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貸款後,柯達高管向美慈善機構捐瞭1.16億美元,然後被停貸瞭

作為影像行業當仁不讓的鼻祖,成立1880年的柯達公司曾縱橫江湖百餘年,不料隨著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的興起,最終成為瞭時代的棄兒。

其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也如同它江湖地位般沉浮,從17年6月開始,柯達的股價就一直沒有超過10美元,19年一整年更是一直在2-3美元之間徘徊。

就在2020年7月底的時候,柯達的股票突然像打瞭興奮劑一般,坐上發射的火箭。7月27日,柯達股票上漲24.76%;7月28日,上漲203%;29日上漲318%。

3個交易日內,從2.13美元最高飆到瞭60美元,漲幅接近3000%。

其中的原因大夥也應該清楚,那便是在當地時間7月27日的時候,柯達宣佈獲得瞭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7.65億美元的聯邦貸款,並準備把這筆錢用於轉行,投資醫藥行業的生產。

不僅獲得瞭高額融資,而且要進軍目前最為火熱的醫藥生產行業,這樣的特大利好消息很難不刺激投資者的味蕾。

沒高興多久,柯達又上瞭財經板塊的頭條,不過這回是剛好相反。

當地時間8月10日的時候,DFC宣佈將暫停向柯達放貸,原因是其有被指控的不法行為,而且眾議院的各位大佬對此筆貸款提出瞭質疑。

不用說,柯達的股票又被打回瞭原形。

不難想象,在這10來天的時間裡,柯達經歷瞭各種各種的插曲和公關。

從美國媒體Benzinga的爆料來看,確實如此。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文件顯示,喬治·卡芬克爾(George Karfunkel)和他的妻子蕾妮·卡芬克爾(Renee Karfunkel)在當地時間7月29日,向總部位於紐約的慈善機構Chemdas Yisroel捐款。

這筆捐款沒有直接捐獻現金,而是捐獻柯達的股票,300萬股,以當天柯達股票的平均交易價格(每股38.75美元)計算,價值約為1.163億美元。

《慈善紀事》(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所記載的捐款記錄來看,1.163億美元的捐款為美國有史以來宗教慈善機構所獲得的最大一筆。

查瞭一下,George Karfunkel為柯達公司董事會成員,而且是董事會中僅有的2名持股董事中的一個,另一名董事叫William G. Parrett,僅僅持有0.23萬股。

按道理來說,高管做慈善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利好口碑,何況還是這麼大一筆捐款。若是評價,怎麼也得是“獲得貸款後知恩圖報回饋社會”這樣的貶義詞。

但美國網友並不買賬,他們認為George Karfunkel實際上是“假公濟私”。為什麼呢?因為按照美國的稅法,捐贈這麼一筆款項可以為該高管免去幾千萬美元的稅收。

有人說,人傢捐瞭1.16億美元,就算抵瞭幾千萬美元的稅,不還是捐瞭幾千萬美元嗎?

問題是,這位仁兄捐的不是現金,而是股票,而且捐贈那天柯達的股票剛好處於超高位,估值一下子漲瞭許多。比如像現在,柯達的股價跌回瞭10美元,這筆捐款就剩3000萬美元瞭,相比當初得以減免的稅收,George Karfunkel實際賺瞭不少。

更重要的,慈善機構Chemdas Yisroel的總裁卡爾福特克剛好是George Karfunkel的老搭檔,柯達公司原高管之一。

於是,美國監管機構將這件事也列入瞭對柯達的調查范圍之內,理由為非法避稅和嫌疑洗錢。

緊接著,柯達公司緊急公關,發表聲明稱此乃George Karfunkel個人行為,並表示已經聘請瞭律師事務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Feld進行內部審查,Karfunkels的捐款一事屬於調查范圍的重點。

根據柯達的說法,就算最終沒有拿到聯邦貸款,該公司依然會按計劃開啟制藥領域的業務。

另外,北京時間8月12日的時候,路透社援引一份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公開文件稱,在特朗普政府宣佈向伊士曼柯達(NASDAQ: KODK)授權7.65億美元的貸款的前幾個月裡,柯達大幅增加瞭遊說美國政府的支出。

柯達周二公佈第二季度凈虧損5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凈收入2.01億美元。

本文就跟大傢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註!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