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碩: 想要應對中國挑戰, 特朗普當局先得瞭解中國共產黨的本質

[文/馬凱碩,譯/觀察者網由冠群]

美國特朗普當局在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時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悖論,那就是它既高估瞭這一挑戰,也低估瞭這一挑戰。高估是顯而易見的;低估則並不明顯,但卻更危險。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於7月23日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明確高估瞭中國的實力。他說:“關於中國的貿易侵權行為,我們看到瞭令人震驚的統計數字,這些行為使美國人失掉瞭工作,沉重打擊瞭美國各州經濟,其中就包括這裡 —— 南加利福尼亞州。我們還看到中國軍隊越來越強大並更加咄咄逼人。”

相信中國即將入侵美國的人情有可原。然而,毫無疑問的是美國在軍事領域可比中國強大的多。

蓬佩奧在講話中表示:“我們呼籲中國調整其核能力,以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戰略現實。”

如果中國聽從他的呼籲,那麼將不得不在其核武器庫中增加5500多件核武器,因為中國隻有300多件核武器,而美國可多達近6000件。

蓬佩奧還宣稱,中國共產黨正在利用美國“自由和開放社會”的特質,“派遣宣傳員潛入我們的新聞發佈會、研究中心、高中、大學,甚至參加瞭我們的傢長教師協會(PTA)”。

簡而言之,中國的影響力已經滲入美國社會的各個階層,並可能破壞美國社會。蓬佩奧先生用來形容中共的最生動用詞是“弗蘭肯斯坦”。這個詞意味著一個怪物正在威脅著美國。美國人聽到這種說辭後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

然而,盡管特朗普政府官員最近有關中國的演講十分強硬,他們最終還是低估瞭中國的挑戰,因為他們未能真正看透中國共產黨的本質。

蓬佩奧明確表示,威脅美國的是中共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如果稱霸全球真是中國的目標,那麼美國人就可以高枕無憂瞭。任何稱霸全球的圖謀都會失敗。全世界都會抵制這種圖謀。

實際上,中國共產黨是美國更可怕的對手,因為它的首要目標不是稱霸全球,而是復興這個世界上最古老、最有韌性的文明,使其重新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文明。在這一文明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幹的非常漂亮。關於中國共產黨,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於71年前的1949年成立至今,現在是它最強大的時刻。

上個月,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艾什中心(Harvard Kennedy School Ash Centre)發表瞭一篇題為《解讀中共韌性》(Understanding CCP Resilience)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解釋瞭中共在國內廣受支持的原因。該報告認為,“政權理論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專制體制具有天然的不穩定性,因為專制體制想要存在就必須采用高壓統治、施行高度集權的決策機制和使個人特權擺脫組織約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效率低下之舉往往會削弱政府的執政合法性,招致不滿,引發大規模騷亂。”

這就是中國本應發生的事。然而正相反,就如這份報告所說,“該黨似乎一如既往的強大。民眾對政權政策的廣泛支持使該黨具有瞭更加深厚的韌性”。這就是為什麼報告最後總結說“沒有什麼證據表明中共在人民眼中正在失去合法性”。

蓬佩奧先生在談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間的區別時,也低估和誤解瞭中國的挑戰。他說:“我們還必須與中國人民接觸並讓他們掌握自己的命運——充滿活力、熱愛自由的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截然不同。”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統計數據。每年有2000多萬中國人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最終大約有12%的人能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使得入黨就像進入美國一流大學一樣難。簡言之,中國共產黨並不是一個在美國壓力下即將崩潰的黨:它的合法性來自於14億中國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國人民正慶幸自己生活在中華文明有史以來的巔峰時期。《2020年愛德曼信任度調查》(The 2020 Edelman Trust Barometer)報告稱,90%的中國人支持中國政府。

所有這些都說明,美國對華戰略有一個關鍵弱點。除瞭缺心眼的澳大利亞現政府,沒有一個國傢會跳上美國戰車來跟中國過不去。甚至與美國關系親密如英國這樣的盟友都不會去趟這趟渾水。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英國人物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指出,在英國情報機構徹底分析研究瞭華為軟件之後,英國將繼續使用華為5G技術。他自信的斷言,美國無法支配英國,因為美國需要英國正如英國需要美國。

但在上個月,英國已經屈服瞭。人們隻能猜想美國真的能支配英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戰時期的美英兩國可是並肩戰鬥的平等戰友。

美國有一項深思熟慮的明智戰略可能最終會取得成功,那就是通過在全球廣結善緣來抵消中國影響力。然而,正如美國外交政策專傢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所說,“在本屆政府領導下,我們將歐盟視為經濟敵人,還抨擊韓國和日本……如果盟國指望不上我們,那期待他們去對抗一個強大的鄰國就是不現實的”。

如果特朗普政府或美國真的想要應對中國挑戰,那它就要重整旗鼓,深思熟慮出一份長期戰略。在試圖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真正本質時,美國應該認真聽取以往戰略思想傢的意見。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新加坡《海峽時報》)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