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狂印鈔:美國3萬億,日本5萬億,加拿大暴增300%!中國呢?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伴隨著“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消息的傳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明確好轉跡象”得到證明,這也決定著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將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

作為應對,自年初開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的央行,不約而同地按下貨幣政策寬松鍵:采取“零利率”政策,並通過購買政府信用債券,為市場註入大量流動性;而在政府財政赤字“新高”的同時,各國央行的舉動也加劇瞭金融市場對全球印鈔時代的恐慌。

那麼,全球多國“直升機”撒錢之下,發錢最猛的國傢是哪個?中國的“步伐”又是如何?這場大放水最終又將如何收場?

美國放水3萬億,還不是發錢最猛國傢:加拿大印鈔暴增300%!

2020年3月,以美聯儲將聯邦基本利率降至零為牽引,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數十個央行先後一次或者多次緊急降息,全球央行集體“大放水”。

而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測,包括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在內的西方四大央行,在接下來2年內將至少再印鈔5萬億美元,致使其資產負債表之和達到30萬億美元。

具體來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在截至2020年12月17日的資產總和已高達7.34萬億美元,且這一擴表的勢頭遠未停止;而在2020年1月底,美聯儲的這一數字為4.1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在原有資產負債表規模超過4萬億美元的基礎上,美國再次增加瞭77.7%(3.21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這種“印鈔”速度已經超過瞭以往任何時候,包括2008年金融危機。

作為全球另一大“印鈔機”,日本央行2020年也是相當激進。由於無法再度下調政策利率,日本央行加大放寬貨幣政策力度,允許無限量購債,同時不斷擴大緊急抗疫註資計劃,規模從75萬億日元增加到110萬億日元,並且還無上限地提供充足的日元、外匯資金。

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也讓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極度膨脹,僅2020年,日本資產負債規模就增加瞭60萬億日元(約5798億美元)。另外,菅義偉2020年12月初還宣佈,日本政府將制定新的經濟刺激方案,總規模為73.6萬億日元(約7080億美元),這一計劃獲批之後日本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也累計達到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日本“放水”規模已經逼近5萬億美元。

然而,如果要說與原有資產負債表規模相比較的,有一個國傢印鈔規模比美國、日本還要猛得多。從加拿大央行公佈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加拿大自建國至2020年2月底的200年時間裡,其總共也就發行瞭約1200億加元的貨幣,但就在2020年3至5月,加拿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迅速飆升至4700億加元的水平——這意味著,僅3個月時間加拿大的印鈔總量已暴增300%!

中國央行克制!全球大放水未來將如何收場?

全球開啟瘋狂印鈔,中國央行的步伐又是如何?對比2020年年初與年底的資產負債表數據,1月底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為37.3萬億元人民幣,而11月這一數據為38.1萬億元;哪怕從廣義貨幣擴張來看,我們的增長數據也僅為3.5%,屬於最低一檔,美國的廣義貨幣增長規模則達到16.9%;可以說,在2020年這場全球印鈔大合唱中,中國表現得很是克制。

為什麼中國不與其他國傢一同跟進“印鈔”?簡單一句話可以概括:沒有到“搏貨幣信用來救經濟”的地步。一方面,中國經濟疫後復蘇強勁,走在全球前列——國傢2020年10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同年前3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環比增長2.7%,扭轉瞭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對此,外媒也紛紛評論中國經濟已成全球增長重要引擎。

另一方面,貨幣的“信譽”來自“稀缺”,無節制放水將貶低貨幣的價值,令貨幣信譽大打折扣。就好比美元,自2020年3月高點以來,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已下跌超10%,幾乎直接抹去瞭過去10年的一半漲幅;ING經濟學傢還預測,美聯儲2020年12月“放水”不停,到2021年美元還將再下跌5-10%;對此,包括瑞銀、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全球主要機構也都指出:美元含金量在過去50年裡幾乎縮水瞭97%,美元信譽已遭質疑。

不過,即使是中國央行選擇不跟進,全球的這場大放水已經全面開啟,那麼最終又會以何種方式收場?

業界主流觀點認為,未來1-2年來看,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不排除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但從長期來看,全球經濟要想再次創下“高峰”,恐怕也窒礙難行。

具體而言,2020年受疫情拖累,全球經濟陷入同步且深度的衰退;而展望2021年,在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之前,疫情依然會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很嚴重的挑戰。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處於一個困局,經濟增長也在波動中逐漸下行,有觀點就猜測,未來長期性停滯的格局可能會進一步延續。

在此背景下,當前不少央行已采取大水漫灌的貨幣政策,這加劇瞭全球流動性過剩,也加劇瞭全球負利率的格局;而即便未來全球經濟發展重回正軌、貨幣政策也趨於正常化,但“覆水難收”之下,全球貨幣體系恐怕也將再一次演變。也就是說,當前美元國際貨幣體系的持續性將有可能被徹底顛覆。

從美國的立場來看,其該如何做才能繼續維持美元的主導地位——這也是未來全球貨幣體系將如何變化的關鍵所在。回顧1930年代大蕭條末期和1970年代的“滯脹”時期,也就是上世紀貨幣體系變化過程中,美國憑借掌握石油這一核心生產要素的控制權,來穩固美元的中心地位。

按照此邏輯,接下來美元需要尋找新的“錨”,以此維持美元的主導地位;而市場聲音認為,美元尋錨尋的可能是數據。大體量、多類型、低價值密度、及快處理速度的大數據,提供瞭極高的核心商業價值,且理論上所有產業都能從中受益;而我們無論是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還是從各國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文件中可窺知的,數據正在逐步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核心生產要素。

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美元尋錨恐怕將遭遇巨大挑戰。當前,在數字經濟發展上,中國已經成為數字化領先國傢,且兼具軟、硬輸出實力。打個比方,以華為公司為代表,其業務已遍及全球170多個經濟體和地區,而以字節跳動公司為代表,Tiktok應用長期位居美國應用下載排名第一;中國信息通信院還預計,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整體規模將翻一番,逼近10萬億美元。

總的來說,美國能否完全控制數據這一全球核心生產要素仍得打個問號;更進一步來講,當前這場全球大放水的終點,或是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將“改旗易幟”。

文 | 劉蘇林 題 | 黃紫鎵 圖 | 盧文祥 審 | 陳佳麗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