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霸王行動”:諾曼底登陸!到底是不是德國戰敗的原因

在戰爭題材的遊戲裡,《搶灘登陸》這款遊戲算是在當時比較難的,想想當年根本堅持不瞭多長時間,結果就是試著玩瞭幾遍後,就卸載瞭,但就是這麼一款遊戲,卻是由二戰戰役改編而來的,今天我們來講講二戰中起瞭“決定性作用”的一次行動——“霸王行動”,即諾曼底登陸。

1944年6月6日,代號“霸王行動”的諾曼底登陸拉開帷幕,盟軍做好瞭充足的準備來應對這一場硬仗,確保在行動中可以長驅直入,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內,盟軍真正需要做的卻是組建盟軍的戰鬥部隊以及部隊的控制下的戰鬥區域,並且要趕在德國完成戰鬥準備之前完成,因為一旦落後,就要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力奪取戰略要地。

所有的盟軍地面部隊,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全部都集中在蒙哥馬利將軍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的指揮下,蒙哥馬利清楚地認識到,如果諾曼底進軍可以取得成功,那麼就必須指定一套從沙灘向內陸推進的方案。

而蒙哥馬利就制定瞭這麼一套方案,並且徹底執行。這個計劃效果非常好,導致整個德軍全部都被蒙哥馬利牽著鼻子走,但他的失敗之處在於,當這個計劃出現變數之後,死不承認,也因為這樣,蒙哥馬利和盟軍其他高級軍官之間產生瞭隔閡,在媒體面前的表現也非常難讓人信服。

蒙哥馬利的這套計劃是想讓英國、意大利的部隊在盟軍左翼發起進攻,這樣就能逼出德軍的預備隊,同時讓美國向右翼進攻,方便右邊的快速推進。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顯然計劃實施後並沒有按計劃發生,而蒙哥馬利卻對媒體不是這麼說的。

這時候所有盟軍的高級將領和士兵發現,德國的軍隊實在是太強悍瞭,無論是那些精銳陸戰部隊,還是武器裝甲,包括希特勒的親信,都是如此。德國的初級軍官和中級軍官基本上都比盟軍軍官的整體素質高瞭一個檔次,並且德國士兵清楚地認識己方的強處,他們的坦克遠遠比盟軍的坦克要強。

但是盟軍可沒有德國這麼狂熱,他們特別部署瞭一些炮兵連和空中火力支援,這讓德國很難招架。

從6月份計劃開始一直到7月份,美國第一軍一直控制著右邊的地面領土,而英國的軍隊卻在卡昂地區止步不前,蒙哥馬利十分希望在短時間內占領卡昂地區,然後在卡昂指揮軍隊向德國內陸發起進攻。

但是即使在卡昂地區受到瞭挫折,蒙哥馬利也依然可以順利實施計劃,當時德國的裝甲師部隊幾乎全部在卡昂地區集結,這是德國地面火力部隊的中堅力量,這為盟軍最終突破德國的防線鋪下瞭伏筆。

諾曼底登陸是人類戰爭史上保密度最高的軍事行動之一,但是在諾曼底登陸開始前兩天,也就是6月4日,德國媒體卻收瞭一封怪異的電報:

“美聯社緊急新聞,艾森豪威爾將軍宣佈盟軍已經在法國登陸”

德國媒體非常震驚,這麼大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德國國內沒有一點消息呢?於是打電話向德國軍方求證,但是德軍也一頭霧水,並沒有見到美軍呀,而且這封電報明確寫瞭已經在法國登陸,難道是美軍穿越瞭?

後來才搞清楚,這其實是美聯社的一名發報員,在打字機上練習打字的時候胡亂寫的一段信息,然而他打的這些字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在正式報刊中發送出去瞭。

德國人也覺得這件事情太奇怪瞭,懷疑是美國情報機構故意送的假信息,也沒有當真,於是6月6日,諾曼底登陸打響瞭。

但是諾曼底登陸到底是不是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的,其實也不是的,想一想當初的蘇聯,從莫斯科一路打到柏林,到後來英美聯軍和蘇聯紅軍把柏林包起來的時候,丘吉爾就不滿意瞭:“讓蘇聯攻下柏林,豈不是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才是這場戰爭的主要貢獻者?”但其實能把德國打投降主要還是蘇聯的功勞。

攻下柏林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政利益,蘇德戰爭的時候,德國把蘇聯變成瞭一片廢墟,結果蘇聯承受瞭至今都沒能彌補回來的創傷,後來蘇聯進攻柏林的時候,直接把紅旗插到瞭柏林,戰後德國直接分裂,為什麼?

因為是蘇聯從莫斯科一路殺到瞭柏林,是絕對的勝利者,美英可以放棄攻打柏林,因為他們並沒有遭受到什麼損失,美國軍方高層也不希望人員傷亡過大,所以最後放棄攻打柏林,而蘇聯人民不僅僅是要勝利,而且是要完全勝利,把骨灰都揚瞭的那種。不繼續攻打柏林,蘇聯就輸瞭一半,雖然贏瞭戰爭,但是卻是輸給瞭歷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