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勝利: 在中印邊境問題上, 我們的戰略意志需要堅定亮出來

近日,新京智庫針對中印邊境問題舉辦瞭“‘龍象之爭’:如何破解中印僵局”專題研討會。

會上,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勝利認為,中美大國博弈的加劇,再加上中印兩國都面臨大國崛起的地緣困境,以及媒體和民眾對中印邊境問題的關註增加,使得中印邊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凌勝利指出,印度隻是把目前的國際形勢當作一個機會窗口來利用,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拿下邊境。但對於邊境問題,中國絕不會退讓,同時也要談和拖。

以下為凌勝利發言內容:

中印邊境問題突出的三大原因

關於中印邊境問題,除瞭中美大國博弈背景、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之外,我們也要註意到,其實中印都存在大國崛起的地緣困境。在中國崛起的同時,印度也是在崛起;同時,中印作為地緣臨近的大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就使得邊境問題成為中印之間的麻煩。

另外,媒體現在對於中印邊境問題的曝光度在增加,這就使得邊境問題在兩國的民眾中影響增加,導致問題解決難度也因此上升。其實中印邊界沖突在過去幾十年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最近幾年關於這個問題的媒體報道越來越多,老百姓對這方面信息的獲取渠道是越來越多。這使得這個問題面臨的國內觀眾成本增加,也促使兩國民族主義增強。

所以,當前中印邊境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大國博弈加劇,特別是中美競爭加劇,印度想“落井下石”。第二,中印兩國共同崛起產生的大國地緣困境。第三,媒體和民眾對這個問題的關註度在增加,使得中印邊境問題已經成為中印關系中一個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麻煩的問題。

印度把當前國際形勢當作侵占中國領土的機會窗口

關於中印邊境問題,為什麼印度要這麼做。從印度的國內視角來分析,中國以往解決邊境問題,特別是陸地邊境問題,基本上很少采用武力方式,不管是在與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解決黑瞎子島問題,還是在與緬甸等這樣力量很懸殊的小國解決邊境問題,我們很少動使用武力。在海上面臨一些海洋爭端時,我們在武力方面也是保持克制。

所以中國在邊境問題上的態度、反應,包括其他國傢挑釁我們時是怎樣做等,國外已經研究得很多、很透,認為中國基本不會強力反擊。

印度之所以敢頻頻在邊境問題上挑釁中國,其實它已經摸透瞭中國在邊境問題上是不會輕易使用武力。從中印邊境問題來看,這裡可能就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一般認為印度的實力,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遠遠弱於中國,但是它為什麼敢主動地發起進攻和挑釁呢,或者說以弱示強、先發制人呢?

這裡面除瞭力量對比,還有戰略意志的較量。很顯然,在中印邊境問題上,我們的戰略意志還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堅定的體現,這使得印度得寸進尺。特別是上次洞朗對峙之後,印軍都進入到我們的領土,結果還能全身而退,這實際上就使得它們有瞭投機的心理。這次他們還想如法炮制,繼續看能不能嘗到甜頭。所以,這次我們的反擊實際上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導致印度出現瞭較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但我認為這個時候就應該給印度一些教訓。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我們雖然一直保持克制,是堅決不會退讓,而且是不會放棄武力的手段來捍衛的。所以這個戰略意志是一定要亮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中印的較量中把力量和意志結合起來,使得印度不會認為當前國際形勢對它來說是機會窗口。

因此關於中印邊界問題,從印度的動機來看,它是想把目前形勢作為一個機會窗口來利用。但實際上印度也很清楚,它不可能把邊界這個地方完全拿下,即使拿下也不可能守住。所以他們想能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但是領土邊界問題,特別是大國之間的領土邊界問題,從來都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解決的。

邊境問題決不讓步,但可以拖

那麼,在中國的戰略佈局和外交佈局當中,印度又是一個什麼角色。我們發現在大國博弈當中,印度是處在一個相對於中國而言有利得多的位置。印度現在就像一個國際大眾情人,美國在拉攏它,日本也在拉攏它,俄羅斯也在拉攏它,而這些國傢或多或少的都把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印度和中國有歷史過節的鄰國,同時又處在一個近期將強未強的階段,這些大國就都不會把印度作為一個主要的安全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在和中國的博弈當中,是處在一個有利的位置。

