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雙十一:誰來拯救我們和消費

本文為專欄的第298篇文章。

今年雙十一的感覺要找個描述它的詞:衰減。

更早於往年的預售和鋪墊,各種帶貨的主播和自媒體在發力,從化妝品到輪胎,專業化的垂直領域紛紛在給你找“買它”的理由。但除瞭更多人在吐槽各大電商平臺和商傢的優惠折扣復雜而難以操作,選擇理智動腦的人比剁手一時爽的要多瞭起來。

是什麼讓沖動的人性變得克制,有人調侃說是窮。

現在什麼商品都不短缺,唯獨購買力短缺,說白瞭缺的是錢。

有人說你講得不對,這不是大宗商品就漲價瞭,水果蔬菜就漲價瞭,按照供需來看不就是短缺麼?還真不是,除瞭供需,左右價格的還有一種東西——通脹,錢的貶值與之相對的就是商品價格上漲。如果通脹的情況下,商品不漲價就等於是打折瞭,你可以這麼理解的話,通脹感覺起來比雙十一促銷優惠來的直白的多。

可是通脹也讓我們的收入打折瞭,大傢同步貶值等於沒有增加購買力嘛;可這時新的問題來瞭:在過去這麼多年持續通脹的情況下,大傢的日子似乎總體上是好起來瞭,為什麼如今這種趨勢難以持續呢?

適度通脹、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有助於經濟增長,收入增加,但是過度依賴這些的話錢的貶值速度會加快,而收入和財富的增加速度並沒有跟上來。理解速度差需要個例子,比如說亞洲飛人蘇炳添,假設他代表物價增速,你代表你自己的收入增速,你倆一塊加速各自的速度都在加快,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和他的差距是你追不上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全社會的財富增速不等於你個人的財富增速,就怕平均嘛,一不留神就拖後腿。這是分配,你賺錢靠打工追不上資本增值的速度,但整體財富又推動瞭整體物價,大傢共享一個物價卻不是一個收入。

往年的雙十一所謂的“精打細算”還是建立在買買買之上的,花一千塊平均到一年每天不到3塊錢,平均到每小時約等於免費,更何況還有打折。為什麼這種明顯反智的套路之前管用?因為人們還是想給自己花錢找心理安慰。而現在人們的心理安慰開始漸漸變成省下多少錢帶來的安全感,那之前消費帶來的成就感和爽為什麼被安全感的需求替代瞭呢?

顯然大傢開始缺乏安全感。畢竟還有尾款和貸款要付,然後隻能吃土的日子。滿300減200考驗你的智商更考驗你的錢包。

阻止消費整段垮掉的是信貸,讓你借錢花,現在也乏力瞭,因為信貸跟預期同樣關聯度密切。普通小民,無論你是旱澇保收還是收入起伏不定,絕對數字是有限的,你能借錢的額度是有限的,你的信用是有限的,你能刷卡消費的也就那點額度;承認吧,這些年收入跟不上來,正常把之前借貸還上就不錯瞭,再大幅度給你的消費加杠桿怕是有心無力。

現在商務部發文“鼓勵傢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當然不要誤讀,這是真正的提醒買“必需品”,這裡的必需品和我們深陷的消費主義所說的必需品真不是一碼事。當然還有最近有些地方火起來的“應急物資儲備清單”,這也算是官方親自下場帶貨瞭,各位親。

之前的消費狂潮中各路主播嘴裡說的有太多東西都是你必須要擁有的,不買就得原地爆炸。

我之前曾舉過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不少人在網上痛心疾首的感慨“自從買瞭某某耳機,才發現3000塊錢以下的耳機根本沒法聽,不戴上某某5千塊的耳機簡直體會不到呼吸”,我曾經跟著感慨過這麼說的人在之前是怎麼呼吸的。這種為5千塊錢耳機而窒息,或者類似為某某化妝品沒有就不行的“剛性需求”,連下周回國的賈會計都得感嘆一句:好傢夥,真能忽悠。

連消費主義洗腦都帶不動的這一屆消費者,開始不再執著於不同商品的品質差異,而是更關心價格,以及必要性。畢竟比講道理更有說服力的是工資單和賬單之間的鴻溝,當現實開始給人講道理的時候你是無法反駁的,立馬就冷靜瞭許多對吧。

不得不說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相當一段時間苦日子的心理準備:滯脹周期。

經濟滯脹有幾個特征:1、由於前起積累的通脹,物價很難短期內降下來;2、在上一個通脹繁榮周期內的全民財富狂歡,無論是炒房的還是消費主義,基於賬面財富增加和信貸增速導致的消費開始減緩;3、你的收入和經濟增速都不會太快,而且還被債務問題追著跑。財富有可能滅失,但債務不會。

在這個雙十一,從新審視生活的必需品和安全感,你以為的品質生活、個性和存在感也許可以有更多元化的定義。購物節到來之際,唱個反調,目光從購物車和優惠券那裡轉移下註意力,祝你擁有的更多。

更多專欄文章歡迎留言評論和關註。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