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缺席G20,歐美為何玩不轉瞭?德法直接跟美國劃清界限

沒瞭中俄,G20已經無法繼續?美國盟友遠離華盛頓,拜登已經成為孤傢寡人?

6月舉行的G20外長會議,美國國務卿佈林肯進行瞭大量準備,路透社等多傢西方媒體也熱炒佈林肯將在會議期間,跟中國外長王毅進行面對面會談。但很快,中國外交部就宣佈,王毅外長將以視頻形式參加此次會議。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作出瞭相同決定,這讓佈林肯撲瞭個空。

沒瞭中俄的G20外長會議,明顯冷清瞭很多。佈林肯做足瞭準備,進行瞭大量造勢,結果被迫唱瞭一出獨角戲,極度尷尬。

而在10月31日,G20領導人峰會將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峰會將進行兩天,以線下視頻結合的方式進行。對美國總統拜登而言,G20領導人峰會是他上任首年最重要的一次國際會議。而且,拜登非常希望借G20峰會,跟中國最高領導人會面。西方各大媒體在G20峰會舉行前,再次進行熱炒,聲稱中美領導人將在羅馬會晤。然而,根據中國外交部的通告,中方領導人依然會以視頻形式,出席此次峰會,拜登也撲瞭個空。

G20集團,即20國集團,是亞洲金融風暴後成立的國際組織。外界普遍認為,G20集團是G8集團的“接棒者”。G20成員包括瞭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和G7集團成員、歐盟、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該組織成立的最初目的,是避免亞洲金融風暴類似的全球經濟危機再次出現。因此,世界主要經濟體建立瞭一個交流平臺,以非正式對話的方式,保證全球金融和貨幣穩定流通。G20成立10年後,正式取代G8集團,成為全球經濟主要交流平臺。

分析人士表示,在G7集團成立的20世紀70年代,該組織成員國的GDP總量超過瞭全球總量的60%。當時,G7集團成員,就是世界最強大的七個經濟體。但到瞭2020年,七國集團GDP總量已經降到瞭全球總量的45%。而且世界第二和第六大經濟體,已經被中國和印度占據。

顯而易見,G20集團的崛起,意味著G7集團代表的西方主導世界經濟的時代已經結束。而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中國等發展中國傢,起到瞭決定性作用。

因為G20是全球經濟交流平臺,所以美國不斷釋放信號,想要借這個平臺跟中國和俄羅斯進行接觸。

尤其是跟中國的接觸,對拜登政府是迫在眉睫的事。因為現在美國的經濟情況,非常糟糕。

目前,美國國內通脹指數已經達到13年來最高值,逼近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水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聲稱,這種跡象隻是“暫時的”。但現在,鮑威爾已經將“暫時”定為一兩年。顯然,美聯儲的處境很尷尬,美國的通脹情況短時間無法緩解。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使得本就疲軟的美國經濟更加糟糕。為瞭恢復經濟,獲取執政功績,特朗普和拜登都進行瞭上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也就是瘋狂印刷美元。

事實上,美聯儲曾多次濫發美元,但沒有造成美國國內出現嚴重通脹。究其原因,是因為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可以讓國際市場分攤通脹風險。但這一次,美國卻被“倒灌”通脹。

之所以美國能不斷印錢,但國內不出現通脹,最大的原因其實是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最強的國傢,中國一直處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使得買方市場大於賣方市場。因此,美國肆無忌憚輸出通脹,使得中國不僅要承受國際大宗商品漲價、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還要控制自身市場不漲價,使得利潤大幅度減少。中國一面對抗美國的輸入性通脹,另一面遏制自身利潤給美國供應廉價產品。

但到瞭今年,情況出現瞭改變,因為全球疫情肆虐,使得印度、越南等國傢的制造業“癱瘓”,無法跟中國進行競爭。而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率先控制疫情,全面恢復制造業,是全球唯一能夠全面進行生產的國傢,使得賣方市場大於買方。因此,中國可以選擇產品不降價,美國直接全盤接收中國的東西。在這個時期,人民幣還對美元升值。因此外界普遍認為,中國這是“趁美國病,要美國命”。

中國產品不降價,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而且美國現在還沒有放棄對華貿易高額關稅,這使得美國消費者被迫承受瞭巨大成本壓力。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但美國卻對中國大量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結果,美國的通脹率已經逼近6%。更嚴重的是,美國通脹率已經長期處於高位水平。根據華爾街的預計,美國將在2至4年內,繼續保持高通脹的情況。因此,拜登政府迫切想要跟中方進行經貿領域接觸。

跟俄羅斯進行交流,是美國進行全球體系重建的試探。然而,拜登在今年6月大張旗鼓訪問歐洲,隨後跟普京進行瞭直接對話。然而,無論是G7峰會還是美俄首腦峰會,美國都沒有取得預期的目的。G7峰會,不過是美國和自己的盟友關門談論,雖然聲音很大,但美國的“領導力”完全沒有體現。

而在後續重要的“普拜會”上,拜登又沒有從普京手上獲取任何利益。在隨後的記者會上,拜登還出現瞭失態,跟CNN的記者發生沖突。

而在G20外長會議上,佈林肯又空手而歸。因此,G20領導人峰會,對拜登政府極為重要,認為這是美國“大展身手”的最佳平臺。華盛頓的政治精英或許認為,美國既然沒有在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拜普會”、中美天津會談中占到任何便宜,那麼就拉上G7集團,在G20峰會上跟中俄進行直接較量,進行“從實力角度出發的對話”。

