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笠被“認證”瞭

楊笠女士,被美國紐約時報、英國BBC報道瞭。

就是那位張口就來:“男人看起來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的那位。

紐約時報、BBC如獲至寶,他們說楊笠女士打趣男人過分自信,卻被中國網民圍攻為“制造性別對立”,言下之意:中國網民在迫害“女權”瞭,中國“女權生存艱難”……

被紐約時報、BBC誇獎,被美國人英國人欣賞,並不是個什麼好事情,這就等於“皇軍的官方認證”。你看戈爾巴喬夫,就被美國發瞭一塊“自由勛章”。

你看,美國人、英國人總是很欣賞我們國傢的“楊笠”們,他們從來不欣賞我們的科學傢、工程師、工人、農民、生產者,偏偏就欣賞我們國傢的“女權”、“動保組織”、稀奇古怪的“人權NGO”、宗教信徒……

BBC、紐約時報從來都不欣賞我國的女科學傢、女軍人、女拖拉機手、女教師,甚至不欣賞我國的女運動員,東京奧運會期間,他們甚至諷刺我國的女選手是“金牌機器”。

BCC去年曾經評瞭一個“百大傑出女性”,其中兩位就是汪主席和周女士。

汪主席和周女士是什麼人,大傢心裡都有數。

你要說楊笠和汪主席、周女士是一路貨色,其實也不至於,她不過就是天天口嗨中國男性,賺“女拳”的錢而已。楊笠本來可以靠著在脫口秀節目上大放厥詞、賺取關註、流量和現實利益,但BBC和紐約時報這麼一“認證”,就相當於“給弄臣加冕”,楊笠女士渾身上下都是嘴,也說不清楚自己和汪主席、周女士、行走的50萬有什麼區別。

其實楊笠不隻是被“洋大人”認證過,還被“惡之花”女士認證過。

所以,她這BUFF都疊滿瞭,中國男人是不是普卻信我不知,我覺得楊女士才是雖然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明明隻是個被資本和平臺捧起來的庸人,才能不及中人,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在節目中大談什麼男性、女性?

楊笠到底是什麼人,什麼立場,什麼價值觀,我懶得評價,我就發一張照片,她老板李誕傢裡,掛著一張這樣的牌匾“東亞病夫”,所以說,“奇葩說”啊,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臟東西都聚在一起瞭,鱔魚長泥鰍短無鱗一族,螺絲圓蚌殼扁有殼同宗……

脫口秀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損人玩兒的,但如果大傢常看國外脫口秀節目,就會發現,人傢雖然也搞男女、膚色、種族之類的話題,但人傢一般是先“自嘲”,然後“嘲諷”別人,如果你在美國上來就罵一個群體都是“垃圾”,隻怕要吃政治正確的大棒瞭。

網絡女權很多時候在中國就是門產業和生意,你以為她們真的關心中國女性的權利嗎?她們關心中國女性的受教育權、工作權嗎?她們關心中國貧窮地區的女性的輟學、打工、未婚先孕、遭受傢庭暴力嗎?她們關心過中國女性在職場中的艱難生存狀態嗎?她們從來不關心,她們不關心階級、社會發展的問題,她們眼裡隻有人上人的生活和特權,並且把一切的問題全部指向男女問題。

楊笠地圖炮“侮辱男性”,引發男女雙方矛盾,大傢上網罵戰,就會讓節目有話題,節目組、網絡平臺高興還來不及呢,楊笠能靠流量賺錢,平臺和節目也能賺得盤滿缽滿,“女權”們也會覺得自己大獲全勝,一舉三得。

普通男性覺得自己受到侮辱,各種反唇相譏,造成網絡上男女極端對立,一部分人脫離現實生活,整天“仇男”、“仇女”,各平臺男女話題一眼看過去,全都是不堪入目的瘋狂侮辱、攻擊、謾罵,如同糞坑被炸瞭,屎尿橫流,臭氣熏天。但“楊笠”們並不在乎,她們賺瞭錢哪怕洪水滔天。

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非常希望人民之間總是有這樣撕裂、對立的話題,比如民族、膚色、人種、男女……越無聊越好,越沒有價值越好,這樣人民就會忘記主要矛盾,就會忘記團結一致,天天為瞭雞毛蒜皮的事情浪費生命,並且讓社會日益分裂,人與人之間再也無法互相理解。

時常制造一些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瞭分裂的種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裡找好機會,分裂他們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制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策略。 ”

這樣的陰謀並不高級,但總是有那麼一些讀過書、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精英”上套,他們甚至不需要被引導,他們會直接一頭鉆到這樣的話題中,認真做這些煽動社會撕裂、對立的事情,還自我感動,覺得自己是“社會的良知”、“民族的脊梁”。

明朝讀書人、士大夫有個癖好,叫做“求廷杖”,就是有事沒事在朝堂上罵天罵地,然後讓朝廷打一頓屁股,如果不死,就賺瞭,因為天下讀書人會誇他“士人表率”、“大明的良心”,名利雙收。

到瞭近現代,“公知”、“精英”們同樣有這個癖好,因為不但沒有人打他們屁股,還容易被國外的媒體、政府發錦旗、發榮譽證書,給他認證一個“XX的良心”——

於是乎這幫人愈發癲狂瞭起來,天大地大,不如老子的嘴大,越時荒悖絕倫的話,越時敢往外講,反正不需要負責任。

更何況,在很多時代,“講話”其實都是一種“特權”,那些滿口“言論自由”的人,其實隻希望自己有“言論自由”,而不希望普羅大眾有“言論自由”,所以,你看著楊笠們在屏幕上大放厥詞,你卻沒有辦法和她當面對線,更沒有辦法反駁,就算你能反駁,也沒有她的曝光量和傳播度。

因為資本和平臺喜歡她,卻不喜歡你。

但這回有趣的是,美國人和英國人也喜歡她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