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釋放“暴漲”信號,“漲不停模式”即將開啟?欣喜若狂

行情回顧

今天大盤在周末消息面偏向利好的刺激下,兩市大盤大幅高開,隨後白酒、有色等板塊拉升,帶動大盤最高上攻到3383點附近,但最終因為大盤上攻沒有量能,兩隻大盤逐步回落,尾盤雖有回升,但大盤還是沒有突破早盤的高點。

從今天市場盤面上看,市場呈現明顯普漲格局,兩市2650股上漲,其中146股漲幅超過9%,911股漲幅超過3%;相對的,兩市1148股下跌,其中跌幅超過9%的個股10傢,跌幅超過3%的個股100傢!

截至收盤,滬指漲0.57%,報3278.81點,深成指漲0.61%,報13021.99點,創業板指漲1.42%,報2572.6點。兩市成交額約7700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近20億元。

從技術上而言,目前市場屬於典型的上周大級別分時線低點3220點附近共振支撐後的反彈周期,今天市場雖然出現瞭一個分時線高點,最高3283點,但該高點在盤中合理消化以後又翹尾,最低穩住3260點,那麼屬於相對強勢的盤中消化格局,那麼這種格局,排除突發利空影響,市場大概率消化以後還會飛!

釋放“暴漲”信號,“漲不停模式”即將開啟?

今天市場繼續保持地量運行格局,滬深股通資金凈流向分歧明顯,但全天整體量能僅有7600億元左右,繼上周五之後,市場又步入一個地量運行狀態。

當市場快速縮量之後,就會迎來一個方向性的轉折點,但目前市場最擔憂的因素,一方面是註冊制下的IPO較大融資壓力,後續限售股解禁風險不減;

另一方面是市場後續增量資金補充不確定性問題,從近期市場的量能變化情況分析,市場有從增量流動性主導的環境逐漸演變為存量流動性主導的環境,缺乏持續增量資金的支持,那麼IPO融資壓力下的A股市場,也很難走遠。

不過,社融超預期,釋放出一定的利好因素。

社融數據大幅增加,利好最大的應該是大消費板塊,因為前期大消費板塊大跌就是基金擔心政策轉向,貨幣緊縮,但目前緊縮的預期化解瞭,大消費板塊應該率先反彈,今天上漲的隻有白酒,其它板塊都沒有上漲,說明場內資金還是比較謹慎,另外利好的還有基建、房地產等板塊,但這兩個板塊今天也沒有上漲,今天大漲的還是垃圾股,業績好的個股都沒有大漲,主板漲兩天不夠創業板漲半天,所以資金湧向創業板。

股價爆發前,牛股都會出現的這種形態

“底部雙雄形態”

底部雙雄,也可以理解為N字漲停法、漲停回馬槍或者龍回頭‘

意義相同,在底部出現漲停板肯定是主力所為,回踩之後再次漲停就充分說明主力控盤程度在拉升。

這種形態是強勢股在底部吃貨和洗盤時經常簡單的經典形態。

而這些通常都有大資金運作,所以研究個股漲停之後的交易機會通常比“潛伏”更有效率,更加能快速賺取超額利益。

底部雙雄選股的原理:

分析的核心技術就是日線形態和量價關系,日線形態真實地反映瞭主力的操盤意圖,主力一旦走出牛股形態那就大概率會上漲。

仙人指路形態

價格長期下跌後莊傢開始建倉介入,隨著成交量的逐步放大,價格上穿均線系統,構築價托、出水芙蓉、多方炮等等底部形態;

隨著股價的進一步走高,繼續收集籌碼顯得不經濟,也不知道盤子裡面是否有老莊或者大戶混跡其中;

遂在沖高到一定的價位後收出一根帶長上影線的蠟燭線,該蠟燭線可陰可陽,之後回落整理,這根帶長上影線的蠟燭線就稱為“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形態的股必須要符合以下這幾點:

1、 前期股價放量沖高以一根長上影線回落調整;

2、 橫盤調整期間必須要在5日跟40日線之間;

3、股價緩慢拉升出現一根長上影線並有效突破之前高位的長上影線創出新高。

形成良好的交易習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交易認知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辛苦的精力和經歷漫長的過程,這是社會最常態的認知,但是隻要付出就一定能夠收獲很多這卻是一種誤解,在大部分時間裡付出與收獲往往不成比例

最起碼在金融投資市場是這樣的,大部分交易者都不是嫌自己錢多來市場花錢買刺激的,金融交易的刺激和創富效應足以調動絕大部分交易者的積極性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但是盡管如此,二八定律依然是這個市場最永恒的定律,市場上的大部分的交易者都非常努力,但是

在努力之後能夠稱得上是收獲頗豐的依然是那金字塔頂端寥寥少數人

人們往往覺得,成功的交易員一直在成功,虧損的交易員一直在虧損,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一個再成功的交易員也有面臨虧錢的時候

哪怕一個交易員的交易總成績再差,也總會有那麼幾單是做的很漂亮的

所不同的是,成功的交易員把大部分的交易都做的很好,虧損的交易員把大部分的交易做的不好。

通常,在日常的生活中當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中出現大概率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受到瞭自身習慣的影響,據統計

在人的一天中有5%-10%的行為是非習慣性的行為,而90%-95%的行為是習慣性的行為,優秀的習慣足以保障優秀的行為,套用在交易中就是

優秀的交易者總是能夠遵循良好的交易習慣,虧損的交易者總是在遵循不好的交易習慣。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