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中國人的印度人:拒絕跟印度人來往,隻想獨立,至今仍說漢語

對於印度想必都不陌生,它跟中國接壤,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傢。它一共有28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傢首都轄區,每個邦都有自己的政府,值得註意的是它東北部的幾個邦。在印度的東北部一共是七個邦,它們在行政上屬於印度的時間很晚,而且印度自身統一的時間很短。

這就造成瞭一個情況,邦跟印度之間不是特別的親密,這裡要說一句,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遠見,當初正是他定下瞭統一這個主題。很不巧,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君主,印度沒有。於是它也雖然歷史悠久,可一直是分裂的狀態,即使現在是合並,還有部分民族想著自己建立屬於他們民族的國傢,比如說曼尼普爾邦。

它就是老想出去的一個,至今未絕,是印度最動蕩不安的地區之一。曼尼普爾邦曾經是阿薩姆邦的一部分,實際上不管是阿薩姆還是它,曾經都是獨立存在的。它作為獨立城邦存在瞭兩千多年,還曾建立曼尼普爾王國,忽然歸屬印度,自然不會樂意。而歸屬這件事還得從英國說起,1826年,英國跟緬甸之間打瞭一架,結束後,曼尼普爾邦成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的8月 11日,曼尼普爾宣佈獨立,建立曼尼普爾王國。當時還簽署自願加入印度的《合並協議》和《中止協議》,到瞭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爾國王巴格亞昌德拉前往西隆。在非正常的情況下,將曼尼普爾並入印度,也就是說,壓根不是自願的。此後數次劃分,1972年終於單獨建邦,而漫長的抗爭史從並入後就開始瞭。

總而言之,曼尼普爾邦的人就是不願意當印度人,他們自稱是中國人。甚至有一個說法是戰國時期齊國國王的後裔,當然,這個說法比較扯。雖然齊國國王後裔一說有待確定,但曼尼普爾邦的人在人種上確實是黃種人,跟我們有著相似(幾乎一樣)的臉。根據東北各邦的說法,他們長期被歧視,曼尼普爾邦出於長相更是如此。

這就造成瞭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和沖突,由於千年中都是獨立,文化跟印度文化差異性也很大。種種矛盾堆積在一起,他們便認為自己不是印度人,因此印度東北的幾個邦都有分離意向,隻不過曼尼普爾邦是偏向中國文化。這也是種種因素造成的,他們歷史上曾跟西藏有往來,並且說的話還屬於漢藏語系。

而對於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向來有很強的兼容性,他們也因此產生瞭民族認同感。生活中也時常將兩者作為對比,越對比就越多的認同,而對印度也就越加的不滿。他們跟主印度之前有一條細長的西裡古裡走廊,聯系十分薄弱,到後來,幹脆自己將這條路封起來。

拒絕跟印度人交往、溝通,文化也以中國文化為尊,有意識的學習漢語。有許多年輕人更是到中國留學,好進一步更深的學習。由於許多器物都是通過中國通過緬甸傳過去的,他們在生活上跟中國人也沒什麼區別。其實縱觀歷史上的東亞文化圈,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傢眾多,可見其包容性之強。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