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給餃子改名後,“中國文化”沖上熱搜,日本輿論一片嘩然

近日,韓國“希傑集團”在各大平臺隆重推出瞭“MANDU”韓式餃子,試圖誤導韓國、日本民眾。韓國的行為讓日本民眾都看不下去瞭,社會輿論一片嘩然,一時間“中國文化”也被沖上瞭熱搜。

“MANDU”韓式餃子

據報道,韓國龍頭希傑集團欲培養品牌號召力,將前先於日本市場發售的“BIBIGO王餃子”在內共計6種產品,後期改名為“MANDU”韓式水餃。該品牌為瞭能夠在日本市場獲得卓越影響力,讓日本民眾能夠“正確瞭解”該品牌,在包裝袋上用英、日、韓文標註商品名稱,並且線上線下推出多樣宣傳活動,邀請韓流男星擔任品牌代言人,在日本各大網絡、電視播放。除此之外,該品牌計劃將在日本東京通過實體店形式的線下銷售,在日本社會總宣傳“MANDU”韓式水餃。

此次希傑集團為瞭宣傳“MANDU”韓式水餃稱得上大費周章,然而日本民眾看不下去瞭,在日本社會掀起輿論風波。有網友評論“MANDU”韓式水餃就是中國水餃,從外包裝上的命名便可看出是中國食品,但希傑集團要強行加上“韓式水餃”的字樣。希傑集團的做法無非就是誤導民眾,將原本的中國水餃改個名字變成韓式水餃。這並非韓國第一次“去中化”,泡菜事件也是屢次發生。

“中國文化”被沖上熱搜

韓國“去中韓化”的最終目的便是將中國食品進行演變,在無形中變成韓國食品,就比如水餃。水餃這一名稱是由中國“角子”“嬌耳”演變而來,由中國古代東漢時期醫聖創立,關於水餃的名稱古代便有很多,例如“餑餑”“牢丸”等等,到瞭宋朝時期,水餃便跟隨著征伐傳往世界各地,韓式水餃也是曾經通過中國絲綢之路傳遞到韓國的。

韓國希傑集團的大費周章地為自己韓式水餃做宣傳,企圖去中韓化。韓國的行為就連日本民眾都看不下去,紛紛指責希傑集團的做法,日本民眾也會在社會普及中國水餃,韓式水餃的來源。將中國文化一度沖上熱搜,讓民眾切實瞭解水餃的真實來源。

韓國已經不止一次做去中韓化的事情,近年來還會出現“禁止中國偶像在韓國發展”等相關活動,企圖組織中在韓國得到發展。一方面杜絕中國,一方面又支持中國學習韓國傳統文化,可謂是倒打一耙。

總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凡有更多像韓國這樣行為的國傢出現,中國也表示無可奈何,沒想到這次韓國品牌的行為簡直沒有下限,反而遭受到社會的吐槽。對於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隻會給自己徒增笑話,並且給國際社會增添壞的印象。韓國但凡真的敢於做屬於自己的品牌,完全不用套用中國的名字。更何況是中國的東西,無論韓國怎麼改名字,最終社會輿論都會指向韓國。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