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遭遇“外國黑馬”,價格隻有通達系一半,月包裹量已破億

中國快遞的江湖從未平靜,今年又來瞭新挑戰者,而且是個來自海外的“狠角色”。

3月份才在中國開始佈網,但隻用瞭2個月的時間,日單量就達到瞭100萬,又過瞭2個月,月包裹量已經突破1.5億。

按照媒體報道的數字,7月份是每天500萬件,而今年底的目標是1000萬件,這意味著,到2021年的包裹量將至少達到36.5億件。

什麼概念呢,在中國耕耘瞭20多年的申通,2019年也就送瞭73億件包裹,也就是說,這傢外國快遞公司計劃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做成半個申通。

口氣不小,一出手就想改變中國快遞的江湖格局,是哪裡來的“黑馬”如此狂野?

你沒猜錯,就是最近正紅的極兔速遞(J&T Express),一隻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小兔子”。

在大眾的印象中,中國快遞的江湖常年被“通達百”、順風、郵政把持,要在這些巨頭的夾縫中開辟新的生存空間實屬不易。

此前就有過不少本土挑戰者,比如國通、全峰、如風達、品駿等,它們或有資金、或有後臺,但都先後黯然離場。

而曾經在中國紮根瞭多年的外國快遞巨頭,也陸續敗北,DHL把中國區業務賣給瞭順風,UPS和順風已經合夥,FedEx則被擠到瞭墻角。

國內、國外的都失敗瞭,那這個極兔速遞又有怎樣的神通,敢於染指中國這塊市場呢。

實際上,這傢創辦於印尼、火遍東南亞的快遞公司背後,也是一個中國人老板。

公開資料顯示,極兔的創始人叫李傑,曾是OPPO的員工,2014年被調往印尼開拓手機業務,在發現瞭物流的商機之後,創辦瞭J&T公司。

發展速度很快,短短幾年時間,J&T Express已成為印尼第二大快遞巨頭,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國都已成立瞭當地公司開展業務。

而進入中國市場,則應該是計劃已久,從市場容量和影響力來看,中國無疑是J&T在亞洲的關鍵之戰。

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的不同在於,得益於電商的發展,中國的快遞市場已經相當成熟,而在這樣一個成熟的市場裡搶蛋糕,極兔用什麼招數呢。

很簡單也很粗暴,直接打價格戰。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過其從極兔一位快遞員口中瞭解到的零單寄件價格,全國首重(1公斤)隻要5塊錢,這個價格隻有通達系的一半。

眾所周知,通達系的零單價格都一樣,全國首重10塊,省內也要8塊,如此大的價格差距,自然可以讓極兔在終端俘獲用戶時競爭力大增。

而在終端網點上,極兔自建的同時,主要采取瞭“代管代派”的策略,簡單點說,就是讓通達系的加盟網點幫她送快遞。

那通達系的加盟網點為什麼願意呢,激勵高啊,有媒體報道,極兔給出的二級價格都快趕上通達系的一級價格瞭。

再加上通達系的加盟網點在任務、罰款的雙重倒逼下,有時不但掙不到錢還要倒貼,現在多瞭一個收入項,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在三、四線以下的市場,一個網點腳踏幾隻船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於是,極兔的快遞網絡得以在短短4個月時間裡,就幾乎覆蓋瞭中國所有的省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通達系總部自然坐不住瞭,於是陸續下達瞭“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意圖發起聯合圍攻。

不可否認會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但加盟網點與總部之間說到底隻是合作關系,隻有命令而沒有利益刺激,是不可能起到多大作用的。

當然,極兔能夠用這種“低價收件、高價派送”的燒錢方式搶蛋糕,是需要很多資金的,而極兔似乎早有準備,有媒體稱,即使不融資,極兔總部的錢也足夠燒兩年。

哪裡來的錢呢?

有媒體根據Oppo這條線,挖出瞭段永平、黃崢,雖然沒有公開的資料顯示段永平、黃崢與極兔有投資關系,但這低價的切入方式倒是與拼多多有幾分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是極兔在中國最早的電商合作平臺,也是業務量相對最多的一個平臺,要說完全沒有關系誰信呢。

另外,黃崢前段時間突然轉讓瞭部分拼多多股權給一個神秘的天使投資人,媒體的分析統一指向瞭段永平,很難說段永平與極兔就毫無瓜葛。

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是有錢來燒的,況且還有融資做後手,看這架勢,中國快遞界的“拼多多”或許要誕生瞭。

不過,順豐卻不慌,極兔的低價路線,隻會吃掉通達系的份額,就像拼多多對標淘寶,京東在一開始也是沒有什麼壓力的。

對於順風而言,就算通達系的格局變瞭,自己的自留地也還在那裡,隻不過是換瞭個對手跟自己一起玩。

況且,王衛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要從關系上論起來,說不定順風跟極兔還能攀上“親戚”。

按照極兔官網的介紹,目前在全國已建立瞭79個轉運中心,網絡覆蓋率超過90%,省際聯通率達80%,擁有長途運輸車輛1000多輛。

當然,與通達系的巨頭們比起來,還略顯稚嫩,就拿運輸車輛來說,光是中通一傢就有超過4萬輛車,相當於極兔的40倍,差距還是很大的。

不過,在“價格屠刀”的支持下,極兔的成長速度是不可小覷的,價格戰雖然簡單粗暴,但很多企業一直屢試不爽,是“虎口奪食”的最有效方式。

而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多一個極兔並不是壞事,越充分的競爭,越能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就算極兔最終隻是扮演瞭“鯰魚”的角色也是好的。

當然,我們希望極兔能成功,或者說,“蹦”得久一些。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