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深度割韭菜後,外國投資人終於覺悟:原來在中國,並不是有錢就能說瞭算

被深度割韭菜後,外國投資人終於覺悟:原來在中國,並不是有錢就能說瞭算。尤其是在規則制定方面,中國企業可不像在美國的企業,他們絕對不可以為所欲為。

最近,中國對科技公司的監管造成瞭一些互聯網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而持有例如滴滴以及各種教育培訓類公司股票的外國投資者則遭遇瞭血虧。這使得他們開始明白瞭一個道理:原來在中國,企業不能簡單地隻服務於少數人的發傢致富,他們必須關註更多人群的利益。

這些人發現瞭中美的不同。在美國,企業可以影響國傢收入,讓國傢為企業利益服務;但在中國這是不行的。中國的企業必須和國傢的目標相向而行。在美國,政府經常充當商業利益的仆人,但在中國,國傢希望的是商業要為國傢的發展目標服務。

在美國,大公司常常雇傭退休或離職的政客和監管人員,這些人會負責向政府遊說,以便於讓美國的政策能更好地服務於美國企業。這些人會給議員捐獻政治資金,或者搞一些能贏取政治資本的項目。但在中國這是不允許的。尤其是近幾年來,這更是不可能的。在中國,企業的利潤固然重要,但社會的整體目標高於一切。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