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來瞭,中國經濟要過哪些關?

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

△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 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

“十三五”走入尾聲,“十四五”即將到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一個五年,中國經濟需要闖過哪些關?

11月28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聚焦“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與會的多位重磅嘉賓,對“十四五”時期中國發展方向進行權威解讀。

為新發展格局打好地基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這是高層根據當前國內外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對推動“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萬丈高樓平地起,新發展格局怎麼打好地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向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發表書面致辭時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好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劉鶴說,這就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破除制約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的制度、觀念和利益障礙,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看來,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者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條件的。但如果要把潛在條件變成現實增長,就必須構建或優化現有供需格局、需求格局、分配格局、生產格局、技術格局、開放格局等。

他指出,為此要把握三個關鍵詞:一是“格局”,要優化中國經濟生產、分配、需求、技術等基本格局,因為經濟基本面就在這裡;二是“循環”,要暢通國內生產、分配、需求及其相互之間循環,打通堵點、清理淤點;三是“開放”,以國內循環為主體並不是要減少進出口數量,而是要繼續當好世界工廠,並爭取當好世界市場。

自中國1953年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回顧五年計劃/規劃的歷史,不僅描繪出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大體脈絡,也能從中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

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傢發改委原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管委會主任朱之鑫認為,要推動發展規劃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作用,通過系統性的規劃佈局和安排促進新發展格局構建。

例如,在產業佈局上,要探索如何突出創新的核心定位,帶動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升;在區域佈局上,要探索如何拓展市場空間,發揮市場潛力,使各區域更好地按照主體功能區要求謀發展。

令“卡脖子”不再是隱憂

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早日補齊關鍵領域的技術短板,不再被人“卡脖子”,成為中國人的共同願望。

“過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開放環境發生變化,重點領域技術‘脫鉤’風險凸顯,對中國提出瞭嚴峻挑戰。”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直言,中國科技未來發展還面臨一些風險挑戰。未來奔向科技強國,中國需要由現在大多數的跟跑,到創造更多領跑。

實現這一目標,創新是核心要素。

“沒有創新,自強從何談起?”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創新精神就是自強精神的最好體現,要自強,必創新,創新指向未來也決定未來。他指出,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創新能力需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

許倞建議,新一輪科技發展應當要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傢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要做好各類科技評價,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分配的機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是中國補足創新體系短板,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任務。”許倞進一步指出,打好新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構建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要鎖定關鍵核心技術,鎖定“卡脖子”的技術,並建立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領導機制。

“十四五”時期,要闖過創新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繞不開的一環。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先進機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數字技術的支撐下,數字經濟將繼續快速發展全面發力。

她判斷,未來數字消費、數字生產、數字網鏈、數字化資源配置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到“十四五”末期,中國數字經濟整體形態就會初步形成,持續演進並產生深遠影響。

讓發展更平衡更充分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如何緩解這一矛盾,自然是“十四五”時期的必答題。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會長、國傢發改委原副秘書長任瓏註意到,“十四五”規劃建議在改善人民生活部分突出強調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她說,中共十八大以來把精準扶貧作為重中之重,到2020年底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將歷史性解決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邁瞭一大步。“現在到瞭把共同富裕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更高要求的時候瞭。”

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差異是另一篇“難念的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直言,“十四五”時期中國地區間差距可能繼續呈現擴大態勢。但與上一輪地區差距在空間上的表現形態和形成機制有所不同,本輪擴大更可能是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差異以及創新性產業集聚度變化帶來的差異。

談及未來五年如何更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他建議,要增強沿海地區的“外引內聯”紐帶作用和樞紐功能。加快在中西部地區佈局和培育更多戰略性增長極。同時繼續發揮好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雙循環的樞紐和戰略支點作用。

除瞭區域發展差異之外,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長期存在。

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認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與虛擬經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正是導致中國制造業比重過快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進而導致近年來制造業從業人數和資金流入都呈放緩甚至下降趨勢。“這和中國仍處在一個發展中國傢的階段是不相襯的。”王志軍說。

王志軍認為,中國必須更加重視發展制造業,借鑒德國等國傢始終重視發展制造業的經驗和做法,加大技術創新和要素資源向制造業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強中國制造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