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的對比 上汽大眾朗逸VS吉利帝豪GL UP

對於一款車來說,咱們老百姓在買的時候,更多體驗的是駕乘感受,各功能使用感受。當然,也會看看發動機排量,變速箱是什麼類型的以及動力銜接方面的體驗。很少有人會“扒開”發動機,底盤之類的一點一點來看。這期,我們就找來瞭兩款10萬元價位區間的傢轎熱銷車型,分別是合資代表上汽大眾朗逸,以及中國品牌的代表,吉利帝豪GL。也不對比配置這些大傢常見的東西,咱們“抬起來”,聊品質。註:由於我們是從網友處借來的車,所以並不能直接進行拆車細分。但用料好壞依然可以從底盤進行核心部件的判斷。

升起底盤的那一刻,對於美觀度來說,朗逸的確做的非常不錯,發動機護板以及後方都進行瞭加裝,雖然采用的是塑料材質,但整潔程度值得點贊,而且還能有一定程度防腐防石子撞擊的防護;而吉利方面做的就有些中規中矩瞭,在發動機艙下方以及後面都沒有安裝底盤護板,略有遺憾。不過好在後期進行加裝,我特意查瞭一下,像1.4mm的錳鋼材質發動機護板預計在200元左右,全車安裝的話預計在500元左右。

拆開底盤來看內部結構,像下擺臂的材質上,朗逸采用的是單層沖壓件,對於10多萬的車型來說,能夠理解。如果正常使用且不碰撞的話,是不會出現像部分網友所說的斷裂現象;而吉利帝豪GL UP采用的則為雙層沖壓件,相比較而言在強度以及韌性上面則更有保障。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吉利帝豪車型在幾年前已經全車配備上瞭雙層沖壓的下擺臂瞭。這點還是值得點贊的。

半軸/傳動軸方面,可以看到朗逸采用瞭左右兩段式設計,右側的半軸采用瞭中空設計,或許是為瞭控制整體的成本,做工方面隻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吉利帝豪GL UP方面也采用瞭左右兩段式半軸設計,不同的是,在右側采用瞭一個帶有阻尼塊的設計,整體來說更多的照顧到瞭整車的舒適性。而移動節保護套方面,目測朗逸采用瞭類似於CR的材質,耐溫性能夠達到-30℃,吉利帝豪GL UP上則采用的是TPE材質,在低溫的環境下情況會更好一些,能夠達到-50℃。

在繼續往後看,朗逸的元寶梁與轉向機距離過近,如果出現拖底的情況,很有可能會造成轉向機損壞。同時,用料方面依然是中規中矩。而反觀另一側的吉利帝豪GL UP則更加實在,將轉向機放置在瞭元寶梁裡側,並不會出現拖底後碰撞的現象,且在元寶梁用料方面也相比朗逸更加厚道。

防傾桿方面,透過底盤我們可以看到朗逸依然采用瞭保守的結構。由於無法拆車,所以我們並不能清楚是否采用銜接處理。而吉利方面則采用瞭U型設計,在結構上要明顯好於朗逸,對於車輛在轉彎時發生過大的傾斜更有保障。

而車身中段方面,我們發現拆下底盤後,可以看到朗逸並沒有對其進行底盤封塑,不過好在其內部采用瞭空腔註蠟工藝,並不會出現從內部往外腐蝕的現象。但對於中段沒有進行封塑還是略有遺憾;而吉利帝豪方面由於沒有底盤護板的加持,則進行瞭比較全面的底盤封塑。對於防腐能力比朗逸更具有一定的優勢。當然,如果加上護板效果會更好。

後排減震方面,也立見高下。雖然我們沒有用卡尺具體測量,且看著不明顯,但用手實際測量瞭一下,大眾朗逸整體略細,並沒有帝豪GL上的粗。在對於力量的傳遞方面帝豪GL會更站優勢。其它細節像ABS傳感器上也有明顯的差別,帝豪GL方面具有防水防腐處理,在使用品質方面則更占優勢。對於這兩臺車的底盤對比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帝豪GL完勝。對於這個結果,我確實有些意外。畢竟直到在拆下朗逸護板的那一刻,我還天真的以為最多兩者會以勢均力敵為結論。那麼在發動機艙裡的表現呢?

