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銷售:下訂單20天才能到車,逸動PLUS熱度超瞭隔壁軒逸!

沒錯兒,出於對逸動PLUS的熱愛,我訂瞭一臺1.4T次頂配車型。

事情是這樣的,正好公司需要一臺車代步拍攝用,秉承真正意義上支持國產的態度,卡住10萬預算買車,基於對動力、智能、年輕與運動的多方考量,我斃掉瞭超壽命周期很久的帝豪系列車型,也一口回絕瞭買SUV的各種建議。

之所以將合資車PASS在外,理由也很簡單,合資企業更多的將技術放在中高端車型上,入門級合資車不存在過硬的技術以及能夠滿足我要求的配置。

軒逸、朗逸、英朗等車型,事實上都已經將終端價格放低至8萬級,如果我想,大可直接入手一臺外界看來品牌極強的合資車。

但好巧不巧,我正好懂車,入門合資車這個坑我是根本不想著往裡跳。

買逸動PLUS的理由很簡單,它的產品力頗為強勢,與合資車不同的是,它沒有將重心放在品牌文化塑造上,而是將這個預算內有限的成本放到瞭產品上。

換句話說,遮住車標,逸動PLUS能把它的合資對手打得滿地找牙。

當然,為什麼要遮住車標呢?這本來就不是正常的行為,商品的另一層屬性一定是品牌,但即便帶上品牌競爭力拿到一塊,逸動PLUS也擁有這個時代一線的競爭力。

逸動PLUS迄今為止已經進化瞭三代,目前在售車型歷史能夠跟一些國內銷售的“特供車”相比,譬如說它隻比朗逸晚瞭一年時間,按照歷史傳承,逸動PLUS要比重新設計的英朗更有歷史。

而歷史,決定瞭長安能夠更好地造出符合中國消費習慣的轎車。

它擁有足夠的實力來打消消費顧慮,而目前我們對中國品牌的顧慮,停留在操控、可靠以及防銹能力上。

先來說說最重要的防銹能力,逸動PLUS的價格高度決定瞭長安有更多的成本空間來使用雙面鍍鋅板,從原材料角度決定瞭逸動PLUS本身是一臺防銹能力非常出色的車型,再加上目前3.0工業時代帶來的機械化操作流程,電泳、鍍鋅等決定瞭它天生防銹強勢。

事實上,這個預算內的合資車都不一定能夠做好,核心點在成本,雙面鍍鋅板成本遠遠高於單面,而單面鍍鋅板更貴過普通鋼板。

不要盲目信賴合資車,合資車值得你信賴的是成本更高的中高級車型,而不是10萬以內,動輒3萬、4萬降價空間的入門車型。

此外,就是為安全而生的高強度籠式車身結構,我更加信賴的是中國品牌不遺餘力地打造安全用車的理念,理念雖然是在合資車身後如影隨形,但真正能夠落地到實際的卻是中國品牌。

因為中國品牌更“蠢”一些,他們不懂如何節省材料,更不懂如何做有節制的輕量化處理。所以我在逸動PLUS上看到瞭尺寸更大、強度更高的防撞梁,更加粗壯的A柱、B柱以及C柱。

這些結構上的強勢,都不是設計能夠帶來的,還是需要高階用料來支撐。

基於這種基礎優勢,長安還放大瞭時代所需要的科技與運動優勢,沒有一個人不喜歡更拿捏到位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不僅僅來自數據上的呈現效果,更來自於踏板、方向盤帶來的精準操控感,在操控上,逸動PLUS一定是這個級別中做的最優秀的一個。

1.4T藍鯨配上DCT發動機,這套動力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平順中帶著凌厲,DCT變速箱沒有因為雙離合的結構而有頓挫感,而1.4T渦輪增壓發動機特有的動力毋庸置疑,顯然這是一套做的非常出色的動力系統。

但我沒有被這套動力系統打動,因為它真的太平順瞭,平順到你日常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最讓我喜歡的,是底層設計的梧桐車機系統帶來的輕松與智能感。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離不開智能化配置,不喜歡軒逸的小屏幕,更不喜歡收音機,我們更喜歡屏幕帶來的科技感,語音智能操控系統、細膩順滑的中控大屏,每一個都是時代最需要的。

以上種種,都是我下定逸動PLUS的原因,因為它是這個預算內競爭力最出色的車型。

但尷尬的是,目前銷售給我的結論是:

不好意思,先生,您的逸動PLUS今天下訂單,可能要月底才能提車哦,因為目前車賣得太好瞭,你看我們展廳都沒車,現在資源緊缺都是排產式生產,下訂單然後再排隊生產,所以需要時間哦。

這就有點過分瞭,但是為瞭好車我還是願意等一等。

我出門路過隔壁日產4S店的時候進去轉瞭一圈,軒逸也有著不錯的銷量,但軒逸沒有逸動PLUS這麼堅挺的價格,終端動輒三兩萬的降價幅度才能吸引消費者,而這邊的長安,我隻拿到瞭幾千塊錢的象征性降價優惠。

國產車崛起瞭,真好。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