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之間,不管感情多好,也別做以下四件傻事

01

常言道:“傢花不如野花香。”

一個有傢庭的人,一旦有瞭情人,心就飛出去瞭,一時半會難以回歸。

從現實來看,情人相處,多半會經過四個階段:戀愛、相愛、嫌棄、放棄。

彼此放不下,是因為聚少離多,思念常常湧上心頭,就像初戀一般美好。如果天天在一起瞭,情人也會像夫妻一樣,吵吵鬧鬧過日子,彼此嫌棄對方,直到分手。

大部分的情人,都曇花一現,難以長久,一方面感情比較隱蔽,暴露之後,麻煩不斷;另一方面,各有所圖,得到瞭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悄悄轉身。

做人要有遠見,不管情人感情多好,你別做以下四件“傻事”,避免兩敗俱傷。糊塗一時半會可以,但是別真糊塗,別感情用事。

02

第一,別貪圖金錢。

我們常說:“談錢可以看清一個人的人品。”

如果你沒有錢,沒有地位,還有人看中你,義無反顧地投靠你,說明他對你動瞭真心,準備和你一起奮鬥。

如果你有錢有勢,對方牢牢靠著你,多半是貪圖富貴,不是真心愛上瞭你。

很多小姑娘愛上瞭中年大叔,不是因為大叔魅力無窮,而是因為大叔身上有錢,買得起禮物,有“一擲千金”的豪氣,他還有成熟的魅力。那些年輕男人,雖然長得不錯,但是很窮,不被人看好。

我們常常會想,和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在一起,可以少奮鬥很多年,還能享清福。

情人相處時,如果有一方,天天要錢,並且花錢如流水,肯定就是“沖著利益來的”。這是一個坑,請你馬上從坑裡跳出去。

情人之間感情很好,很少談錢。但是在對方需要花大錢的時候,你到底應該支持,還是視而不見?最佳選擇是“看對方的態度”,即便要借錢,也要立下字據,不要在金錢上扯不清。

情人之間,一旦出現瞭金錢上的糾紛,感情就慢慢消失瞭,還會波及到雙方的傢庭。

03

第二,別談生兒育女的事情。

我的一個女老鄉,在外地打工的時候,愛上瞭廠裡的副總經理。

副總經理口口聲聲說,隻要有瞭孩子,他馬上離婚,建立新的傢庭。

女老鄉信以為真。可是,孩子出生之後,副總經理還是沒有離婚。去年十月份,副總經理去瞭在另外一座城市的分廠,兩個人的聯系越來越少瞭,未來的愛情路,真的不好走。

愛情導師塗磊曾說:“永遠不要聽信任何已婚男人述說的愛情悲劇,孩子都生出來瞭,還談沒有愛情,可笑。”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傢裡有孩子,那就必須要有一份責任心,如果他還口口聲聲說,馬上離婚,顯然是很滑稽的。離婚,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你的生活裡,有一個身份不明的孩子,一切都可能陷入困境。左右都很為難,其實是內心的痛苦。

04

第三,別幹預對方的傢庭。

“清官難斷傢務事。”任何一個傢庭,都有矛盾。要是說出來,兩天兩夜都說不完,誰都不能理清頭緒。

情人相處,互相傾訴衷腸,肯定會談及傢庭的矛盾。這些傾訴,你聽著就好瞭,不要太當一回事。最可怕的是,你為瞭情人,跑到別人傢裡去鬧事。表面上,你在伸張正義,可是你憑什麼管別人的傢事呢?

真正人品好的人,懂得“傢醜不可外揚”的道理,不會隨便和人談起傢庭醜事;懂得潔身自好,不管愛上瞭誰,都放在心底,不會發展到情人這一步。

真正理智的人,即便遇到瞭情人,也會收斂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語。當自己越來越沉默的時候,感情就變淡瞭。長痛不如短痛,不能一直說不清。

任何一段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那麼簡單,而是有酸甜苦辣在裡面。

為瞭和情人長期相處,毀掉瞭傢庭,得不償失。關鍵時候,想一想,孩子怎麼辦?傢裡的財產怎麼分?父母是什麼感受?以後你靠什麼過日子?

萬一你離婚瞭,對方卻不願意離婚,你豈不是當瞭“傻帽”?人心難測,你不要以為愛情可以當飯吃,可以讓你一生幸福。

05

第四,別選擇“私奔”。

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私奔的情侶,都不會有好的結局。這是在逃避現實。

私奔之後,靠什麼養活自己?很多人以為,有瞭愛情,就有瞭一切,沒有考慮到現實的殘酷。從道德上來說,也是令人唾棄的。

私奔一年兩年,可能很浪漫,要是一輩子都不回鄉,你能夠做到嗎?要是混不下去,厚著臉皮回傢,結局一定不會完美。

在《都挺好》這部電視劇裡,有這樣的劇情:蘇母想跟舊情人私奔,但此時,她懷瞭蘇明玉。並且,此前,傢裡有兩個孩子瞭。一個母親,不管所有的孩子,然後和情人遠走高飛,終究不現實。

蘇母選擇瞭回歸傢庭,但是因為私奔不成,夫妻之間的感情,有瞭隔閡,生活也悶悶不樂。

一切以傢庭為重,私奔的想法,都不能有。要你管的事情,是逃不過的。

06

常言道,成一個傢,千辛萬苦;毀一個傢,輕而易舉。

作傢幾米曾說:“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總是最懂我的。我始終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情人對你再好,終究是好一陣子,不是好一輩子。

不管愛上瞭誰,請保持理智,別做傻事,別去傷害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愛不逢時,牽手不如懷念。

作者:佈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