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相比國際空間站有四大優勢,俄已正式加入,美國被拒絕

早在上個世紀蘇聯如日中天的時期,其就自主建造並運營過赫赫有名的和平號空間站,該空間站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式投入使用,於2001年正式退役,一共運行瞭十五年,期間一共接待瞭12國包括美國在內的130多位宇航員。一共繞行瞭整個地球將近8萬多圈,航程高達30億公裡,大約有一百多艘飛船曾與其進行過對接。此外一名叫克裡卡廖夫的俄宇航員還創下瞭在太空生活持續時間的超長記錄。(300多天)

此人一生飛入太空6次,他一生共在太空中呆瞭803天,是當時航天史上在太空生活工作時間最長的宇航員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和平號空間站都是人類歷史上瞭不起的成就。

但是自從2001年和平號退役後,原本計劃解體她的和平2號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行,其之後演變成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艙體的一部分。而如今的國際空間站即將面臨退役,美國盛情邀請俄方繼續跟其合作,共同將國際空間站的服役時間延續到2030年之後,但是被俄方拒絕瞭。

和平號空間站

星辰號的位置

俄方之所以拒絕,除瞭因為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上屢屢受到掣肘之外,還因為其也已經在籌劃自己的空間站項目,據俄航天部門的負責人羅戈津表示,俄計劃使用將近60億美元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並將計劃將其在2030年送入太空。

當然瞭,且不說區區60億美元放在太空項目裡也就是聽個響,就算願意投入,可如今的俄宇航技術還剩下多少傢底這也是個未知數。所以,俄方還有一個更為務實的計劃,那就是加入我國的空間站計劃。

眾所周知,咱一直是很歡迎別國來加入這個計劃的,而且目前已經有包括俄方在內的17國、23個科研項目正式宣佈加入,而俄方憑借其雄厚的技術積淀,成功以“單間”的方式加入瞭空間站,反觀美國申報的項目卻沒能入選,理由是:從科學價值和技術考量來講,項目沒達到要求的標準。”

那麼,為何作為老牌宇航強國的俄聯邦會離開國際空間站項目而轉而投入咱的空間站呢?這還是因為中國空間站的四大優勢:

首先是體積優勢,據說我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的長度達到瞭18米以上,直徑為4.3米,總重量為20多噸,這創下瞭人類歷史上空間站的單模塊體積和重量兩項紀錄!而且其內部空間達到110平方米,跟普通的城市小區三房兩廳的面積差不多,想必工作生活都十分舒服。

“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

其次是我空間站的先進的光學艙,這個光學艙其實是一個能夠攜帶大型望遠鏡的空間艙,其直徑超過兩米,將於空間站始終並行,其科技十分先進,能夠觀測比當前聲名赫赫的哈勃望遠鏡還要遠三百多倍的遠距離太空空間。

然後是國際空間站本身確實是“廟小妖風大”,一個小小的空間站居然有諸如美國、法國、德國、荷蘭、巴西等十多個國傢進行參與,(據說目前負責運營的是加拿大人),實在是顧慮重重,而俄方向來跟這些美國的好夥伴不太對付,想必在國際空間站裡呆得也十分憋屈。

國際空間站

此外就是前景瞭,要知道國際空間站如今已經面臨退役,就算要延期也是十分困難的,而咱的空間站少說還能用個幾十年,將會是未來至少十年內全球僅有的空間站,而且發展速度很快,從2020年開始如今已經頗具雛形,據說2022年就將完成建造,連歐洲很多宇航員都在學中文瞭,又何況隔壁“老大哥”呢?

想上太空?先把中文學瞭

雖然目前國際空間站的整體規模還是比較大,但是應該看到的是其從1998年開始到2010年用瞭十多年才陸陸續續到瞭如今的規模,而咱的空間站一步一個腳印,相信在未來一定會在各個層面上都要優於國際空間站,讓我們大傢一起拭目以待。

未來?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