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內心自卑的人,會通過這五種方式獲得心理補償

這五種心理補償行為,暴露出一個人自卑的一面。

心理學傢阿德勒,對於自卑理論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自卑感來自於童年時期的匱乏感。任何人都無一例外,包括傢境富裕的孩子也會出現匱乏感。對於嬰兒而言從力量、認知、情緒方面都存在不足,這種不足是引發個體自卑的主要原因。由於傢庭教養模式的差異,個體對待匱乏感的態度會有所區別,因而自卑感程度也不一樣。心理學研究發現,內心自卑的個體如果沒有進行適當的調整,將會出現病態的心理補償方式。這些方式盡管看上去讓個體不那麼自卑,但是仍然無法獲得成長。

自卑的人,五種心理補償方式

自我包裝

所謂自我包裝,指的是個體通過華麗的外表來掩飾內心自卑的方式。因為內心自卑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所以通過外在的手段來轉移別人的註意力。一旦個體選擇通過自我包裝的方式來獲得補償,那麼個體就會變得愛慕虛榮。結果就是個體忽略自身原本的條件,盲目追求一種看上去很華麗的生活。通常情況下,這一方式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身上。對於成年人而言,通過自我包裝的方式已經無法掩飾內心的自卑瞭,因為懂得人都懂。他們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獲得心理補償。

自我控制

所謂的自我控制,用通俗的語言來講就是“無欲則剛”。自卑的原因是渴望同事物建立聯系,如果控制自己不去同事物建立聯系,那麼個體就不會感到自卑。應用在現實中,個體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理想或者目標,至少不會執著於追求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可能會顯得十分灑脫不羈,目的是控制自己不讓自己展現出野心來。他們也很難同他人建立情感關系,因為一旦發現自己離不開某人,那麼必然會暴露出自卑的本質來。通過自我控制來獲得心理補償的人,將自己限制在一個狹小的區域裡。

自我障礙

所謂自我障礙,指的是個體在做一件事之前,提前向大傢預告自己可能會失敗。他們提前準備瞭一些理由,目的是讓自己的失敗“理所當然”。他們並不渴望獲得成功,隻是想要“輸得不那麼狼狽”。他們的形式邏輯就是,寧願體面的輸也絕不狼狽地贏。自卑者的邏輯常常與其他人不太願意,他們的行為動機並非獲得成就,而是避免傷害、羞辱和恥笑。他們的關註點是自身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自尊感。通過自我障礙的方式,獲得瞭一種心理補償,讓他們能夠“輸得體面一點”。

內化與外化

對於自卑者而言,內化與外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理補償方式:內化者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給自己;外化者則將失敗的的責任推卸給別人。對於內化者而言,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指向自己,把自己說的一無是處,目的是在別人批評自己之前先批評自己。他們可以接受自我批評,卻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安慰,所以才把所有問題都推卸給自己。外化者則像個嬰兒一樣,以為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指責。無論哪種方式,都是通過心理補償來緩解自卑的手段。

否定事物價值

有些自卑者會極力否定事物的價值,以此來為自己的無能為力開脫。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有些事情做不到是很正常的。可以對於自卑者而言,如果意識到自己做不到某件事,就無異於對自我的全盤否定。為瞭應對這種對自我的否定,他們實現否定事物的價值。事實上,他們是因為得不到才故意貶低事物價值的,就好像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在他們的邏輯中,好像否定瞭他人的價值,或者否定瞭某個事物的價值,就能夠掩飾內心的自卑一樣。

自卑者應該如何調整自我?

接納自我

自卑者應該學會全然接納自我,包括接納自卑的一面。個體在某一方面不如別人,可以通過努力試著追上別人。如果經過努力之後仍然存在差異,那麼也不要過於自卑。因為人與人之間本身就存在差異的。你在這方面不如別人,他在另外的方面可能不如你。對於自己所擅長的部分,也不要過於張揚。你對自己擅長的東西有多自信,你對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就有多自卑。隻有客觀地看待自我,才能夠避免帶有色眼鏡看自己。如果你連自己平庸的一面都無法接受,還怎麼指望別人會接受你呢?

不卑不亢的待人接物

自卑者待人接物要懂得不卑不亢,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於自卑者而言,在與人交往中總覺得低人一等。這種心理來自於內心的匱乏感,但是不要用病態的方式來進行心理補償。病態的補償方式不僅達不到效果,而且讓你失去瞭成長的機會。人隻有接納瞭自卑的一面,才會有成長的可能性。如果你對自己各方面都很自信,那麼你怎麼還有動力去提升自我呢?自卑者為瞭避免在社交中受到傷害,要學會保持同他人的界限感。也就是既不要過分迎合,也不要過分地排斥,保持一個合理的尺度。

總而言之,用病態的方式來獲得心理補償,自卑者很難克服自卑,完成自我成長。隻有選擇合理的方式,才能夠超越自我,克服自卑。

作者:九霄雲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