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北京書院”改名“臺北書院”,將赴臺做暑期語言交流

(觀察者網訊)近日,哈佛大學學生刊物《克裡姆森報》(TheHarvardCrimson)報道稱,從2022年起,該校推動的暑期中文學習項目將從北京搬到臺北,而“哈佛北京書院”也將改名為“哈佛臺北書院”。

對此,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柯偉林(WilliamC.Kirby)回應稱,這隻是由於後勤問題導致,並否認哈佛將退出中國大陸。他表示,他負責的“哈佛上海中心”和其他與華合作機構正如常運作。

根據官方資料,“哈佛北京書院”是北京語言大學與哈佛大學聯合創辦的暑期中文學習項目。

在九周的時間中,該項目安排瞭中文強化課程、語伴輔導、中國文化講座、社會實踐調查、中國傢庭交流、文化遊覽等學習和交流活動。自2005年創辦以來,該項目已有1300名左右來自美國大學的學生參加。

然而,這個項目如今恐無法繼續。

10月7日,哈佛大學學生刊物《克裡姆森報》獨傢報道稱,從2022年起,該校推動的暑期中文學習項目將從北京搬到臺北,與臺北大學合作,而“哈佛北京書院”也將改名為“哈佛臺北書院”。

哈佛大學中文語言項目主任劉力嘉(JenniferLi-ChiaLiu)聲稱,“哈佛北京書院”項目之所以決定搬到臺北,是因為主辦方北京語言大學“缺乏友好”。

據她描述,近年來,該項目在獲得所需教室和宿舍等問題上遇到困難。比如,北京語言大學沒有為學生提供單獨宿舍,而是將他們分在兩個條件不同的宿舍,或是讓學生們一起住到酒店。

劉力嘉在單方面指責北京語言大學“不友好”後開始陰謀論,將此歸咎於中美關系。她隨後以北京語言大學在2019年沒有為暑期項目的學生舉辦派對、慶祝美國獨立日為例,試圖證明自己的觀點。

觀察者網查閱後發現,“哈佛北京書院”網站已無法查看。“哈佛臺北書院”網站顯示,同之前相比,該項目的時長從九周減為八周,並提及學生將住在“有獨立浴室的舒適房間”。

此外,劉力嘉還提到,此前美國國傢安全教育計劃(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Program)下轄的語言旗艦學習計劃(LanguageFlagshipProgram),同樣把設在北京的機構遷往臺灣地區。

截至發稿,觀察者網未能聯系到北京語言大學就此事置評。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臺媒正瘋狂炒作這一話題,借此吹噓臺灣所謂的學習中文的“自由環境”。

臺北大學向臺媒表示,臺大在2019年就與哈佛大學開始洽談暑期語言學習項目,原計劃於2020年實施,但因疫情延至2022年暑假再啟動。

與劉力嘉和臺媒表述不同的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柯偉林(WilliamC.Kirby)對此回應稱,書院搬遷隻是由於後勤問題導致,而哈佛大學總體上一直在與中國大陸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柯偉林還向《克裡姆森報》表示,他負責的“哈佛上海中心”以及其他機構正如常運作,大多數的哈佛附屬機構並沒有選擇離開中國大陸,哈佛大學正與大陸學者開展合作。

他說:“現在不是哈佛大學退出與大陸交往的時候。實際上,哈佛仍在尋求各種可能性深化雙方合作。”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