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與韓系車的差距,至少隔著兩個豐田愛信

聽瞭很多故事,自主超越合資,是最美的童話。

以銷量定成敗,是這個市場中最膚淺也最廣泛的認知,得出韓系車被 自主品牌碾壓的結論,也是基於此。

從國內市場分析,2019年整個現代集團在華銷量累計達到100萬左右,從銷量數據上來看,的確不如第一梯隊自主品牌,相比於長安、長城、吉利輕而易舉獲得的百萬成績,顯然韓系車需要用兩個品牌的力量,才能堆砌出百萬數據。

但,銷量不如自主品牌,意味著韓系車就成為二線瞭嗎?

深一層次來說,企業銷量並不能直接代表企業技術儲備以及全球力量,這不難理解,在中國隻賣出100萬臺的現代集團,全球銷量數據在受到波動沖擊之後,仍然能夠在艱難的2019年,完成超700萬銷量。

現代集團,仍然是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

從全球銷量數據分析,能夠在銷量上做到真正意義上超越現代集團的品牌並不多,隻有大眾集團、豐田汽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事實上,由於雷日三聯盟的動蕩,事實上在銷量層面,現代集團擁有直接與通用匹敵的強勢底氣。

事實上,真正的強勢企業很難被輿論帶偏,韓系車這兩年在國內的確有自己的問題,產品更替速度慢,新技術引入不及時,導致在結構升級的市場中,錯失瞭市場份額以及品牌轉型機會。

而這幾年,恰恰是最重要的幾年。

戰略失誤,並不能代表企業沒有強勢的技術,從過去一年韓系車在國內的動向就能找出端倪,全新 i-GMP平臺架構,全新的CVVD變速箱,全新的8AT變速箱都是現代強勢反撲的體現。

短期內投放主流技術,足夠剖析一個核心觀點。

現代集團的技術儲備,足夠支撐其在企業遇到發展瓶頸時,第一時間做出改變,事實上,在某些領域的技術研發上,現代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都達到瞭行業主流標準,尤其是在設計,電氣化,智能化領域,每年的投入比都名列前茅。

而過去許多年的發展,導致瞭韓系車擁有其它車型所沒有的特色。

“打造自由資源配套體系”,這意味著所有技術均自產的現代集團,擁有自主研發的A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CVT變速箱以及匹配混動動力系統的變速箱,此外大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氫動力以及混合動力產品均做到瞭技術層面的絕對擁有權。

平臺架構,電氣化技術優勢以及產品控制體系,韓系車都有著自己的運營生產策略。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自主品牌與韓系車的差距,那一定是隔著“兩個豐田愛信”,韓系車擁有全球頂級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一個是摩比斯,一個是岱摩斯。

前者是全球排名前十的頂尖零部件供應商,後者是專業變速箱生產供應商。

零部件企業一定是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能源,我們與日系、韓系的最大差距,不在於整機差距,根本差距來源於我們沒有頂級的供應商,來推動行業技術的發展以及產品品質的落地。

隻有技術優勢做強做輝煌,提升整體行業標準以及技術優勢,才能夠在整車領域完成質的蛻變。

豐田的強大,絕不是隻有自己強大,豐田配套的供應商體系同樣也是行業頂尖,電裝、愛信等等都是推動豐田高品質產品特色的根本,而大眾、寶馬的強勢也絕不是自己強勢,背後還有強勢的德國整體工業做保證, 博世、采埃孚、大陸、法雷奧、格特拉克等等全球頂尖供應商,保證瞭歐洲企業的強勢。

回頭再來看自主品牌,我們的零部件供應商體系,決定瞭我們在核心技術方面,事實上仍然與外資有一段差距。

而想要真正意義上超越韓系車,自主品牌需要補的功課還有很多。

一方面是行業層面的零部件體系,我們需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愛信、摩比斯、博世、電裝”,來提升根本層面的產品價值,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學習全球市場運營規律,找尋不同地區的突破口。

顯然,全球頂級供應商在握的韓系車,背靠全球700萬級銷量,仍然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對象。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