事實上,在G20外長會議前,佈林肯就單獨會見瞭意大利外長迪瑪約,後者會談後立刻表示,雖然意大利和中國有密切經貿聯系,但“無法跟擁有相同價值觀的美國相提並論”。對此,西方媒體進行瞭大肆炒作,聲稱美國要在G20會議上跟中國進行“從實力角度出發的對話”。

顯然,意大利的“價值觀”,就是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吃兩頭的好處。2019年,意大利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協議,成為第一個跟中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G7成員。這個情況,讓其他西方國傢極為緊張。為瞭穩住意大利,歐盟在後續的疫情經濟恢復基金中,直接給意大利撥款2900億歐元,份額為所有歐洲國傢最大,這出乎外界意料。

因此,中俄不約而同選擇視頻出席G20外長會議和領導人峰會,也就不難理解。首先,中俄沒有配合美國進行政治表演的打算,直接讓拜登坐冷板凳。其次,中俄都選擇視頻方式參加會議,保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誠意和努力。

在此前的外長會議上,王毅就指出:“多邊主義不是進行粉飾的口號,更不是進行單邊行為的包裝”,直接將佈林肯的小算盤捅到臺面上。

而在這次G20峰會上,拜登將面臨跟此前佈林肯一樣的尷尬處境。在G20外長會議上,德國和法國就公開叫板美國,明顯展示瞭對美國的不滿。這種不滿出在德法對中國的立場,也出在美國想要“分化”歐洲,撈取利益的行為上。

G事實上,在G20外長會議結束後,中、德、法三國領導人就進行瞭視頻會晤。隨後,中德防長也進行瞭視頻對話。在對話中,雙方重申多邊主義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性,並在防疫合作,疫苗供應等問題上進行瞭意見交換。這次會議,覆蓋瞭G20外長會議所有議題,甚至覆蓋面更大,可行度更高。

此外,德法兩國明確表示,支持中歐投資協議。從中法德三國領導人會議可以看出,美國竭力打造“價值觀聯盟”,正在面臨一個巨大挑戰:在對華問題上,歐洲更偏向務實,這跟美國想要維持自身霸權的利益不相同。

雖然美國和歐洲存在很多共性,但對歐洲而言,中美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德國《商報》曾表示,中國崛起給歐洲帶來機遇,而竭力維護全球霸權,歇斯底裡阻擾中國發展的美國,才是歐洲真正的威脅。

而且,歐洲對美國的信任,正在急劇下降。

在阿富汗局勢上,美國拋棄盟友,讓歐洲國傢非常失望,對華盛頓的信任破碎。而美國拉攏英國、澳大利亞成立三國安全同盟,第一個動手對象卻是多年盟友法國。在美國的指使下,澳大利亞撕毀瞭跟法國的潛艇大單,讓法國損失數百億美元。對此,法國極度憤怒,一度召回駐美、澳兩國大使。因此,拜登不得不提前承諾,將在G20峰會上跟法國總統馬克龍會晤,討論兩國事宜。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對美國的不信任,出於兩個方面:

首先,美國政壇有太多不穩定因素。對於美歐跨大西洋夥伴關系,歐洲一直很重視,但這種關系卻能輕易撕毀。特朗普隻用瞭四年,就幾乎毀掉瞭歐洲和美國的關系。現在,拜登竭力進行“盟友外交”和“價值觀外交”,修復跟歐洲的關系。但在美國國內,支持特朗普的民意聲勢浩大。

CNN表示,即使出現瞭國會山騷亂事件,在共和黨的基層選民中,特朗普依然有高達80%的支持率。雖然在卸任後,特朗普被美國社交媒體封殺,但其民意依然高居不下。

福克斯新聞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在共和黨已經有超過70%的支持率。對於歐洲而言,他們並沒有看到“美國回來瞭”,但很可能看到“特朗普回來瞭”。因此,將寶壓在白宮上,對歐洲而言就是虧本買賣。

其次,拜登一邊拉攏歐盟,一邊對歐盟進行分化和施壓,這讓歐盟兩大領袖法國和德國極為不滿。

分析人士表示,二戰後,美國和歐洲發展出密切的關系,主要原因是雙方都有蘇聯這個共同對手。蘇聯解體後,美國想要對付俄羅斯,維持跟歐洲的盟友關系,但法德都不贊同。現在,美國在歐洲依然有支持國傢,這些國傢成為法德這些老牌歐洲強國的“絆腳石”。

事實上,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德法想要推動的“重啟俄歐峰會”提案,遭到歐盟內部否決。

美國支持的這些歐洲國傢,是歐盟東擴的產物,包括立陶宛、波蘭等國。這些“新晉歐洲”國傢處在法德等“老歐洲”國傢跟俄羅斯的戰略緩沖帶上,因為俄羅斯和“老歐洲”、美國的緊張關系,獲得瞭美歐大量支援。

因此,這些“新晉歐洲”自然希望這種情況能維持下去,反對法德和俄羅斯緩和關系。北溪二號項目推行時,也是波蘭率先跳出來,聲稱這會破壞歐洲能源安全,進行強烈反對,明目張膽幫助美國拖延項目。

現在,美國和歐洲面臨一個尷尬情況,一方面,在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中,他們隻能進行“聯合”,以在跟中俄的戰略博弈中維持某種平衡。但另一方面,面對中俄,美國和歐盟存在利益分歧。對歐盟而言,華盛頓已經不值得信任,他們必須進行戰略自主。現在,美國任何損害歐盟利益的小動作,都是跨大西洋聯盟破裂的“暗雷”。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