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銳評:打破剛兌≠放任爆雷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近日,兩大地方國企債券違約事件成為熱點話題,並引發債券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先是華晨集團於10月23日違約未兌付,之後永煤控股也於11月10日發生同樣債券違約事件。

從目前情況看,債券市場違約似有擴散跡象。WIND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至11月12日,中國債券市場已有109隻債券、1260.83億元債務違約。這個數據在2016年為56隻、393.77億元,2017年為34隻、312.49億元,2018年為125隻、1209億元,2019年為184隻、1494.04億元。可見,過去5年,債務違約事件總體呈上升趨勢,今年是否會超過2019年?關鍵要看未來不到兩個月的情況。而華晨、永煤兩傢公司債務違約事件之所以被市場關註度較高,原因是它們似乎都存在違約前轉移資產的情況,因而被債權人質疑惡意逃廢債。市場擔心,這樣的高等級國企債券如果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違約,勢必起到惡性示范效應,以致整個債券市場受到嚴重質疑。

說到底,債券市場是最需要信用直接支撐的市場,如果市場因信用潰堤而發生危機,那必然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而在信用杠桿處於歷史高位之時,任由信用債券市場潰堤是非常危險的。

或因“預期管理不及預期”,17日下午多隻債券大跌。14時20分左右,PR伊寧債(124493.SH)突然大跌39.9%,報18元,隨後臨停,直至14時57分恢復交易;19泰達02(155451.SH)價格當日下午大幅下跌,從前日78.10元收盤價暴跌至62.01元,跌幅超過20%,盤中臨停,14時57分恢復交易;14時51分,13平煤債(122249.SH)在上交所固收平臺的最新成交價78.534元,較前一交易日中債估值96.4748元,偏離-18.60%。

這樣的情況頗令人擔憂。如果債務違約無度發酵,對惡意逃廢債不嚴加懲處,勢必會導致信用債券市場的信用危機。

建立良性的金融市場必須打破剛兌,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必須防止事情“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打破剛兌≠放任爆雷,打破剛兌≠取消剛兌,打破剛兌更不應成為惡意逃廢債的可趁之機。

完善的市場經濟基於完善的法治。同樣,完善的金融市場也必須依托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規和秩序,必須基於強有力的金融監管。當然,債務違約事件最終都需要通過司法路徑加以解決,但我們必須接受歷史教訓,上世紀90年代,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的做法實際對企業逃廢債起到瞭保護作用,讓司法效果大打折扣,進而傷害債權人實際利益。從那之後,許多銀行將某些地方列為高風險地區,甚至一概拒絕這些地區的貸款需求。

我們需要打破剛兌、需要教育投資者審慎投資,但絕不能讓它變成弱化監管的理由,更不能讓它變成惡意逃廢債者的可趁之機。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債券市場也需盡快補齊監管短板,建立信用強監管體系。

從歷史經驗看,惡意逃廢債往往伴隨著“欺詐”,正所謂“借錢時好話說盡,還債時壞事做絕”。在發達國傢,對債務欺詐行為司法約束是非常嚴重的。比如“麥式騙局”中的麥道夫,最終獲刑99年,哪怕他曾擔任納斯達克董事局主席。

實際上,債務是否剛性兌付,這是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的一種信用交易,它本應是商業行為,無需監管者強行幹預,但從監管角度,我們必須警惕,打破剛兌之後,勢必導致一些債務人有恃無恐,在“打破剛兌”的旗號下,想方設法鉆監管弱化的空子,以最小代價去賴賬、違約。這顯然不符合“打破剛兌”的政策初衷,這會讓原本屬於高級市場的金融市場蛻變為“願打願挨的、低級而原始的自由市場”,有悖於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

責編 | 楊百會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