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再淪陷反證瞭中國的正確

世衛組織周四警告說,歐洲正面臨一個“毀滅性冬季”,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繼續下去,從現在到2022年2月,歐洲可能再有5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僅僅過去一周,世衛組織歐洲區就新報告瞭180萬確診病例和2.4萬人死亡。

世衛組織表示,歐洲重新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防控措施放松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該組織官員強調,快速充分檢測、追蹤確診病例的密接、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對阻止疫情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歐洲重新淪陷告訴人們,抗擊疫情的戰鬥還遠未結束,它也從反面證明瞭中國動態清零路線的價值。

近一個時期,中國社交媒體上質疑動態清零政策的聲音有增多之勢,一些人極力主張中國放棄動態清零,與世界大多數國傢的開放同步。他們斷言中國的動態清零堅持不瞭多久瞭,它會讓中國在國際上孤立,內部的不滿也將此起彼伏。面對歐洲新一輪的教訓,我們希望那些唱衰動態清零的國人能夠迅速清醒過來。

必須看到,絕大多數中國民眾都支持國傢的動態清零路線,圍繞抗疫的一些不滿絕大部分是針對具體措施的,而不是針對動態清零這一抗疫路線本身。認為公眾反對動態清零的意見正在迅速聚集,這種判斷本身就不是實事求是的。

動態清零固然成本挺高,但如果中國現在就完全開放邊界,放棄流調追蹤,轉為與病毒“共存”,會產生什麼後果,歐洲的最新情況就是警鐘。

中國最新一波疫情波及面廣,牽動的城市和社區是去年第一波疫情之後最多的。少數地方的防控出現瞭生硬做法,輿論有意見。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歐洲現在的情況搬到中國來,我們的一個省區單日就有上萬甚至幾萬人感染,上百人甚至數百人死亡,公眾的反對聲肯定隻會更大,問題也將更多,損失也更嚴重。有少數人崇尚西方對待疫情的基本態度,但他們代表不瞭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見,要防止他們的糊塗向社會擴散,擾亂國傢的抗疫大局。

我們同時要提醒各地政府,今後一定要更加註意動態清零措施的人性化。要高度關註民眾的具體反應和意見,那些合理的訴求要盡量滿足,大傢提出的真實問題一定要加緊改進。

我們想說的是,世界大多數國傢的確轉向瞭開放,無論他們因此付出多麼沉重的代價,死亡多少人,開放也會帶來一些好處,它們對因長時間抗疫產生疲倦感的人們仍會有誘惑力,給動態清零的管控措施造成壓力和幹擾。隻要西方的疫情出現松動,就會有一些人和力量出於各種原因和目的幫著推升這種壓力,使得我們這邊圍繞管控措施的摩擦增加熱度。

由於中國逐漸成為動態清零的“孤島”,中國將面臨與開放模式不斷競爭合理性的反復考驗。西方模式造成的巨大損失已被他們的社會習慣,但我們的任何弱點都可能被揪住上綱上線。所以我們必須強化動態清零路線的準確性,最大限度提高它的效率,實現它的人性化,要堅決杜絕簡單“一刀切”所造成的明顯缺陷。這對動態清零的平穩實施意義重大。

從長期看,中國需要加快針對新冠疫情的醫藥科學突破,為我國最終實施開放創造、積累條件。英國剛剛批準瞭治療新冠肺炎口服藥的上市,其實際療效還需進一步驗證。中國的抗疫組織很成功,疫苗研究進入瞭世界第一方陣,我們的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研究也決不能落在後面。

總之中國動態清零做到瞭最好,今後哪個方向都不能放松。我們必須在每個階段都將抗疫的戰略主動性牢牢握在手中。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歐洲再淪陷反證瞭中國動態清零的正確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