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創14年新高、就業崗位減少17萬?特朗普對華征關稅”適得其反”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在世貿組織(WTO)裁定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違法後,美國國內媒體也開啟瞭潮水般的質疑。

當地時間本周一(10月26日),多傢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政府挑起瞭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但他們並未達到預設的目標。在一些相關領域,加征關稅甚至適得其反。

想縮小貿易逆差,結果逆差創14年新高

據華爾街日報稱,2018年至今,特朗普政府期望通過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方式,來實現縮小貿易逆差、增加美國國內就業、提振美國制造業等多個”戰略目標”。

但事實上,這些目標非但沒有達成,相反還出現瞭不同程度的”倒退”。

在縮小貿易逆差方面。截至目前,美國已經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加征瞭關稅。去年,這一舉措確實一度縮小瞭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但是,這並沒有改變美國整體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因為盡管美國減少瞭從中國的進口,但同時還增加瞭從越南、墨西哥和其他國傢的進口。

據美國商務部10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671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的逆差高達839億美元,這是自2006年以來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14年來最大貿易逆差足以”打臉”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

此外,到瞭今年,雖然關稅政策依舊在延續,但疫情期間,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再度出現擴大,截至今年8月,中美貿易逆差已達到264億美元。這一數據與特朗普2016年上臺時277億美元的水平相差無幾。但那時美國並未對華加征關稅。

想增加就業崗位,結果損失瞭17萬崗位

在宣佈對華加征關稅的前後,一直強調”美國優先”特朗普曾多次表示,此舉將為美國人民帶來更多的本土就業崗位。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今年10月,美國佈魯金斯學會發表瞭一份報告。報告中,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學者波拉斯基表示,由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國出現瞭工作崗位凈流失——有一項可信研究認為是17.5萬個,另一項可信研究則認為是30萬個。

以當前美國大選的”搖擺州”密歇根州為例,在特朗普上任後,該州不僅投資放緩,就業同樣也在衰退。相比奧巴馬政府執政時期,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導致該州的就業崗位在4年裡減少瞭36萬個。

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似乎並不同意這些觀點。此前,萊特希澤表示,對中國加征關稅帶來瞭實際效果,它使得美國制造業回流至美國。萊特希澤援引數據稱,2016年11月至2020年3月間,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凈增加40萬個。

但美國媒體很快又”打瞭臉”。《華爾街日報》文章指出,萊特希澤所謂”凈增加”的40萬個崗位,其中有75%的是在2018年7月美國對中國加征第一輪關稅之前完成增加的。事實上,在加征關稅之後,美國的工作崗位又出現瞭明顯的下滑。

美聯儲的行業分析數據表明,特朗普加征關稅確實一度為與中國貿易相關的行業增加瞭0.3%的崗位。然而,這些增長很快就被增加的成本所抵消,因為與此同時,中國也對美國的行業加征瞭關稅。不少制造業企業因此出現裁員,在美國加征關稅後,美國制造業實際上減少瞭1.1%的就業人數。

而且,特朗普似乎也沒有可能”甩鍋”給新冠疫情。即使在美國沒有爆發疫情的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這半年時間至少有4個月,美國制造業報告瞭就業人數下降。

白宮:貿易政策適當!歐盟:我要給你加關稅

面對本國媒體以及海外機構對於貿易逆差和關稅政策的質疑,白宮方面依舊堅持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適當的。白宮甚至還表示,美國經濟復蘇快於其他貿易夥伴。

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聲明稱,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反映瞭新冠疫情對美國及其貿易夥伴的影響,”基本上,我們的許多夥伴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比我們更大。事實上,美國經濟的表現已經超過七國集團中的其他國傢。”

有趣的是,當媒體質疑美國貿易逆差創14年新高時,萊特希澤似乎不以為意。他認為,美國8月貿易逆差擴大正是因為美國經濟復蘇快於貿易夥伴,自5月以來,美國的進出口都出現反彈,但是進口復蘇的速度更快。

另一方面,作為美國的”貿易夥伴”,歐盟默默拿起瞭美國最擅長的武器——關稅。當地時間10月26日,WTO召開會議,裁定美國政府向波音公司提供政府補貼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正式授權歐盟可以對美國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

對外加關稅,對內補貼本國企業。特朗普的第一招被本國媒體質疑,而第二招似乎更是”引火燒身”。今年,美國政府曾向波音公司提供政府,導致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銷售大幅下降。為此歐盟決定采取報復措施,對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征收39.9億美元關稅。

此前針對美國揮舞關稅”大棒”四處”制裁”等行為,中國外交部曾多次做出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方”關稅機槍”掃射,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這再次反映出,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貿易霸凌主義是對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和世界各國的共同威脅,也充分說明各方攜手維護多邊主義、國際規則和自由貿易體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