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兩大領導人發聲支持後,立陶宛總統對華喊話:應平靜接受現實

現如今美歐勢力對臺海的幹涉正在逐步拉高,而且隨著美國前段時間一再攻擊聯大2758號決議,目前西方大有將臺海議題“國際化”的趨勢。而作為美國的忠誠追隨者,歐盟的態度也開始逐漸明朗,據悉,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以及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回應由28個歐洲國傢的聯名致函中,提到瞭歐盟對於中國反對立陶宛和臺灣互設代表處一事“感到遺憾”,並認為這是不合理的舉動,歐盟認為此舉並不違反歐盟的一個中國原則,並且“呼籲”中方,中立兩國的雙邊關系將影響到中歐之間的整體關系。

或許是因為有瞭歐盟兩大領導人的發聲支持,日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隔空對華喊話,稱中方應該平靜地接受立陶宛所作出的和臺灣有關的決定,同時還放話“我們的決定不應該被一個國傢憤怒地接受”,同時瑙塞達還辯稱,立陶宛將繼續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從時間點來看,美國和歐盟對於臺海議題的炒作幾乎是同步進行,這意味著雙方對此十分有默契,可是鑒於目前中美和中歐之間的矛盾各異,不同於美國為瞭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歐盟更多地還是從利益角度出發,因此還是回歸到已經被臨時叫停的中歐全面投資貿易協定。

該協定雖然在經過7年的漫長談判之後終於完成簽署,但最終還是要通過歐洲議會的審核才能真正通過,可是對於歐盟部分國傢而言,現有的條件依舊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因此才想要從中國手中拿到更多資源,事實上這種動機雖然對於中國並不公平,但依舊還處於可以談判的范疇,真正促使歐盟以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作為籌碼的契機,是歐盟錯估瞭這份協定對於中歐雙方的價值。

目前中美競爭態勢的確已經進入到瞭白熱化階段,歐盟的存在對於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也的確有著重要意義,可是歐盟卻錯誤判斷成是“中國有所求”,認為自己掌握瞭談判的主動權。因此當美國開始積極炒作中國人權議題時,歐盟就順勢操作開始煽風點火。有趣的是,即便美歐兩方對中國的圍堵是處於不同利益訴求,可是雙方采用的手段都是一模一樣,都是憑空制造一個不存在的議題,然後不斷制造籌碼和中國進行交涉。隻可惜這套被特朗普發揚光大的伎倆,在過去三年時間裡已經被上演過無數次,中國對此早已心知肚明。

因此當歐盟議員和歐洲官員,在觸碰到中國外交紅線之後,我們正在采取應有的反制措施予以制裁,而現在中歐之間的焦點無非就是從人權議題轉移到瞭臺海議題,立陶宛作為一個歐盟邊緣國傢,既然心甘情願被放到桌面上,歐盟自然也是樂見其成,因此對於這種接二連三的挑釁,中國隻要依照現行的法律進行反制即可。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