟的支持。拜登已表態不會與金正恩舉行任何峰會,除非核談判取得有效成果。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才可能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

第六,對中國的人文交流不會變。特朗普執政後期幾乎切斷瞭中美之間正常的人文交流,停止瞭和平隊和富佈萊特項目,對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也設置種種障礙。考慮到和平隊和富佈萊特項目都是肯尼迪時期的政治遺產,也是美國“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黨一貫強調運用“軟實力”,上臺後應該會恢復中美間的人文交流。

此外,拜登政府大概率會放棄特朗普的“貿易戰”政策,重啟中美貿易談判,但在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保持核心技術領先優勢方面,或將延續特朗普時期的部分做法。

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圖4

受2016年選舉失利和新冠疫情影響,拜登團隊對外交政策也做出瞭相應調整,有兩個重要變化:

其一,拜登將更偏重“整體外交”——即“外交政策是國內政策,而國內政策也是外交政策”。拜登的幾位核心幕僚如佈林肯和蘇利文都曾表示,“美國不應該把重點放在試圖讓中國減速上,而應該更多地強調努力讓自己跑得更快”。中美競爭的核心是提升美國的競爭力。拜登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言宣稱,要捍衛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首先整頓好自己的內部事務,在國內重建民主。

拜登所有議程的重中之重是應對新冠疫情,中美兩國在這方面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在美國第一波疫情爆發時,民主黨所在的藍州,如加州、馬薩諸塞州、紐約州等都從中國購買瞭防疫物資,中美之間的民間交流與合作從來沒有中斷過。雖然美國在州和聯邦政府層面都會再度加強與中國企業和醫療系統的合作,但是政府層面的合作仍需要政治溝通與增強互信。

此外,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層面,美國會重返世界衛生組織,加強美對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輻射能力。中美兩國在世衛組織中或存在既合作又鬥爭的局面。美國仍可能在病毒來源、索賠方面糾集一批國傢,通過多邊機制向中國施壓。

其二,拜登的外交政策將重視保障美國中產階級的利益。2016年特朗普能夠力壓希拉裡當選,主要在於“鐵銹帶”三州威斯康星、密歇根和賓夕法尼亞倒戈。今年大選,拜登能獲得最終勝利仍依靠這三州的支持。民主黨會更加重視新冠疫情、國際貿易、移民、氣候變化和日益增長的國防開支對中產階級利益的損害。

因此,拜登在制定外交政策時更重視美國制造業基地普通藍領工人的利益。他很可能會修正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美國民眾認為中國從自由貿易中獲得的相對收益更大),推行更為民族主義的經濟政策。將推動“全美制造”計劃,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保健和研發方面鼓勵美國公司在國內創造就業機會。拜登或對中國采取更為激進的貿易政策,推動針對中國的執法行動,取消將業務轉移到海外的美國公司的稅收優惠等。

總之,拜登當選後將重新評估美國對華政策,會調整和部分修復中美關系。由於美國民眾反華情緒強烈,國會也已通過瞭一系列反華法案,拜登想大幅改善中美關系的上行空間亦不大。改善中美關系或將從共同抗疫、取消高額關稅以及恢復人文交流等三個方向開始。

相關新聞

  • 澳洲男子辱罵亞裔女乘客,亞裔聯盟呼籲徹底解決種族歧視

    澳大利亞到底有沒有種族歧視? 拿這個問題去問不同的留學生,相信總會聽到不同的回答。 有的留學生可能會說自己從沒遇到過,在澳多少多少年,都一直是被溫柔以待。 也有的留學生會告訴你,是真的有,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就曾不幸成為過歧視事件中的主人翁。 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大概就是並非時時存在,卻也無處不在。 但不得不說,在尤其新冠爆發後,出門遇上這種惡心事的概率似乎有瞭增加的跡象。 今天《Daily Mail》就報道瞭一件絕對能令我們留學生大呼“…

    2021-02-28
    0
  • 中俄聯手打出“王牌”!拜登措手不及,“聯俄抗中”計策徹底失敗

    自從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以來,延續瞭其前任特朗普政府對華強硬的外交政策,如果說特朗普時期的對華打壓政策主要是“單打獨鬥”的話,相比之下,身為美國傳統政客拜登的“打法”就顯得更加高明得多。拜登最擅長的就是拉攏盟友乃至其他國傢一起來“圍攻”中國,如今竟然還妄想挑撥中俄之間的關系。但是這次,拜登的計劃怕是又要落空瞭! 據環球網報道,日前,第12屆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恰好與會的美俄兩國外長也在此次會議期間舉行瞭會晤。這…

    2021-05-27
    0
  • 500名中國留學生赴美被拒,美方這回真心過火,中方打響反擊第一槍

    眾所周知,自中美關系惡化以來,美國除瞭頒佈各種禁令禁止中國科技企業在美投資外,為瞭徹底切斷中美之間文化交流,去年5月份,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簽署10043號總統令,打著“防間諜”及“保護知識產權”等幌子,針對中國理工類留學生及學者的赴美學習、交流活動進行嚴格限制。然而時隔一年,近日500多名中國留學生聯名致信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反映他們赴美留學簽證申請被美方拒絕。 據報道,香港《南華早報》10日消息稱,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近日中國留學生群體…

