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沙特經濟目光正在東移,開始去美元化

據彭博社11月5日報道,以沙特為首的OPEC+把應對高油價的皮球踢回給瞭美國,拒絕其提出的大幅增產請求,美國建議的增產幅度是40萬桶的兩倍,而OPEC+批準12月增產40萬桶/日,無視美國對加大增產力度的呼籲。分析師認為,這對美國經濟來說顯得非常措手不及,甚至美國可能不得不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以應對持續升高的通脹率和供應鏈危機。

沙特向美國經濟說不,也讓全球為之感到意料外的事發生。要知道,沙特經濟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對美國及其主導的美元體系較為遵循。正是沙特在上世紀70年代時與美國簽訂的石油美元協議,才形成瞭今天的美元主導石油等一系列商品交易的貨幣格局。那麼,今天的沙特經濟為何突然在應對美國經濟上出現瞭變化呢?

沙特阿美油田石油加工設施中燃燒的火焰

BWC中文網國際財經團隊獨傢分析認為,一方面是沙特經濟正在由過去高度依賴石油而向新能源轉型。例如,沙特能源部長三周前就“沙特不再是一個石油國傢,而是一個能源生產國。”俄媒稱,目前沙特正在通過石油銷售為該國實現綠色能源計劃提供資金支持。計劃到 2030 年將5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部分原因是為瞭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顯然,宣佈不再是石油國傢,正在驅動沙特佈局新能源經濟。而對於高度依賴沙特石油的美國經濟來說,無異於已經提前嗅到瞭潛在的石油供給危機,同時美國經濟或也嗅到瞭石油美元的危機。

這背後則是全球石油進出口格局正發生變遷。此時,全球多個主要石油進口市場集中在亞洲,比如,中國,日本、印度。而在貨幣格局中,中國的人民幣和日本的日元都是全球儲備型貨幣。這就為沙特或將貨幣和經濟目光東移,提供瞭前提。

而另一方面,全球石油消費市場正在不斷向亞洲市場傾斜,這就使得沙特經濟不斷將貨幣及商品交易的目光東移,尋找未來更有市場前景的合作夥伴。比如,在亞洲,中國,日本,印度都有著龐大的原油購買需求。

與此同時,全球去美元化的進程不斷加速,《日經亞洲評論》數周前就報道稱,亞洲最好將大量的石油貿易向人民幣和日元過渡。而路透社數月也報道,中國一傢石油企業已簽署首筆以原油人民幣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計劃簽署此類更多協議,這也意味著中國買傢擬用人民幣大規模購買石油。

值得註意的是,哈佛大學Aditi Kumar教授表示,考慮到,人民幣原油期貨已在亞洲擁有較多占有率和定價權初顯的背景下,數字人民幣最終可能使一些石油國繞開美元,並且可能改變石油美元的命運。與此同時,中俄已創立一部分非美元貨幣的石油交易環境,也成為俄羅斯原油與包括亞洲市場在內的全球多地市場交易的風向標。此外,伊朗的部分石油交易也開始用人民幣和歐元替代瞭美元。這都意味著,美元地位正在發生實際下降。

如下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元第二季度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已經下降至59.2%,這比本世紀初時的73%,已經累計下跌瞭14%。全球多傢央行對於主權加密貨幣的開發方興未艾,這也加速瞭美元流通地位下降的趨勢。這也是沙特經濟格外重視的。

例如,伊朗已經與德國、俄羅斯、瑞士、法國、英國進行談判,以開展數字貨幣的結算交易系統。而日本,英國,加拿大,瑞士等國的央行,以及歐洲央行數周前就正式宣佈建立一個共同發展加密貨幣的小組。這就意味著,用主權加密貨幣,以打破美元壟斷的遠不隻最初的委內瑞拉,伊朗,俄羅斯等石油生產國瞭,更包括美國經濟的多個傳統盟友。

而上述多個跡象也都會讓沙特經濟看在眼裡,值得註意的是,沙特已於數月前宣佈與阿聯酋之間的部分經貿采用兩國共同研發的加密貨幣而進行。顯然,沙特已經提前開啟瞭去美元化的進程,而這都是美元不願意看到的事。(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