打開兩臺車的發動機艙我們可以發現,帝豪的美觀度與發動機佈局與大眾朗逸相比則更加美觀。尤其是上面蓋上瞭一層發動機罩,顯得更加有儀式感。

咱們從上往下看,隔音棉方面,大眾朗逸的面積要比帝豪GL更大一些,但采用瞭類似回收棉的設計,且厚度更薄;而帝豪GL上則采用瞭PU材質,不僅厚度更厚,環保方面做的也比較不錯。

發動機支桿也略有不同,大眾朗逸采用的保護套顏色為黃色,即使光線不佳,辨識度也比較不錯,方便消費者一眼看清。但由於設計問題,卡扣直接卡在瞭保護套上,再加上其長度僅為8厘米,容易造成長時間駕駛後支桿變熱,拿取不方便造成燙傷手指;而帝豪GL方面支桿保護套為黑色,缺點是與支桿顏色相近,光線不佳的情況下不易識別。但好在其設計並沒有被卡扣占據空間,且長度為10厘米。能夠極大程度上避免被燙的概率。

發動機方面,大眾朗逸采用的為鋁合金缸體,優點散熱性能好,質量輕,並且因為質量輕,所以對於整車的重量分配更加具有優勢,也是目前主流趨勢。隻不過在做工方面確實有待提升;而帝豪方面則采用鑄鐵形式,優點就是強度高,能承受高溫高壓,抗腐蝕性強。像一些高增壓車型目前依然在采用鑄鐵的方式。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質量重,散熱性能自然也比全鋁的差一些。

發動機艙線路佈局方面,我們通過氧傳感器線路這些細節點就能發現。大眾朗逸在做工方面處於劣勢,並沒有通過隔熱材質進行包裹覆蓋;而吉利帝豪GL方面則處理的比較到位,不僅氧傳感器上進行瞭佈局,甚至連發動機周邊所有的線路均進行瞭隔熱操作。不過對於整體的線頭處理方面,兩臺車都出現瞭裸露線頭的現象,隻不過大眾朗逸數量則更多。

從發動機艙方面來看,吉利帝豪在美觀度以及線路處理,做工方面更加具有優勢。有的時候細節的品質能夠使消費者對於後期的維修養護更加省心。而大眾朗逸則讓人不僅有些失望。甚至我會以為,吉利帝豪GL的水平才應該是合資車型應有的水平。

而在功能性品質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大眾朗逸依然采用瞭3.5寸液晶屏+兩側機械儀表的設計。對於這種設計我個人覺得比較經典,畢竟從我年輕的那個時候起,大眾就用這種類似的結構,很直觀;而吉利帝豪GL方面則更多的會科技風一些,采用瞭7英寸液晶儀表,科技感沒得說。不過,畢竟咱們這次聊的以品質為主,這種非黑即白的方面,帝豪GL確實更加具有優勢。當然,車機系統我相信也不用過多的闡述瞭,雖然這兩臺車都配備瞭“智能車機”系統,但相比而言,吉利帝豪GL的則明顯好用。導航,在線音樂以及天氣查詢,車輛控制(非影響駕駛)都明顯要好很多。

其使用品質方面,像後排座椅的做工上,雖然我們沒有對車進行拆除,但在直接觸摸後發現,朗逸采用的鋼板覆蓋度很明顯要弱於帝豪GL UP使用的一體式鋼板設計。對於防後背箱帶有尖銳物品刺穿現象也相對不如帝豪GL更有信心;

座椅皮質包裹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而大眾朗逸在座椅方面則采用瞭類似皮革包裹的設計,配合上座椅的填充物軟硬適中,並不會感人反感的感覺;而帝豪GL則采用的為皮質包裹,同時在前後門板上也均為皮質覆蓋件,無論前排還是後排,整體的手感可圈可點。雖然兩臺車均為皮質包裹,但無論在厚度還是手感方面,帝豪GL都再一次完勝;

後排地臺上,朗逸凸起高度確實不低,我想對於這種傢用轎車來說,大傢更會在意第五個人應急時的體驗感受;而帝豪GL方面則相對更低一些,對於傢用車的對手朗逸來說,則更有優勢。

後輪供內側處理上,朗逸在後輪拱內側采用的是類似於塑料護板的材質,整體來說隻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能夠有效降低路面細碎石頭被輪胎帶起後打到車身出現NVH差的現象;而帝豪GL則采用瞭類似於塑料護板+吸音棉材質護板處理。不僅能夠有效防止沙石撞擊後帶來的“隱患”,還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隔音效果;總結:上面聊瞭一堆“非黑即白”的內容,現在終於能聊聊自己的感受瞭。對於兩款幾乎相同價位區間的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熱銷車型來說,在底盤護板拆除前,我並沒有感覺差別會很大。畢竟大眾在大傢的眼中,也一直以品質可靠著稱。而作為中國品牌熱銷車的吉利帝豪GL來說,也以高配置高性價比自居。但當我們拆下護板後,看到瞭這些“非黑即白”的零部件,我有些詫異。為什麼大眾在如今賣的還這麼好?我想,或許正是因為品牌的口碑吧。不過在這次對比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中國品牌翹楚的吉利帝豪GL,在大傢很少能看到的地方並沒有降低品質,甚至所用配件已經達到瞭合資車型的水平。那麼問題來瞭,中國品牌?合資品牌?你會選擇誰?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