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碩博都就讀於北大,當上總統後仍感恩中國,視中國為第二故鄉

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一直都在被無數外國學者、哲學傢記錄於書籍中,因此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感興趣。例如英國作者扶霞·鄧洛普,用親身經歷寫下的《魚翅與花椒》,全書以美食為主,記錄瞭作者眼中90年代的成都,就讓人看後心中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例如對中國文化十分“精通”的馬丁·雅克所寫的《大國雄心》,全書另辟蹊徑用高深卻又不枯燥的文字,強調瞭他所瞭解的中國是“文明國傢”的觀點,就引發讀者不自覺的從全新的角度思考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又例如伯特蘭·羅素在中國講學10月後,寫出的《中國問題》,竟然就已經預測瞭“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國”。而以上種種,無一不再證明:中國確實是個有魅力的國傢。

在大多數人眼中,非洲幾乎就是貧窮與落後的代名詞,再加上戰火的幹擾,使得大多數非洲人勞碌奔波一輩子,都隻為尋得一處安穩度日之所。好在隨著國際貿易范圍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傢與非洲國傢建立瞭合作關系,使得非洲擁有瞭朝著更好未來方向發展的可能性。隨著“一帶一路”圈的擴大,中國也對很多非洲國傢給予瞭援助,這也吸引瞭不少非洲學生前來中國留學感受中國的文化魅力。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竟然還有一國的前總統本碩博都就讀於中國北京大學。十幾年的青春歲月,讓他對中國有著無法割舍的情感,因此在他上任之後仍感恩中國,還直言:中國就是他的第二故鄉。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一個較小的獨立國,雖然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由於進入工業發展時間較晚,使得該國至今都在還在如何擺脫貧窮上努力著。雖然更多人對該國發瞭解,都是由於該國盛產美女,很多國際知名模特都是來自該國這一點,可事實上這個有著“美女之國”的國傢早就與中國有瞭聯系,並且關系越發友好。而這其中就有前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沃圖的功勞。

穆拉圖·特肖梅·沃圖初次來中國是在1976年,當時他以公派生的身份,去到瞭北京語言學院來華部一系(今北京大學漢語進修學院)學習基礎漢語。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深深被中國文化所吸引,次年他進入瞭北大哲學系本科班學習,5年之後順利獲得瞭學士學位。而後他的碩士和博士,都是在北京大學完成的。從1976年到1991年期間他也離開過中國,但他始終對中國有著一份執著。獲得博士學位後的穆拉圖回國開啟瞭政治生涯,他的晉升之路很快,1995年便出任埃塞俄比亞駐中國兼駐泰國大使,因此他有瞭更多機會繼續感受中國的魅力。

2013年埃塞俄比亞迎來第四任總統,即穆拉圖。他的上任為中埃兩國進一步合作打下瞭基礎,他不僅致力於維護兩國友誼,同時還會向身邊人傳達中國文化。而他那句“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更是將他對中國的喜愛表達的淋漓盡致。此外他回國的時候也帶瞭不少介紹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書籍,希望能夠借此幫助埃塞俄比亞的發展。但由於該國目前還有著較為傳統的封建思想,讓一些從中國發展路中領悟出的,適合該國發展的政策難以推行,也就導致該國的發展之路尚未出現明朗局勢,所以未來該國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行。

前前後後在中國的十幾年時間,讓穆拉圖一個地地道道的非洲人學會瞭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話中還帶有濃濃的京腔。可見,雖然他身上不具備任何華夏人的特質,但實際上他早已讓中華文化融入瞭他的血液中。想必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