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工2個月,改名摘帽之後,力帆將在下半年復產

4月26日,”ST力帆”宣佈正式摘帽,變更為”力帆股份”,被ST8個多月之後,力帆正式”摘帽”,同時宣佈改名由”力帆股份”變更為”力帆科技”。今年以來,力帆科技乘用車已連續兩個月產量為0,停產同時銷量也隻有5輛。

4月22日,ST力帆發佈”停牌”公告,4月23日停牌1天,4月26日起復牌並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同時,經相關審核之後,公司證券簡稱由”力帆股份”變更為”力帆科技”。

力帆成功”摘帽”,意味著去年凈利實現轉盈;加之順利改名,力帆科技可以說是雙喜臨門。2020年,力帆科技傳統燃油車銷量為1,348輛,同比下滑94.02%,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63輛,同比下滑65.61%。

根據力帆財報顯示,其已經連續多年虧損。2016-2018年,連續三年扣非後凈利潤為負,2018年虧損21億,2019年虧損47億元,2020年上半年虧損26億。2020年8月21日,根據相關規定,力帆股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改為”*ST力帆”。

2021年2月8日,力帆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並終結重整程序。鑒於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涉及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經消除,2021年3月2日,上交所同意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今年4月10日,力帆公司披露瞭2020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6.3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8億元。最終被認定,”公司涉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已經消除,符合申請撤銷股票其他風險警示的條件。”上交所於4月22日同意申請並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雖然力帆科技順利摘帽,但是從2020年財報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1.18%,2020年上半年虧損26億。其中,乘用車及配件營業收入減少85.87%,僅靠摩托車及配件苦苦支撐;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僅5810.38萬元,1-3季度都是虧損,靠第四季度“逆襲”實現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63.34億元,同比下滑44.11%。

往事不堪回首,以摩托車起傢,力帆卻半路轉向造汽車,結果折戟於汽車,最後為吉利做瞭嫁衣。今年以來,力帆科技乘用車已累計兩個月產量為0,銷量也隻有5輛,同比下降98.1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0輛。

隨著力帆成功摘帽並改名,吉利入主後的力帆已開始瞭換電之路,將全力開展換電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在智能機車、用戶運營等方面加大投入,將新的力帆汽車打造成用戶導向的智慧汽車。

在管理上全面”吉利化”,官方稱將依托吉利管理賦能,以頂層設計和員工提案為基礎優化和改善各大小經營體的各類工藝,在節流上下足功夫。

力帆科技2021年度營業收入預計較上年度增長50%以上,主要來自於汽車的新訂單交付及摩托車出口市場的大幅增長。

按照前期規劃來看,力帆科技首款車型就是楓葉”v80″,懸掛力帆科技LOGO。近兩個月產量之所以為0,主要是因為隨著新能源車型的導入,公司正在積極調整產線,做好車型下線、後續車型開發等工作,汽車業務將在下半年開始恢復生產。

在重整完成後,充分發揮吉利科技集團優勢,產業投資人將包括換電車型定制、先進制造、用戶增長及運營等能力註入上市公司,借助首款授權換電車型,汽車板塊將聚焦換電車型的基礎平臺技術、後續車型定制、車載互聯網服務及應用開發、依托互聯網的用戶增長和用戶服務體系等能力建設,形成持續增長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競爭力。

按照其規劃,未來五年,重慶高速服務區還將陸續投入40座吉利科技集團智能換電示范站,同時重慶高速集團與吉利科技將繼續推進重慶高速公路吉利系列車型展示、銷售、體驗、售後服務的體系合作,構建充換電設施及運營佈局,搭建充換電網絡平臺等。

同時,以行業銷售為基礎,全面構建用戶參與新模式,打造C端消費互聯網汽車品牌。同時,深耕核心技術、產品和服務、先進制造等能力,加快推進公司向科技化及互聯網化全面轉型。

至此,力帆科技實際上已淪為吉利的”代工廠”,首款註入的換電車型同時也在濟南和淄博兩個基地銷售,所以面臨的生存壓力並不小。成功摘帽之後,力帆科技是無債一身輕,但能否順利翻身,並實現2021年營收實現50%以上的增長目標,拭目以待。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