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域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我國提出歸還,對方稱:一口價3.5億

在印度尼西亞北部外海,有一片海域名叫“背叛灣”。之所以獲得這個名字,是因為以漁業為主的印尼人原本相信,海洋就是養育人們的母親,但是背叛灣內卻集聚瞭大量的暗礁,無數船隻在此處觸礁沉沒,就像是背叛瞭“海洋母親”之名的叛徒一樣,因此得名“背叛灣”。

因此,幾百年來,航船在經過印尼海域的時候,都會盡量繞開兇險的背叛灣。而當這些大型遠洋船離開這部分海域之時,背叛灣成為瞭印尼漁民的天堂。而其中一位印尼漁民在捕撈海貨的過程中,無意之間撈到瞭一些瓷器。但這些瓷器都已破碎,因此他也沒有當回事。

後來,他來到瞭德國一傢水泥工廠中工作時,偶然提到瞭這次經歷。正巧他們的老板沃特法路過聽到瞭,而彼時沃特法的水泥廠正面臨倒閉的危機,因此他決定孤註一擲,將水泥廠出售,買下瞭一艘打撈船,在這位印尼工人的指引之下,來到瞭人人望而生畏的背叛灣中。

打撈作業從1996年開始,在2年時間的不斷打撈裡,沃特法接連發現瞭明代鷹潭號沉船、宋代馬熱尼號沉船等等,讓他大賺瞭一筆。但最大收獲,還其中最大的收獲,還要屬在1998年發現的黑石號。

當沃特法第一次看到黑石號的時候,已經打撈過兩艘沉船的他也不免發出驚嘆,因為黑石號的大小比起鷹潭號跟馬熱尼號都要大得多。而且在黑石號內部,更是充滿瞭無數精美的中國瓷器!

於是,對黑石號的打撈工作就此展開,經過整個船隊近百人的不斷打撈,一年之後他們終於將黑石號中的所有文物盡數取出水面,當沃特法面對堆疊如山的各種瓷器、珠寶之時,心中簡直樂開瞭花——這將是他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收入!

根據研究,黑石號是一條唐代的船隻,文物上有著寶歷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的印戳,也就是唐朝中後期的船隻。但黑石號並非是中國的船隻,而是一條阿拉伯帆船。它經由海上絲綢之路來到瞭中國,在揚州和廣州購入中國瓷器之後返回阿拉伯世界,可惜卻航進瞭背叛灣中,最終觸礁沉底。

而沃特法共計打撈出來瞭67000件文物,如果加上那些嚴重破損的,整個黑石號上搭載瞭整整7萬件文物。而其中98%以上的文物都是中國陶瓷,從形貌上可以分為杯、盤、盒、爐、罐等等,從種類上則包括瞭邢窯瓷、越窯瓷、長沙窯瓷等等,種類繁多,價值連城。

文物打撈結束之後,沃特法的團隊又花瞭1年多的時間來進行整理分類,在2002年的時候開始面向市場。我國文物界得知消息之後也反應迅速,不多久就聯系到瞭沃特法團隊。

沃特法見狀立即開價4000多萬美金,折合人民幣大約要3.5億!而且必須整體購買,也就是說這些文物當中無論來源、優劣、完整度究竟如何,我們都必須照單全收,顯然這是獅子大開口瞭!

而且沃特法跟印尼之前還有合同,他在印尼海域打撈出的所有文物獲得的收益,都需要跟印尼方面分享。對這3.5億,他們之間也出現瞭分配不均,導致三方始終談不攏,事情也就一直被擱置瞭下來。

好在後來新加坡華人富商——邱德拔的後人,最終出資3000萬美元,將這批中國文物全數買下,之後展覽在瞭新加坡博物館中,對這些中國瓷器進行瞭十分周到的保護。雖然這批文物未能返回祖國,但最後得到瞭落戶於華人文化圈這樣的歸宿,也算是一大幸事瞭。

而黑石號的出現,也進一步證實瞭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一直以來出現在瞭各種史料典籍之中,包括《史記》、《漢書》等等都有相關記載,但是一直缺少一些實證,而黑石號的出現,說明至少唐代時候,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已經有十分緊密而且規模極大的貿易往來瞭,因此成為瞭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證之一。

而如今黑石號上的中國文物,其中還是有一部分被收回瞭祖國,一些是靠購買,一些是華人捐贈。另外在2014年時,新加坡方面還進行瞭專題展覽,讓全世界都看到瞭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看到瞭中國唐代的繁盛和中華文化的底蘊。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