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北約報告至少62次提到“中國”, 但俄羅斯才是“頭號威脅”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道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12月5日發表瞭題為《北約仍需聚焦俄羅斯》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傳統基金會道格拉斯和薩拉·艾利森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盧克·科菲。文章認為,作為一個缺乏立法權力的政府間安全聯盟,北約不應在一個其缺乏必要政策能力的問題上假裝發揮領導作用。盡管該組織應當意識到中國構成的“挑戰”,但隻有各國政府才擁有應對來自中國的非軍事威脅的政治和經濟工具。目前,北約隻有一個完全具備應對能力的重大威脅,那就是俄羅斯。全文摘編如下:

本周,北約30個成員國的外長舉行瞭一次視頻會議,在會上他們收到瞭一份有關北約未來的詳細報告。

撰寫報告的部分動機源於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稱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隨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宣佈該組織將經歷一個“反思期”,開始為未來規劃道路。

有關北約未來的辯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以來,人們圍繞該組織的必要性開展瞭大量討論。

現在,主流辯論已經從北約的存在是否仍有意義轉移到其應當采取何種行動的討論上。一些人認為,雖然蘇聯解體瞭,但俄羅斯仍是最大的威脅,集體和領土防禦仍是北約的核心任務。還有人建議,北約必須重新裝備以成為一支反恐力量,並將重點放在中國崛起等新出現的挑戰上。

雖然本周發佈的這份報告強調瞭俄羅斯對北約構成的持續威脅,但大部分重點仍然放在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上——真正突出的兩個問題是恐怖主義和中國。遺憾的是,對這些問題的關註可能會令許多人失望。這是因為北約的建立和組織設置都不是為瞭應對此類威脅。

以中國為例。報告指出,“北約應當增強其協調戰略和保衛盟國面對中國的安全能力”。報告中有相當多的章節專門討論中國,文件中“中國”一詞出現瞭不少於62次。

然而,這份報告沒有認識到北約在應對中國構成的非軍事威脅上具有局限性。作為一個缺乏立法權力的政府間安全聯盟,北約不應在一個其缺乏必要政策能力的問題上假裝發揮領導作用。盡管該組織應當意識到中國構成的挑戰,但隻有各國政府,有時還有歐盟,才擁有應對來自北京的非軍事威脅的政治和經濟工具。

反恐是這份報告備受關註的另一個問題,但北約尚未作好應對這一問題的充分準備。報告作者稱:“北約應當更明確地將反恐鬥爭納入其核心任務”——但是再一次的,報告沒有提到存在的局限性。

這個組織可以充當幫助打擊恐怖主義的工具,但其本身不能充當整個工具箱。有時需要采取軍事行動來對付恐怖分子,但大多數時候並非如此。非軍事手段往往是反恐鬥爭中最有效的工具。

這正是北約所缺乏的。它沒有任何立法權用以對抗恐怖主義,也沒有能力實施制裁和阻止資助恐怖主義。它還缺乏打擊恐怖主義所需的其他許多能力,比如有關執法的政策能力,以及邊境和移民管控。

北約作為一個聯盟,必須對自己開展反恐行動的能力持現實的態度。既然該組織缺乏打擊恐怖主義的諸多關鍵的政策能力,這件事仍是各個成員國的責任。

報告還討論瞭其他一些問題,從氣候變化到婦女在安全領域的作用。

總之,該組織確實需要重新聚焦於集體防禦。它不一定要出現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努力做到每一件事,並且解決存在的每一個問題,但它確實必須能夠捍衛所有成員國的領土。目前,北約隻有一個完全具備應對能力的重大威脅,那就是俄羅斯。北約必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聚焦於其東側,在那裡來自莫斯科的威脅仍然是頭號挑戰。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