這個時候應該拿印度怎麼辦?如果我們認定瞭美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就是我們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那麼我們當然是不希望印度和美國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不希望印度倒向美國。這就意味著我們在處理中印關系、在處理中印經貿合作、大國協調以及邊界問題時,應該是有一個全局性、統籌性、戰略性的思考。邊界問題雖然存在,但邊界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我們可以把它稍微緩一緩、淡化一下,但是也不能為瞭緩解美國壓力而討好印度,在邊界問題上做出讓步。因此,邊界問題可以拖,但是拖的同時也要想怎麼拖下去,這個非常關鍵。

那怎樣拖呢?其實就是摩擦、談判的反復較量,這樣才能拖下去。而且也要判斷一下印度想不想把這個問題激化,它想得到什麼?其實我們知道印度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和實力,能把邊界問題拿下。這個時候雙方之間的討價還價,剛開始肯定都是獅子大開口,但最終雙方還是需要妥協,接受大體均衡方案。所以印度不管想要怎樣,最後還是要靠談來解決,但是怎麼來談、談多久,這個都不確定。

總之,一旦認為美國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且印度在發展經濟、提升發展中國傢地位等方面,與中國也是有很多共同利益。在現在這樣復雜的情況下,大國之間並不是說競爭與合作截然對立、敵我關系非常涇渭分明。因此,對於復雜的中印關系,如何尋求平衡,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同時也要重視印度在中國外交佈局當中具有的重要地位。

總而言之,一方面我們要穩住印度,另一方面取決於中美博弈的走向,這可能會影響印度的觀察以及它所采取的舉措。

提防印度完全倒向美國,給中國制造大麻煩

最後,無論是美國談亞太再平衡,還是特朗普政府談“印太戰略”。其實最關鍵的目的就是如何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或者是印太地區的霸權地位。而隨著中美實力差距逐漸縮小,美國的戰略考慮主要是為瞭對付中國。無論是通過亞太再平衡,還是印太戰略,其實都是戰略資源的國際動員,怎樣去拉幫結派給中國施壓。

美國認為印度是一個非常好的幫手,因為印度和中國在1962年的沖突,而且印度也有地區大國的抱負,美國想利用印度來制衡中國。但這也並不是近些年美國才有的想法,實際上在冷戰時期,美國當時就考慮到怎樣利用日本和印度來牽制中國。

比如,當年美國應對中國的核武器發展,就提出瞭四、五種方案,其中有一種方案就是說,美國能不能去支持日本、印度這樣的亞洲大國,讓它們來發展核武器,這對中國的核武器應用也是一種制衡,或者說可以削弱。所以對於美國這樣霸權國傢而言,它如何去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就是盡可能地拉大老二與它的距離,制衡老二的發展。這就是美國霸權維持的核心。因此,無論是印太戰略還是亞太再平衡,都是美國試圖拉攏日本、印度等國傢來制衡中國發展。

當然這是美國的想法,那麼印度會不會完全去追隨美國?實際上印度在外交上算小賬非常厲害,它也知道追隨美國有一定好處,但是對它而言,追隨美國的獲利是非常少。倒向美國意味著印度與中俄的關系會疏遠,將減少印度在大國博弈中的戰略空間。特別是中印經濟關系與美印經濟關系相比,目前印度無法完全把中國的產業鏈承接過來,和美國實現經濟對接。尤其是中國的制造業,不是印度短時間內可以追趕上的,所以這些年美印之間的印太戰略主要以安全合作、政治合作為主。但印度不滿足於現狀,它也想搞經濟合作,通過與美日的經濟合作來壯大自己。通過印太的經濟合作,將日本的資金、美國的技術和印度的勞動力相互結合,這可能是對付中國比較有力的組合拳。

不過,即使有這樣各自的資源稟賦和優勢,美日印等國也不是短時期內能形成合力的。當然,如果印度和美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在很大程度上就將取代中國在很多產業鏈上的地位,再加上美國、日本的扶植,它未來對中國來說就是個越來越大的麻煩。

在中美脫鉤的情況下,美國和印度的經濟合作就越來越緊密,印度倒向美國或者美印之間的相互借力會越來越多,這對中國是不利的。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拉一拉印度,不要把印度推向美國的一邊,特別是不要因為短期之內不大可能解決的邊界問題,而使得中印關系的整個發展戰略前景受到改變。

□凌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