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動PLUS憑什麼擊敗一大堆合資品牌轎車, 躋身月銷量前十?

自2017年以來,在合資車價格下探等多種因素的壓力下,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持續被擠占。面對競爭,自主品牌也紛紛展開瞭突圍和阻擊。在SUV市場,自主品牌頻出爆款,相比之下轎車市場就顯得有些冷淡。

2020年7月,自主品牌轎車銷量為13.9萬輛,市場份額占比為8.7%。而轎車銷量占總市場的份額為48.3%,也就是說自主品牌轎車在轎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隻有可憐的18%。客觀上,自主品牌轎車缺少明星產品,而合資品牌競品豐富;主觀上,市場對自主品牌轎車仍然不夠自信,口碑積累不夠,這些都是阻礙自主品牌轎車前進的現實困難。

虎口奪食,逸動PLUS正面突圍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7月份長安逸動PLUS卻殺出重圍,不僅取代吉利帝豪穩坐已久的自主轎車銷量第一的位置,還殺入瞭當月轎車銷量榜前十,是自主品牌中的唯一。

力壓同在十萬級的合資A級車如別克英朗、大眾桑塔納、本田凌派等,長安逸動PLUS的突圍而出絕非偶然。需要指出的是,6月逸動PLUS的銷量就達到瞭18046輛,同月吉利帝豪銷量為21100輛,7月帝豪銷量下跌至17015輛。可見帝豪與逸動PLUS之間,並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逸動PLUS的戰績,不應該單單理解為對其它自主品牌的勝利,而是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的一次成功突圍,從合資品牌手中硬生生打下瞭一塊轎車市場的地盤。

如果隻盯著自主市場的蛋糕,誰也做不大

一直以來,自主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天然就低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的產品就等同於廉價、低質。這種觀念的形成有一定的歷史原因,而想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就如同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子一樣,需要自身強大的硬實力。

如果自主品牌之間的相互競爭陷入價格戰,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將低質、低價的烙印打的更深。自主品牌轎車所占據的這點市場份額,大傢搶來搶去蛋糕就那麼大。必須將目標定位於合資品牌,才能在重圍中奪取自己的立足之地。這是逸動PLUS能夠快速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同時也是很多自主品牌開始進行的一種轉變。

觀察自主品牌這兩年推出的產品不難發現,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已經不再隻滿足於將車做的低價、舒適、空間大,在動力系統、智能化配置等方面也開始追求技術含量,在設計上講究美感、新潮,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可靠性。

品質進化,逸動PLUS的突圍戰

設計

對於逸動PLUS的外觀就不多做描述瞭,我們來談一談設計上的用心之處。逸動PLUS的整體設計出自前馬自達首席設計師之手,其曾主持設計過多款經典車型,逸動PLUS擁有出眾的顏值也就不難理解瞭。

而無論是看實車還是照片,我們都會發現逸動PLUS的光影效果非常亮眼。這是因為逸動PLUS擁有2K清漆工藝、高級進口銀元型鋁粉、獨特的雙組分清漆的加持,漆面的視覺效果比一般的車更靈動飽滿。

而一番努力並不隻是打造出一個樣子貨,逸動PLUS的漆面在耐腐蝕方面也有著突出表現,官方保證5年內不銹不腐。

動力

設計上的用心是打贏突圍戰的第一拳,在動力配置上逸動PLUS又打出瞭一套漂亮的組合拳。逸動PLUS有1.6L和1.4T兩款發動機,其中,來自藍鯨NE平臺的1.4T發動機擁有14項全球先進技術,像電磁控制式渦輪增壓器(TC)、350bar高壓缸內直噴(GDI)、全可變排量機油泵(VDOP)、雙出口缸蓋集成排氣歧管(IEM),水冷式中冷器等等,其中很多都是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在2.0T以上發動機上才會提供的技術。

正是這些技術的應用,讓逸動PLUS在動力上有著不俗的表現。我們把藍鯨NE 1.4T和曾經的轎車銷冠、如今的第二名大眾朗逸使用的1.4T發動機做個對比。無論是功率還是扭矩,藍鯨NE 1.4T都比大眾1.4T這個搭載於多款成熟車型的發動機略勝一籌。誠然,發動機實力並不能單純看紙面數據,但長安逸動PLUS在動力配置上確實有著向合資挑戰的實力。

智能

從設計到動力再到智能配置,對應著不同層次的需求。如果說動力操控決定瞭一個車的核心實力,那麼智能配置則決定瞭汽車品質的上限。逸動PLUS作為一款十萬級的車,在這方面卻有著很高的調性。

一體式雙10.25英寸的高清液晶觸摸大屏科技感滿滿,擁有1920*720分辨率的同時,還具有10°的傾斜角,便於駕駛員觀看,防止反光眩目。

AI小安、360°行車記錄儀、全速自適應巡航、遠程操控、PAB預警輔助、4G智能互聯、循軌式智能輔助可視倒車影像、PM0.1濾凈衛士、健康新風凈化系統、自幹燥空調等等,逸動PLUS的智能配置十分豐富,尤其是其新風系統,已經具有瞭超過許多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的實力。

最後說說

逸動PLUS成功的點很多,筆者隻拿出瞭其對比合資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方面來闡述一個事實:這是款有實力突破合資包圍圈的產品。筆者無意說它是完美的,畢竟無論是豪華品牌還是合資品牌也都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作品。

逸動PLUS的成功,不止是一款產品的成功,其代表的是長安汽車在品牌實力上的進步。而長安的進步,也是近年來自主品牌逐步提高自身實力的真實寫照。

面臨合資品牌價格下沉的挑戰,自主品牌給出的回擊是高質量的產品,而非靠減配支撐的價格戰。雖然合資的地位一時還難以撼動,但值得欣喜的是,在這種挑戰下,自主品牌的品質在成長,開始逐漸在合資盤踞的轎車市場裡分蛋糕。此消彼長,如果自主品牌能夠堅持打造更多的逸動PLUS出來,也許我們真會看到轎車市場上,自主品牌能擺脫如今的尷尬局面,真正能與合資品牌分庭抗禮的那一天。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