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也不敢上”370億、80萬噸的市場,為何沒人敢迎接新風口?

即將進入到回收爆炸期的鋰電池,依然面臨著回收難的尷尬問題。

紅到發紫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有人提前預知瞭這份產業的瓶頸,相比於說服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更大的問題是,達到報廢年限,或者被淘汰的電動車,曾經表示最污染環境的電池,應該如何合理回收。

有媒體報道,2025年電池回收缺口將會達到80萬噸左右,這個市場將會有370億的巨大盤口,但截止到今天,湧入這一市場的企業,並不多。

很顯然, 似乎資本市場以及企業傢,都沒有認定這份企業為非常具有價值的企業,即便它在未來擁有非常大的工作崗位,但從市場以及目前的技術角度評判,回收電池依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賺錢門路。

如何做好電池回收,應該提前被想到。

產業應該與行業配套發展,否則在需要配套產業支撐的時候,回收產業表現出來的乏力,將會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中的攔路虎。

這個行業雖然大,但目前技術依然不足以保證通過正常操作拆解回收電池來盈利。

技術是最大的難點,有行業人士指出,僅僅是廢液處理這一項,就能夠吃掉回收電池行業為數不多的利潤,如果再算上拆解、處理正負極材料、保證安全等等,商人的算盤在盤算之後,幾乎都會止步。

想要一個行業良性的發展,應該提前構建一個有利可圖的商業環境,如果不給企業提供合理的利潤空間,那麼別想這一行業提供持久的動力。

所以人跟所有行業都是如此。

未來幾年內,應該建立有利可圖、循序漸進的電池回收產業鏈,這樣才能夠提前為鋰電池發展提供更好的道路,為新能源汽車掃除障礙,否則,電池的回收就像是一個毒瘤問題,最後越積越多阻礙行業發展。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可回收是重金屬的特性,隨著目前前端產業鏈供應與需求問題,合理回收、拆解重金屬再利用,同樣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

從根本上來說,所有人都看懂瞭這個機會,但之所以目前沒有龍頭產業站出來解決這個重要的問題,關鍵還在於動力不足,無法盈利或者利潤不足等多方面問題,很難讓這個行業以非常快的速度,奔跑在市場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