    2021-07-13
    0
  • 世衛大會上,中國和日本激烈交鋒,現場氣氛緊張

    近日,中國和日本在一場國際會議上激烈交鋒,引發熱議。據環球時報報道,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舉行瞭第7次視頻會議,中日雙方就福島核污染水問題進行瞭激烈交鋒,在會議會後的答辯階段,日方兩次試圖就該問題進行辯解,但均遭到來自中方的嚴正駁斥,現場氣氛緊張。 由於日本在未與周邊國傢充分協商的前提下,單方面宣佈要將核污水排放入海,此舉直接危害瞭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傢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時還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中方要求日方撤銷這項錯誤的…

    2021-06-01
    0
  • 莫迪心要涼透瞭,美國靠不住,英國高喊沒疫苗,疫苗專傢想到中國

    4月28日過去24小時,印度又新增瞭362770例新冠確診病例。全球各國的救濟物資抵達的速度,恐怕趕不上新冠病毒在印度的傳播。 莫迪的親姑姑感染新冠10天後死亡,他正在拼命地向西方尋求疫苗支援。作為回應,美國費盡心思打幌子。英國則很幹脆,直接說沒疫苗。中國外交部早就說瞭,隻要莫迪一開口,願向印度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援,疫苗專傢也想到瞭中國。 算下來,近一周時間,印度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得有小200萬例。在單日新增剛突破30萬例時,莫迪政府就向美…

    2021-04-28
    0
  • 意大利要求我們“賠償”?中國忍無可忍果斷回擊

    意大利要求我們“賠償”?中國忍無可忍果斷回擊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各國都遭受瞭重大的打擊,而且不少國傢的經濟都出現瞭衰退現象。我國雖然也受疫情影響嚴重,但是我國很快恢復瞭過來,目前在國際上的處境也比較好。對此我們國傢也積極的幫助瞭一些國傢,在抗擊疫情方面包括恢復經濟方面對部分國傢發展帶來瞭積極的影響。 雖然我國一直在幫助其他國傢,想要和其他國傢和平友好的合作,但是有一些國傢不但沒有促進和其他國傢的共同進步,反而還一直敵對其他國傢。 在這次…

    2020-08-22
    0
  • 美國指責中國違反對朝鮮國際制裁義務, 外交部回應

    據報道,美國1日指責中國“公然違反”對朝鮮實施國際制裁的義務,並懸賞最高500萬美元征集有關逃避制裁的信息。有記者就此提問。 華春瑩表示,中方已經多次闡述瞭中方對安理會涉朝鮮決議的立場,安理會相關涉朝決議的目標是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制裁隻是手段,手段要服務目標。當前形勢下,各方應該花更多精力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花更多精力關註制裁對朝鮮人道、民生的負面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在持續蔓延,我們再次呼籲安理會盡快啟動決議可逆條款…

    2020-12-02
    0
  • 法國總統夫人因接觸新冠確診患者開始自我隔離

    新華社巴黎10月20日電(記者唐霽)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夫人佈麗吉特·馬克龍因接觸過新冠確診患者,從19日開始自我隔離7天。 據法國資訊電視臺BFMTV等多傢媒體報道,與佈麗吉特本月15日有過接觸的一位人士19日出現新冠癥狀,隨後被確診。根據政府防疫規定,佈麗吉特從19日開始自我隔離7天。到目前為止,她“沒有任何癥狀”。 根據法國衛生部門的統計,截至19日下午,法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910277例,24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13243例,累計死亡…

    國際 2020-10-20
    0
  • 美媒: 美國國會警察死亡系誤報, 仍在搶救, 但不排除死亡可能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美媒曾報道一名美國國會警察傷重不治身亡,但這則消息很快發生瞭“反轉”。 據《國會山報》7日晚些時候報道,美國國會警察通訊主管伊娃·馬萊茨基(Eva Malecki)當晚發表聲明稱,美媒關於這一消息的報道系誤傳,這名國會警察正在接受搶救。不過美媒透露,這名警察傷勢較為嚴重,情況不容樂觀,因此不排除死亡的可能性。 美國官方尚未說明這名警察受傷的原因。此前,美國新聞節目“News…

    2021-01-08
    0
  • 美國正式認定緬甸軍方“政變”

    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當地時間2日,美國正式認定緬甸軍方發動瞭“政變”,並暫停給予緬甸政府的援助撥款。 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官員宣佈瞭這一決定,但這項措施的象征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美國對緬甸的幾乎所有援助都是針對非政府機構的,這些機構不會受到影響。 此前報道 拜登揚言要制裁! 據美聯社華盛頓2月1日消息,在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扣押瞭包括昂山素季在內的緬甸政府文職領導人之後,美國總統喬·拜登揚言要對緬甸實施新的制裁。 拜登抨擊緬甸軍方“發…

    國際 2021-02-03
    0

轉載請註明出處: 陳征: 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 - PUA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