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機械臂實力更強?抓取力達到116噸,但實則太過笨重

空間站作為各國航天技術的頂尖成果,使用瞭大量高精尖技術,機械臂就是其中一個,能夠輔助宇航員進行艙外任務,同時還能執行搬運的功能。目前近地軌道的兩個空間站都有這一零部件,但空間站機械臂到底哪傢強?先來分析“天宮”上的機械臂,其擁有7個自由度,可以做到像人的手臂一樣靈活,長10.2米,抓取力達到25噸重。而“加拿大臂2”長17米,抓取力達到116噸,同樣也是7個自由度。

從數據上看,其確實全面超過瞭我國,但這是否能夠說明加拿大機械臂的實力更強?其實不然,雖然其擁有較大的抓取力,但實則太過笨重,光自身重量就達到1.3噸。而如此大的重量對適配器的要求非常高,隻有足夠堅固才能支撐起這種重量。可空間艙上的每寸空間都非常珍貴,被“加拿大臂2”占據後其他地方自然會有所犧牲。而我國則不同,因為自重僅有738千克,適配器的要求也隨之下降,可用空間也會隨之增大。

另外,抓取力也並非越大越好,因為其作用主要是來抓取艙段與輔助宇航員,所以25噸完全夠用,116噸確實沒必要。因為不可能同時抓取多個艙段,就連抓取100多噸重量艙段的機會也很少,實用性並不高。再加上其自重較高,所以底座必須非常牢固,否則不足以支撐。而這也代表其隻能固定在一個艙段上,或者通過滑軌來進行平面移動,不具備爬行能力,這一點我國擁有較高優勢。

我國的機械臂能在不同的艙段上爬行,通過首尾交替的方式來實現爬行,靈活度大大增加,所以即便其抓取力較強,但未來的機械臂爬行能力才是關鍵。看到我國的爬行能力後,歐洲也立即表示要開發同樣的性能,可見其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過需要註意的是,“天宮”機械臂也並非沒有缺點,雖然其行動足夠靈活,但在抓取物體能力上仍然欠缺。因為沒有“太空蜘蛛”,所以隻能通過適配器來進行移動,若遇到沒有適配器的物體則無法實現抓取。

而“加拿大臂2”配備的“加拿大手”能靈活地進行抓取等操作,精度達到幾毫米,不過有瞭這雙“手”就不能自由地在艙段上爬行。所以如何將兩者完美融合將是未來的發展關鍵,若能突破這一技術難點,“天宮”機械臂將真正傲視全球。

(文/席樂)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