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市場何處去 ETF大發展的熱與冷

自2018年以來,我國ETF市場經歷瞭連續3年的大幅增長,不僅總規模突破萬億大關,而且頻頻出現單隻ETF產品規模超百億元、募資超千億元的情況。與以往ETF的投資主力軍大多為機構投資者不同,隨著行業投資不斷升溫,越來越的個人投資者也參與到ETF市場中,投資情緒高漲。

不過,在ETF火熱發展的同時,監管機構也在冷靜思考行業的長遠發展。今年7月底,證監會發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同時,滬深交易所也先後發佈指數證券投資基金開發指引(征求意見稿),對上市指數基金配套制定自律監管規則,進一步細化相關要求。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中長期資金入市、個人投資者踴躍參與和政策面推動等因素的助力下,指數化投資將成為趨勢,ETF作為重要的資產配置工具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指引》出臺,此類產品將進入更加穩健發展的新時期。

ETF總規模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ETF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ETF總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底增長逾3000億元。其中,權益類ETF規模為7754億元,較去年底增長1667億元。

與此同時,部分行業ETF的規模也實現瞭躍升。例如,國泰證券ETF最新規模為391.31億元,較去年底增長251.63億元,首次躋身股票型ETF規模前三名。此外,華夏芯片ETF、華寶券商ETF、華夏5GETF等行業ETF規模均在200億元以上。

今年新成立的多隻ETF也遭到瞭資金搶購。以科創50ETF為例,華夏、易方達、工銀瑞信、華泰柏瑞等4傢基金公司旗下的科創50ETF均一日售罄,合計吸金逾千億元。其中,華夏科創50ETF單日募集資金超過450億元,刷新ETF首發認購規模最高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投資者認購熱情高漲。據統計,4隻科創50ETF持有人戶數合計超170萬戶,個人投資者成為主力。具體來看,易方達科創50ETF、華夏科創50ETF及工銀瑞信科創50EF的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占上市交易基金份額比例均超過90%。

“從近年來的規模變化趨勢,可以看出我國指數化投資快速興起的跡象。除機構投資者外,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開始指數化投資,這預示著我國指數基金正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鄭富仕稱。

井噴式增長遭遇冷思考

ETF火熱的背後是監管層對整個市場發展持冷靜理性的態度。

《指引》主要強化基金管理人專業勝任能力要求,加強標的指數質量管理,對指數成分券、編制機構等提出明確要求;規范指數基金投資運作,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強指數基金參與非成分券投資管理,完善成分券重大負面事件應急調整機制;明確基金管理人應加強ETF認申購、上市及其聯接基金管理,確保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和公平對待各類投資者。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指數基金已成為重要的資產配置工具和資本市場重要參與力量,《指引》的出臺有利於ETF行業的長遠發展。

“當前ETF同質化競爭加劇,監管層也註意到這一問題,所以出臺《指引》,希望指數化投資能夠發展得更健康,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創新中心副總經理葉武稱。

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總監周國友表示,《指引》在指數設計層面進行瞭規范,要求對產品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分散性和流動性做一定的驗證,這進一步規范瞭指數產品,也加強瞭投資者保護力度。

抓住指數化投資發展機遇

那麼,機構應該如何把握指數化投資大趨勢,推動行業穩步健康發展?

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表示,一方面,ETF是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載體,投資者通過投資ETF能分享權益市場發展紅利。另一方面,當前行業主題ETF表現較為亮眼,由於個股投資難度加大,不少成熟投資者把它作為炒股的替代品。

“這要求我們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綜合、多層次地拓展產品,這樣才有後續發展的動力。如果ETF隻局限在行業主題裡發展,未來勢必面臨市場波動及客戶基礎不夠夯實的問題,所以各個資產類別都有它的產品價值。”周曉明稱。

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瑋認為,過去ETF產品設計可能更多是在佈“點”,即抓住市場階段性熱點,但還應該連成“線”。他解釋道,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是大勢所趨,未來機構投資者占比將越來越高,應當提供豐富的工具產品供機構投資者配置。具體來看,不僅要有適合長期持有的戰略配置價值型的ETF,還要有戰術配置型ETF,起到分散風險、降低相關性的作用。

鄭富仕建議,機構要抓住指數化投資大發展的機遇:第一,做好指數化產品的設計規劃,深入研究市場及投資者需求,根據自身戰略定位和投資優勢,開展指數型產品研發,不以追求市場熱點為目的,盲目發行指數產品。第二,堅決守好風險底線,維護投資運營系統的安全運作,避免風險事件發生,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第三,完善人才梯隊架構,加強從業人員道德文化建設,打造敬業、踏實、專註的投研隊伍,提升指數化投資的專業性。第四,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幫助其建立指數產品的正確認知,進一步培養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