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樹洞|與其學著拒絕, 不如讓拒絕來得猛烈些

壹粉“1848鈦金”問:

我不習慣拒絕別人,同樣也不太會直接跟別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自去年開始隨著職位的變化,我發現這個弱點對我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個團隊裡有好幾個人,如果不去提需求,很多事情無法向前運行。我的困惑在於,提需求這件事,對於其他人來講可能非常容易,可我總是說不出口,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

至於為什麼我卻不知道,以前我也沒有在意,可最近我一直反思關於提要求的事情。這件事跟別的事情好像不一樣,每一次找別人提出一個需要我都顯得特別難,像是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一樣。這件事,我為什麼學起來那麼難?

壹點心理專傢團專傢蔣碩(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賽林納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

從這位壹粉的第一句話裡,我們看到瞭一個隱形的心理契約:“我不拒絕別人,別人就不會拒絕我。”再往下看,這個“契約”一直在履行,隻不過,是用一種虛假的方式——“我不表達需求,就不會被拒絕”。所以,問題的核心不是表達,這位壹粉真正的障礙,是對拒絕的畏懼。與其學習如何表達需求,不如先學“如何接受拒絕”,隻要過瞭這關,後面一通百通,再也不難。

如何接受拒絕?並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的“臉皮厚”。我們得先瞭解一下,對拒絕的畏懼背後,藏著哪些不合理觀念。

絕對化——一個需求或一件事被拒絕,就等於所有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所有事都辦不成,就代表我這個人不行。

完美自我——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我是不會也不能被拒絕的。

自憐自艾——別人拒絕我,就是在傷害我,我無法承受這樣的傷害。

這些不合理觀念的來源,與某些性格特質(如過度敏感、自戀、意志強度低、退縮回避)有關,也與挫折經歷或體驗匱乏有關。而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引起更多的退縮行為(如不敢提出需求)和負面感受(甚至自我否定),這樣的消極循環,既阻礙工作發展,也不利於心理健康。

隻有修正這些錯誤觀念,才能將拒絕的影響控制在適當范圍內,保證溝通合作的正常運行。基於此,我們給出以下對應性的建議:

1.意識到每個需求、每個事件都是獨立存在的,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隨機性。一次拒絕就是一次拒絕而已。

2.意識到誰都會遇到拒絕,與這個人是不是優秀、有沒有尊嚴無關,更不是專門針對這個人的傷害。

3.客觀、精確地描述拒絕帶來的後果,比如“他不能加班,我就不得不再找個人幫忙,或延期完成任務”“她不願意幫我拿外賣,我隻好忙完再下樓去拿,可能要吃涼飯瞭”。註意隻描述直接的後果,而不要擴大、誇大其影響。

4.嘗試在被拒絕時微笑。

5.嘗試拒絕他人,哪怕是一件小事,態度堅定,理由明確,也要微笑。

你會發現,順利地拒絕與被拒絕之後,虛假的心理契約被真實的互動取代,需求和其他表達,都變得輕松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