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懷疑,相親,就是最好的戀愛模式

過年瞭,被父母催著相親是一種怎樣的恐懼?

在無數條評論裡我看到這樣一條高贊回答:為什麼會覺得相親恐怖呢?我反而覺得這是最好的戀愛方式。一開始就把所有的硬性條件擺出來,合適就繼續,不合適一拍兩散,幹脆利索,雙方父母都是助攻,更何況,談戀愛就是奔著結婚去的!

忽然覺得,好有道理。而且,這不正是現代男女戀愛結婚的最好方式嗎?

肆無忌憚地偏愛,大多隻是小說情節

小時候特別喜歡看童話故事,王子在緣分的指示下遇到瞭公主,兩人一見鐘情,然後過上瞭幸福的日子。上瞭初高中又迷上瞭小說,對霸道總裁文有著莫名的執著,高富帥總裁愛上平凡女孩,並對其百般寵愛,然後過上瞭幸福的生活。

但那時的我們都沒有註意過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愛情故事都止於婚姻。為什麼?

因為很多作者都清楚地明白,再美好的愛情在面對婚姻後的柴米油鹽,各種瑣碎之後,都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時候就會有一個落差,我見過你愛我入骨的樣子,也享受過你的百般偏愛,所以你一旦不愛,我就會很明顯地感覺到。可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麼多永恒不變的美好?

現在更多的是:我為瞭你放棄瞭那麼多,什麼也沒有要,你就是這麼對我的?你說過一輩子對我好,照顧我,原來都是假的!

相親,遠沒有想象中那麼不堪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自己找的對象大多條件都不是很好,父母都不是很滿意,然後就有很多女孩為瞭愛情一退再退一讓再讓,最後結婚才發現,沒有物質基礎支撐的婚姻,變成瞭一地雞毛。

很多女孩都願意為瞭愛情跟男孩一起努力,可是現實往往是,好不容易兩人奮鬥的有點結果瞭,男人又愛上瞭別人。起初,對男人的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得越厲害,但相親不一樣。

首先,相親的基礎大都是勢均力敵。兩個人的學歷以及經濟實力不會懸殊過大,相對更容易有共同話題。而且雙方在相親之前大多已經對另一半有瞭基本的輪廓,長相、穿搭、性格以及職業要求等,如果兩個人感覺對瞭,便可以直接進入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階段。

其次,各項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你沒有必要過於委屈自己,甚至犧牲掉一些東西來獲得婚姻。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在沒有感情羈絆下,更容易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之前經常在視頻中看到一些例子,兩人自由戀愛四五年,結婚的時候,男方經常以“多年感情”為由對女孩進行道德綁架,並要求她妥協。

當時有一段對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女孩哭著問男孩:“當初我媽媽說五萬彩禮,你都不願意答應,現在你卻願意用二十萬娶一個認識不到一個月的女孩?”

男孩說:“因為我覺得她值!就像一件衣服,我已經免費穿瞭五六年,結果帶回傢還得掏五萬,我當然不願意啊!她不一樣”

男生走瞭之後,女生才低聲說:“你不知道的是,我在別人眼裡,也是需要用幾十萬彩禮才能娶回傢的啊!”

看完後我覺得很荒謬,雖然古語經常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但沒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人會用衣服的新舊來定義自己的感情。不過這也側面說明一個道理:談感情,真的很容易委曲求全。

最後,相親結果如果不滿意,可以再換一個,不需要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去試驗,滿意瞭,便可以直接考慮最後一步瞭。

幸福的婚姻,開始往往不談愛情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我看來,婚姻不但不是愛情的墳墓,反而是愛情的開始。

很多人總是羨慕父母的婚姻,穩定幸福長久。但父母那一輩的愛情大多都是靠媒婆牽線成的,雙方傢庭條件都明瞭的前提下進行感情培養。

這種傢庭的感情就是在婚姻的點滴中培養起來的,她們不是沒有矛盾,也不是都過得幸福美滿,她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會糾結於結婚前後的差別對待。更何況,感情這種東西,日久生情往往要比一見鐘情更加堅固。

就像蘇岑說的那樣:

後來發現,適合白頭偕老的伴侶都是這樣:不太深愛、也並不討厭。沒有尖銳的愛恨,也沒有突出的喜惡。因之平淡,才有瞭更多的踏實!

過猶不及,無論是在愛情中,還是在婚姻中,都是一樣的。

作者:半糖樹洞,一個喜歡文字和美食的姑娘,很高興能用文字來與你交朋友!特別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