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個體戶將被逐漸“淘汰”,該何去何從?專傢提出有2個選擇

1979年,國傢下發的一份報告表明,在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核”後,個人可以從事一些類別的個體經營勞動,這是我國首次提出對個體商戶的“認可”,而這也成為瞭我國個體商戶繁榮“大潮”的開端。

1980年,我國的第一份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正式審批下發,也意味著,我國出現瞭首個個體工商戶。1993年,《公司法》正式出臺,創業逐漸成為當年的“風口”,也是自此開始,個體經濟逐漸發展成為瞭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我國經濟發展極快,和幾十年前的市場對比可謂是“天差地別”,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紛紛發展,甚至還出現瞭電商、互聯網商業這類“新實體經濟”,隻不過,曾經當年引發“潮流”的個體戶發展卻似乎遇到瞭“瓶頸”。

個體戶發展“瓶頸”,註冊量占比下降

根據企查查發佈的個體商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我國目前經營的個體商戶數量達到瞭8920萬,而且從業人員早已超過1.76億,大約占到瞭全國人口的1/8左右。但是,近年來的註冊量卻有些“不盡人意”。

1995年至2000年期間,可以說是個體商戶發展的“黃金時期”,1995年時,我國個體商戶註冊量占全體市場的比例約為19.4%,可短短5年的時間,這一比例就達到瞭74.8%,而今後的12年中,註冊量比例甚至還一度達到80%左右。

可見當年創業的的確確已經形成瞭一股“潮流”。隻不過,從2012年開始,個體工商戶的占比就開始瞭降低,直到2020年,這個比例也隻有66%左右,跟“峰值”相差瞭大約有10%左右。

這也說明瞭,個體商戶已經遠沒有當初“火爆”瞭,而人們的創業“激情”也遠達不到當年的高光時刻瞭。其實從許多方面都能看得出來,自從電商發展起來之後,許多實體店因此大受打擊,個體戶就在其中。

而跟許多大型、連鎖的實體店比起來,個體商戶的經濟實力還遠遠不足,所以許多城市的個體戶都曾出現過“倒閉潮”,更有人表示,未來個體戶將會被“淘汰”。如此一來,就更加“坐實”瞭電商打擊實體行業的“罪名”。

但實際上,個體商戶被“淘汰”的宿命不僅僅是因為電商,不斷加速的城市化,也是個體商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僅電商,城市化加速也會“淘汰”個體戶

在個體商戶的省份分佈來看,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兩地的個體商戶數量在全國各省排名中均是“倒數”,其中北京僅有44.5萬傢,在全國個體商戶中占比為0.5%,上海則有49.2萬傢,占比0.6%。

要知道,北京上海可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2大城市之一,可正是這兩個經濟如此發達的城市,個體戶卻不足全國的1%。為何如此?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總結來講就是城市發展更“成熟”,個體戶就難以生存。

大傢可以想象一下,一線城市的商業化程度有多高,整個城市的商業配套是高度成熟的,繁華程度也可想而知,而且在這些城市中,居民的消費水平、要求都較其他經濟“落後”的地區要高。

這樣一來,普通的個體商戶如何“競爭”得過呢?目前,我國城市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速,摩根士丹利曾預測,到2030年,也就是10年左右,我國城市化率將會由現在的60%多上升至75%。

也就是會有大量商業化成熟的城市出現,如此,個體戶更加沒有“生存空間”,被“淘汰”也是有可能的。那麼在當下這個時代中,個體商戶該何去何從?專傢曾表示,要想適應時代就必須“轉型”,作為個體商戶,有2條道路可以選擇。

個體戶必須轉型,專傢提出2條道路

第一,社群運營,所謂的社群運營,其實就是依附於互聯網的一種新型經營模式,個體戶目前的經營“難題”其實很大一部分就來源於客流量的減少,由於電商發達,人們更願意上網購物,而不願意出門逛街。

所以說,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店鋪宣傳,積累目標客戶,形成精準客戶群體進行維護,這樣既能保證穩定客源,還可以找到更“精準”的消費者群體。

第二,新零售,新零售目前是一個非常火爆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線上線下的結合,線上購物、線下送貨,這樣實體店的收入來源就可以十分穩定,更不必擔心電商帶來的“沖擊”。

不過,這2種“轉型”道路也不是說“轉型”就能做到的,也需要學習一定的運營技能,這也是想要在做互聯網生意的必備技能。其實如今的狀況就是,雖然我們無法阻擋時代發展,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去適應這個時代。

個體戶的“淘汰”是時代的“必然”,但隻要找到最適合時代的發展方向以及模式,就可以做到完美與時代結合,不隻不會“淘汰”,未來還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新個體商戶”,一切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大傢認為個體商戶未來會“消失”嗎?你們覺得個體商戶應該朝什麼方向“轉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