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鋁車身一定更好?工程師闡述不用鋁的理由,每一個都擲地有聲

細心的車主可能已經發現,新能源車的車重普遍都要比傳統的燃油車要重一點。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為瞭提升新能源車的續航表現,車廠在電池技術暫時沒法突破瓶頸期的當下,隻能不斷的增加電池組數量來提高續航表現,整車重量的增加就在所難免。但與此同時,更重的車身勢必又會反向影響到續航裡程,同時還會影響到剎車制動操控等諸多其他方面的表現。

那麼如何做才能在提升續航的同時,盡量避免增重的負面影響呢?答案很簡單,就是不斷尋求輕量化道路。這不僅是新能源車的訴求,更是無數性能車超越自我的永恒主題。目前我們能接觸到的輕量化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全鋁的車身,不過大都應用在一些中高端車型上,比如大傢熟悉的奧迪A8L和捷豹等車型。

用鋁造車的優勢在哪裡?

全鋁車身另一個優勢在於鋁的材質在與空氣接觸後,因為氧化反應會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車體不容易發生銹蝕,從美觀的角度來考慮更受如今的車企所追捧。

除此之外,鋁的材質要比鋼要“軟”一點,在用鋁去制造車身時更容易展現出優美的車身弧線,在外觀設計上能給顏值即是正義的年輕一族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比如下圖的捷豹老爺車E-Type,你幾乎很難在外觀上找到一根直線。

全鋁車身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有些車企還是選擇放棄全鋁車身呢?

首先,全鋁車身的制造和加工工藝更加復雜,這也導致瞭全鋁車身價格現階段還比較昂貴。如果發生一些事故,很難用現在通用的車身修復設備去維修,所以後期整形維修的價格偏高。安全性方面,熱成型鋼的抗變形能力遠遠過超鋁合金,超高強度熱成型鋼材的抗拉強度已經超過瞭2000MPa,而最強大的7系鋁合金也隻有540MPa左右,所以很多車子在A柱和一些需要在發生事故時承受撞擊力的部分都采用瞭更高強度的熱成型鋼。

不過鋼與鋁的混合使用對車企的制造要求是很高的,因為鋼和鋁是不同的金屬材料,它們物理和化學性質也大相徑庭。沖壓、連接、塗裝的工藝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這種技術難以批量普及的今天,這麼復雜的玩意也隻有一百萬以上的豪華車才能玩得轉。

寫在最後

之前新奔馳E上市時,因為在車身某些地方用鋼替換瞭鋁,鬧得沸沸揚揚,我想奔馳自己也有自己的考量,用鋁的好處是很明顯,但是制造成本和後面的維修保養成本都上去瞭,對我們消費者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當然這裡或許我們更願意相信奔馳是單純的減配降低成本,但是真相誰又知道呢?打電話問問那個大胡子的德國老頭或許才能知道答案。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