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15年社保和交20年社保,退休後工資差距有多大?

交15年社保和交20年社保,退休後工資差距有多大?——網友如是問

社保交15年和20年,養老金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我們的養老金,主要受我們的繳費金額和繳費時長影響,交的越多,交的越長,退休後拿到的就越多。而且交交養老保險這件事,還是穩賺不賠的,建議大傢能交盡量交。

一、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是不是直接看暈瞭?不要急,我來為大傢簡單講下,這幾個名詞的意思。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數值是由當地統計局統計,並與次年中旬對外公佈的,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養老金調整在年中的原因。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是個人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例值,比如個人基數為4000元,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為5000元,這個指數就是0.8。

備註:個人社保繳費基數=我們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包括底薪、計件工資、提成、績效、獎金、加班費、福利補貼。

按《社會保險法》,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因此我們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應在0.6-3之間。但實際操作中,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按最低繳費標準交的。

個人賬戶儲存額:我們每月的養老保險費分兩塊,一是企業繳納部分,一是個人繳納部分。個人繳納部分為個人社保繳費基數×8%,這部分錢會被存入我們的社保賬戶,作為個人賬戶儲存額,並會計息。

計發月數:按我們退休時的年齡計算,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二、以廣州市為例,我們來算一下

因為每年社保的繳費基數都在根據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而變化,我們的收入也會有變化,還會遇上通脹。

這裡我們就簡單點,按廣州市2020年的社保最低標準3803元來計算,看看交15年、20年、40年社保有啥區別。(大部分企業都是按最低繳費標準交的,即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

基礎養老金=[3803+(3803×0.6)]÷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3083×8%)×12個月×繳費年限÷計發月數

這裡我們按60歲退休,即計發月數為139,得出下表

交15年與20年,每月相差259元,與40年每月相差1293元。

按此標準,我們個人每年需交養老保險近3000元,5年多交1.5萬元,退休後差不多要5年可以拿回差額。在15年基礎上,多交25年,共計7.5萬元,也隻需5年就能拿回差額。所以這養老金是交的越長,越劃算。

可能有人會說,要是中途出意外,人沒瞭,不是白交瞭嗎?不要急,接著往下看,交養老金是穩賺不賠的。

三、對個人賬戶儲存額的補充說明

1.個人賬戶儲存額發完瞭怎麼辦?

如果個人賬戶儲存額發完瞭,養老金會按原標準繼續發放至本人終老,這筆錢由當地政府財政承擔。

2.我可以提取個人賬戶儲存額裡的錢嗎?

有三種情況,可以提取個人賬戶儲存額裡的錢:

(1)退休後死亡,個人賬戶儲存額仍有結餘時,其結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一次性結算,由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領取,養老保險關系即行終止;

(2)退休前死亡,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領取,養老保險關系即行終止;

(3)出國定居後,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本人一次性結算領取,養老保險關系即行終止。

這會明白瞭嗎?我們自己交的部分,會存到我們個人的社保賬戶裡去。領光瞭,後面政府買單。人走前頭瞭,子女可以把這筆錢領出來。是不是,穩賺不賠?

總結:

我們的養老保險交的時間越長,交的錢越多,退休後的養老金就越多。

因為我們的工資在逐年上漲,錢每年都會有通脹,很難測算出十幾二十年後,會具體差多少。以廣州市2020年繳費標準為例,一直交。交15年,和20年,每月退休金相差259元,如果交上40年相差1293元。

可能有朋友認為,交的長,沒命花咋辦?還不如及時享樂。

其實我們每個月交的養老保險個人部分,會存入我們的個人社保賬戶,並計息給我們。我們退休後,這個賬戶裡的錢會成為我們每月領取的退休養老金一部分。如果發完瞭,政府承擔以後的錢。如果人走前面瞭,這筆錢可由財產繼承人一次性取走。

所以說,交養老保險是穩賺不賠,交得越長越好。實在不行,就當給兒女存瞭一筆錢唄。

你認為交養老保險,劃算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