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巨頭被“賤賣”?創始人瘋狂套現40億後,低價賣給法國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瞭高速的發展期,很多中國企業都是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從而湧現瞭一大批優秀的國產品牌,比如大傢都比較熟悉的阿裡、華為和格力等品牌。但有一些民族品牌在發展道路中也會遇到問題,不少品牌在發展途中就“消失”瞭。部分原因是由於公司經營管理不善和決策失誤等等,造成瞭經營困難,有的甚至因此破產,有些則“以低價出售”。

隨著中國逐漸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許多外資也紛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不少企業面臨外國資本的沖擊,甚至有些企業還漸漸落入外資企業手中。但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這種收購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不僅是外資,中國企業也會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收購或兼並一些外國企業和品牌,如吉利收購瑞典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海爾收購美國GE,美的集團收購瞭東芝的部分傢電業務等。

對於外國企業來說,它們似乎更傾向於收購國內食品制造品牌。例如,雙匯被高盛集團收購,銀鷺被瑞士雀巢咖啡集團全資收購。雖然大多都是食品行業,但在國內的傢電領域,也有一傢曾經輝煌的國產小傢電被外資收購,它就是蘇泊爾。

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買國產品牌,很多國人在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詢問是否是國貨,似乎得聽到肯定的回答,才會行動。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國產品牌不僅在質量上有保證,而且更符合中國人的需求。而蘇泊爾這一品牌,也是因為長期被人認為是中國的品牌,因此廣受歡迎。

在過去,蘇泊爾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國產品牌,並且在市場上一直都很受歡迎,可以說是廚具界的“大佬”。一直到到現在,不少人都認為蘇泊爾是國產品牌,可實際上蘇泊爾已經成為瞭一個外國品牌,成為瞭實打實的法國品牌。蘇泊爾成立於1994年,創始人是浙江臺州的蘇增福和蘇顯增父子,在早期他們是靠賣炊具起傢的。

2004年,蘇泊爾成功上市,成為國內廚具行業第一傢上市公司。這個時候其實也是蘇泊爾發展的最佳時期,但創始人卻另有計劃。上市後,蘇泊爾的發展逐漸受到限制,雖然他想開拓海外市場,但收效甚微。因此,創始人蘇增福動起瞭出售蘇泊爾的想法。

即使發展有限,蘇泊爾在當時在我國的地位也不容小覷,當時的地位可以說與現在的與格力、美都不相上下。有這樣的“資本”,蘇泊爾要賣出顯然並不難。

據公開消息,2006年8月6日,法國SEB集團計劃以32.6億元對價從蘇增福手中收購瞭52.7% – 61%的股份。到瞭2007年,SEB集團最終正式收購瞭蘇泊爾52.74%的股份,成為瞭控股股東。此後,蘇泊爾的創始人和公司股東一直在不斷減持股份套現,而SEB集團則繼續購買蘇泊爾的股份,最終持有超過瞭80%的股份,成為蘇泊爾的實際控股人。截至2016年11月,蘇增福傢族持股比例僅為0.01%,這意味著,蘇泊爾已經徹底變成瞭一傢外資控股的品牌。

據瞭解,蘇增福當時之所以將蘇泊爾“賣”給法國資本,是因為他認為蘇泊爾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各種成本的上升,未來的發展將面臨許多困難。因此,當法國SEB集團提出收購請求時,蘇增福並沒有拒絕,而是直接就同意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各種成本和費用確實增加瞭很多,但他萬萬沒想到,蘇泊爾如今會這麼受消費者歡迎,蘇增福也沒有想到他其實失策瞭,他當時認為賣掉蘇泊爾並沒有損失什麼,但現在看來他確實把蘇泊爾“賤賣”瞭。蘇增福雖然也從中套現至少40億元人民幣,但以蘇泊爾以目前的市值,蘇增福恐怕已經“後悔莫及”瞭。

在SEB的幫助下,蘇泊爾的市場發展的也很好。如今,蘇泊爾已成為廚具、廚具、小傢電等多個領域600多個系列產品的巨頭,蘇泊爾也成瞭中國最大的廚具生產企業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小傢電行業的龍頭企業。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蘇泊爾的市值達到瞭571.17億元,與當時蘇增福的售價相比,被說“賤賣”也並不過分。

如今蘇泊爾每年賺的錢全都進入瞭法國人的口袋,雖然我們不知道蘇增福現在是否會後悔當初的決定。畢竟,如果他當時沒有賣掉它,現在所有的錢應該都是他自己的。可惜沒有如果,也許在蘇增福帶領下蘇泊爾根本到不瞭如今的輝煌也不一定,畢竟接收的法國公司有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能更好的帶領蘇泊爾蓬勃發展。那麼對於這件事情,大傢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