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共同買房隻寫兒媳名字,公婆出錢出力帶孫還被嫌棄:好婆婆難當

1.

兩個原本很陌生的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需要在短時間內熟絡和尊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所有的婚姻裡,婆媳關系一直是很敏感的話題。

絕大多數的婆婆,會為瞭自己的兒子,而選擇忍氣吞聲。不是他們不反抗,而是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兒子為難。

雖然他們竭力想當好父母,做好公公婆婆的本分,可這也看兒媳是否能領情和感恩。

畢竟很多時候,公婆的付出,並不一定能換得兒媳的體諒和尊重。相反兒媳還會覺得公婆做得不夠好,不夠多。

身為父母,就應該為兒女付出得更多,才算是合情合理。殊不知,就是這樣的理所當然,會讓多少公婆黯然心傷。

2.

兒子沒結婚之前,對李阿姨和老伴可孝順瞭。每次回傢都提著大包小包,節假日也給紅包。即使李阿姨不要兒子的紅包,兒子也會全部塞過來。兒子的孝順懂事,讓身邊的親朋好友羨慕不已,紛紛誇贊李阿姨好命。

兒子找瞭個城裡的獨生女做媳婦,兒媳婦傢裡條件稍微好些。買婚房時,是兩傢出錢一起買的。

總價150萬,李阿姨和老伴出瞭40萬,剩下的110萬,兒媳娘傢出瞭60萬,另外50萬則是用兒媳的公積金貸款。公積金還款,小兩口可以抵得上,不需要額外添錢。

不過,房子隻寫瞭兒媳一個人的名字,屬於她的婚前財產。雖然李阿姨對這一點有意見,但兒子卻說,兒媳娘傢和她自己出錢多,而且兩個人都結婚瞭,不需要太計較這麼多。

3.

李阿姨想著為兒子好,也就沒有再去計較。雖然李阿姨傢條件不如兒媳娘傢好,但在房子這件事上,李阿姨也算做得夠厚道瞭,就連旁人都誇李阿姨做事大方沒心眼,也看重兒媳婦。

婚後兒媳生瞭小孫子,活潑可愛,兒媳兒子天天上班。李阿姨又心疼孫子,就去兒子傢給看孩子。每次她都是拎著大包小包,小到調料品衛生紙洗衣液,大到油大米面粉傢電。

雖然李阿姨一番好心,可兒媳卻並未領情,相反她覺得李阿姨這麼做,完全就是多此一舉,甚至還嫌棄婆婆管得太快瞭,傢裡東西堆得太多,讓她煩不勝煩。

經常為此,兒媳跟兒子吵架。兒子又可憐父母,生怕父母心寒,也不敢跟李阿姨提,隻能自己硬生生憋著。

4.

而且更離譜的是,李阿姨做好飯菜,伺候好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吃完飯,她還得收拾廚房和刷碗筷。兒媳婦基本不做傢務,掃地拖地做傢務基本都是李阿姨,要不就是她兒子幹。

這讓李阿姨心裡特別不舒服,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自己都沒能使喚過,兒媳婦卻能使喚得團團轉。這讓李阿姨覺得特別受傷,覺得自己的兒子,好像被兒媳婦搶走瞭。

5.

因為每天辛苦帶孩子,這讓李阿姨特別盼著兒子兒媳回傢,能跟她聊聊天。可兒媳一到傢就圍著孩子轉,兒子到傢就躺在床上玩手機,誰也不會搭理她。

偶爾李阿姨主動找他們聊天,兒子兒媳也是很敷衍瞭事,這讓李阿姨心裡特別苦,覺得自己真是好婆婆難當,怎麼做都討好不瞭兒媳婦。

6.

其實之所以婆媳經常鬧矛盾,核心在於對婆婆而言,兒媳永遠是外人。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婆婆很難融入兒子兒媳的傢,甚至很多時候,還會覺得是兒媳的問題。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

一是,婆婆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兒子爭取到利益的最大化,哪怕兒子都不願意她這麼做。比如說,讓兒媳做傢務,自己兒子休息,兒子做傢務就覺得兒子受瞭委屈。

二是,婆婆會跟兒媳比較,自己和兒媳在兒子心中的地位,孰輕孰重,俗稱爭寵。婆婆會特別在意兒媳和自己,誰才是兒子最在意的人。兒子幫著自己,就認為兒子跟自己一條心。如果兒子站在兒媳那邊,就認為兒子被兒媳挑唆,會認為自己慢慢失去瞭兒子。

三是,婆媳性格脾氣不合,生活習慣不同帶來的各種摩擦和矛盾。明事理懂分寸的婆婆,會給兒子兒媳留足私人空間。而不明事理,也不懂分寸的婆婆,卻隻會把這些矛盾和摩擦,越搞越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