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為何不挖寬?挖寬一次要80億美元,挖寬後能多掙多少?

眾所周知,蘇伊士運河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航道之一,它連接瞭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亞非歐三州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它一堵塞,就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不,前段時間,蘇伊士運河就牽動瞭全世界人民的心。一艘載滿貨物的巨輪在蘇伊士運河裡頭擱淺瞭,直接堵塞瞭整個航道,讓來往的輪船進退不得。

這麼重要的一條航線,為何一艘大輪船就可以堵住?既然如此重要,怎麼不想想辦法將其拓寬呢?

一、開鑿極其困難

要想知道為何一艘大船就能堵住蘇伊士運河,我們還得先瞭解一下蘇伊士運河開鑿的歷史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的東北部,全長174公裡,是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同樣也是中東石油運往西方國傢的主要航道。這條運河並非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19世紀時,由人工開鑿而成的。

然而, 這條位於埃及國內的運河,最開始卻並不是由埃及政府主持開鑿。

19世紀初,英法等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爭奪殖民地,而且紛紛將目標投到瞭傳說中十分富饒的東方。可在當時,英法等西方列強要想到達東方,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走陸路,但是當時陸路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攔住瞭,英法等國根本過不去;另一條則是沿著非洲海岸線南下,繞過好望角才能北上前往東方,這條海路也成瞭英法兩國的唯一選擇。

但是對於法國來說,這條路也行不通,因為在當時,好望角在英國控制中,法國的船隻受制於人,很是被動。因此,法國開始思考在蘇伊士地峽處開鑿出一條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大運河。雖然說這條運河最開始因為英國的強烈反對一直沒能開工,但是在法國的“努力”下,埃及政府最終還是同意瞭開鑿。

1859年,法國的殖民公司在埃及進行瞭大規模投資,雇傭埃及當地民工開始瞭運河的開鑿工作。雖然說是“雇傭”,但是法國殖民公司實際上是用瞭極其殘忍的手段,逼迫那些窮苦的埃及人在茫茫沙漠中進行開鑿工作。

法國的殖民公司用瞭極其低廉的價格,命令這些埃及人從事瞭極其繁重的工作,並且還不能提供足夠的飲用水和食物,令大批的埃及人因缺水而死。並且因為衛生條件特別差,工地上經常爆發瘟疫,大批埃及人被病魔奪去瞭生命。從開鑿到完工,11年的時間裡,有12萬埃及人因開鑿運河而死去。

從開鑿時間的長短和死去人數的多少,就能看出蘇伊士運河的開鑿工作有多麼的艱難。這麼一項大工程,在19世紀時能夠完成簡直是一個奇跡,而且即使是法國殖民公司,在雇傭勞動力上面沒有花費太多,但是開鑿運河的成本還是高達1869萬英鎊,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運河通航之後,這條運河的長度和寬度在那個年代是完全夠用的。但是這麼多年過去瞭,海面上航行的船舶體型也是越來越大,蘇伊士運河難道就沒有進行過拓寬嗎?

二、花費重金的“拓寬”

其實在開鑿之後,蘇伊士拓寬瞭好幾次。

在1869年剛完工時,蘇伊士運河的河面寬度大概在160米到200米之間,河底寬度在60到100米之間,當時最大通航能力是吃水11.6米,空載6.5萬噸或者是滿載15萬噸的大型輪船。

這一數據一直維持到瞭20世紀60年代,在這一期間,由於東西方交流越發頻繁,加上中東地區成為瞭全球的“石油中心”,因此蘇伊士運河漸漸的成為瞭全世界最為重要的航線之一,是世界經濟的大動脈。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蘇伊士運河已經漸漸的顯示出“疲態”,特別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因為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爆發瞭戰爭,雙方往蘇伊士運河中埋下瞭很多炸彈,並且還有大量被炸毀的船隻和飛機,蘇伊士河也因此被迫關閉瞭,而這一關就是好幾年。埃及在這中間不是沒想重新開,畢竟能賺不少錢,但是清理航道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而埃及付不起這個錢。

直到1974年時,美國看不下去瞭。因為美國需要從中東運油,蘇伊士運河走不瞭,美國需要多付出四分之一的油錢,還浪費瞭大量的時間。因此,美國便投瞭2億美元將蘇伊士運河清理瞭,但是在清理之後,蘇伊士運河卻面臨著通行能力不高的困境,因此在1976年時,在美國的支持下,埃及政府對運河進行瞭拓寬。

經過5年時間的改造,蘇伊士運河的河面寬度擴寬到瞭365米,深度達到瞭16.16米,通航能力也大大增加,可以通航空載15萬噸,滿載37萬噸的大型貨輪。

在2015年時,埃及政府又投資瞭80億美元,對蘇伊士運河再度進行瞭拓寬,並且還在原來的蘇伊士運河旁邊新開鑿瞭一條河道,使得蘇伊士運河可以雙向航行,通航能力大大增強。

這麼看來,雖然早期時,蘇伊士運河的開鑿工作十分艱難,所需要花費的資金也十分巨大,所以當時的埃及政府承擔不起,一直進度很慢。但是就目前埃及的實力來說,這些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蘇伊士運河也給埃及帶來瞭巨大的收益,那為何埃及政府不將蘇伊士運河再挖寬一些?是什麼讓埃及政府不想去做這件事呢?

三、收益與付出難成正比

實際上,拓寬運河並非是一本萬利的事,而且埃及政府所要面臨的阻力也十分的大。

前文說到,埃及政府在2015年時,投瞭80多億美元對蘇伊士運河進行瞭拓寬,當時這件事在埃及國內就引發瞭極大的爭議。首先,經濟學傢們就指出,即使將運河進行拓寬,埃及政府所能得到的收益,與花費的代價相比也是完全不相匹配的;而環保學傢則指出,拓寬河道會對埃及的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影響子孫後代。

在這兩方面的質疑下,埃及政府不得不放棄瞭原來的計劃,將本來要進行的“雙河道”工程,更改為瞭1.5河道,也就是出入還是一個口,中間岔開瞭兩條河道。而這一次埃及政府頂著巨大壓力實施的巨大工程,也並沒有像埃及政府所計劃的那般實現收益的翻倍。

在2015年之前,運河每年給埃及政府帶來的收入為53億美元,而擴寬之後每年平均是56億美元,每年僅僅增加瞭3個億。但埃及政府光投入就投瞭80多億,也就是說這筆投資得二三十年後才能收回,這還不算給生態帶來的影響。

因此在這之後,埃及政府就不樂意進行河道的拓寬瞭,這種吃力不討好,花錢沒收益的事,埃及政府根本不願意幹。雖然說有概率發生堵塞事件,但是埃及政府沒有那個魄力,也沒有那個動力再拿出一大筆錢來,對河道進行拓寬。所以,種種問題堆在一起,最終釀成瞭巨禍。

我們能夠體諒一個小國所能承受的負擔是有限的,但卻不能理解埃及這種手握世界經濟命脈的國傢,為何還是如此斤斤計較得失?或許也是許多國傢對於航線過路費的介意,讓大傢無法團結一致,共同去維護這樣的一條命脈航線。但相信,自從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之後,全世界將會用更加長遠的目光來看待這些運河。

文/樂宇

參考資料:

1、《法國開鑿蘇伊士運河始末探》,張紹亮

2、《地球能源頸脈蘇伊士運河的前世今生》,陳湘球、管雪鷗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