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一天,兒媳要求婆婆兌現諾言,被拒絕以後,當場翻臉退婚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註』,你就是我的人瞭。

周國平說:“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超乎此的屬於奢侈品,一切奢侈品都會給精神活動帶來不便。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復雜,雖然得到很多享受,卻並不幸福;雖然擁有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

他的意思不是說物質需求不重要,而是說精神生活也很重要,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所謂簡單,就是不求多,而求平衡,不讓自己一頭紮在物質生活的追求當中。

隻可惜,有的人不光不懂得平衡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他們甚至在僅有的物質需求方方面也無所成就,這樣的人是最應該重新規劃生活的人,否則會活得很無聊。

比如,有的人把成功或幸福當作目的,因為目的太大太遠,以至於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實現,看不到任何希望,結果越是這樣就越是急功近利,越是急功近利就越是難以企及,於是乎,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變成瞭無所事事的無聊之人。

其實,當我們把這種人的狀態分析清楚瞭,突破口也就出現瞭。既然他們的生活無聊是因為定的目標太大太遠,那麼我們為什麼把目標定的小一些,近一些呢?為什麼不能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呢?為什麼不能活在當下呢?為什麼非要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呢

如此想來,也就沒那麼難瞭,畢竟眼前的事情有限,我們總能很好地完成。把每一天都過得簡單,總體來說,我們的生活就簡單瞭,活得簡單瞭也就活得自由瞭,具體可以結合以下兩方面去調整自己,我們分別來講一下。

擺脫無聊,不要舍近逐遠。

有兩種人不易感到無聊:一是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樣單純的人,因為單純而沒有太多的功利心,不管做什麼都會沉浸在過程中,能夠隨遇而安,他們不“患得”,自然也就不會“患失”。二是商人或者像商人一樣精明的人,他們目的明確,行動力強,目的與過程緊密相連,分秒必爭,從而就沒有時間無聊。

不具備以上特征的人,則很容易無聊,就像周國平所說:“有的人既失去瞭孩子的單純,又不肯學商人的精明,目的意識強烈卻並無明確實際的目的,有所追求但所求不是太縹緲就是太模糊,他們心中彌漫著一團空虛,無物可以填充,凡到手的一切都不是想要的,於是難免陷入無聊。

這是一種“舍近求遠”的生活態度導致的結果,就像我們前文中提到的,有的人隻把“幸福”或“成功”這種模糊的東西當成目的,具體落實的時候卻不知如何去做,結果要麼是原地踏步,要麼止步不前,要麼一錯再錯,直至無聊。

朋友晴晴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她曾經追求的是幸福,但是卻沒有實際的概念,隻是聽人說結瞭婚就會幸福,於是就把婚姻提上瞭日程。可是,真正去接觸婚姻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啥也不懂,因為從來沒有規劃過,以至於婆婆許下諾言卻一直拖著不兌現的時候,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直拖到結婚前一天,她覺得婆婆如果再不兌現諾言,等到第二天結瞭婚,恐怕再也別想讓婆婆兌現瞭。於是,她從那天早上開始一直等婆婆的電話,從清晨等到日暮,什麼都沒發生。她不想再等瞭,就主動要求婆婆兌現諾言,結果怕什麼來什麼,被拒絕瞭。

雖然她翻臉退婚瞭,但是之前確定的“幸福”目標也消失瞭,再一次陷入瞭以前的無聊狀態中,雖然有目的意識,但是卻沒有實際目標。雖然想要幸福,但卻不知道具體該做什麼;雖然知道自己應該找點事做,但卻無事可做。

這就是“舍近求遠”的目的意識作祟的結果,用周國平的話來說就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如果出不去進不來,就會感到無聊,這是‘達不到目的’的無聊;一旦城裡的人到瞭城外,城外的人到瞭城裡,又覺得城裡和城外不過爾爾,這是目的達成後的無聊;於是,健忘的人折騰往回跑,陷入又一輪循環,等到城裡城外都厭倦,是進是出都無所謂,更大的無聊就來臨瞭,這是‘沒瞭目的’的無聊。

放平心態,與人生達成和解。

關於“好心態”,周國平的理解是這樣的:“好心態不是傻樂,不是裝嫩,而是歷經滄桑之後的豁然開朗。

他覺得人過中年以後,應該結合這兩方面的覺悟讓自己擁有好心態:一是與人生必要的缺陷達成和解;二是對人生根本的價值懂得珍惜。

其實就算不是人過中年,想要擁有好心態,同樣需要思考這兩個問題,因為人若想豁然開朗,不能背負太多的思想壓力,應該運用哲學思維把很多問題想明白,簡單來說就是多想想大問題,認清小問題微不足道的屬性,如此也就不會太在意無關痛癢的問題瞭

就拿前文中提到的晴晴來說,她如果懂得從“人生根本價值”的角度確定努力的方向,就可以把“幸福”細分到各種具體的事情上面,包括婚姻。她不該把幸福和婚姻劃等號,而應該思考怎樣從自身角度對待婚姻,才能讓婚姻順利開始和前進,能把這些具體的事情做好瞭,幸福就會不請自來。

就算自己盡力瞭也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隻要問心無愧,知道有些事情不在自己的支配范圍內,坦然接受人生的必要缺陷,不那麼在意,也就不會痛苦。這些事聽起來好像很繁瑣,但這是讓生活變得簡單的直接方法,如果繞過這種方法,就會陷入另一種“舍近求遠”的無聊當中,不可能活得自由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