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內在英國賺瞭214億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李嘉誠可以做到連續13年成為中國首富,足以說明李嘉誠的經商能力。

進入21世紀,隨著大陸房地產和互聯網的興起,李嘉誠也就被馬雲、馬化騰這樣的人擠下瞭首富之位。因此有人開始質疑李嘉誠老瞭,已經不適應新時代。

可是在經歷風雲變幻之後,之前的很多首富都已經風光不再,而李嘉誠依然穩如泰山,集團凈利潤一點沒少。

甚至一直有人在懷疑李嘉誠隱藏瞭很多財富,否則依然是中國首富。即使不是中國首富,財富依然多到超出想象,李嘉誠通過這麼多年穩定的業績表現證明瞭“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1

在英國半年狂賺200多億

很多人表示李嘉誠是在最近這些年才開始投資海外市場的,而實際上,李嘉誠早在1991年就收購瞭位於英國薩福克郡的港口Port of Felixstow 75%的權益。1998年,李嘉誠又陸續收購瞭英國的Thamesport港口和Harwich港口。

隻不過李嘉誠是在2008年之後開始加碼對英國投資,最終才有瞭“別讓李嘉誠跑瞭”的聲音。

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李嘉誠就開始有序推出大陸的房地產業務,賣賣賣成為瞭李嘉誠在大陸的主要動作。

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近些年來共套現瞭2000億元以上,而他在英國的投資也超過瞭4000億港元。

來參考幾個李嘉誠在英國收購的百億級大動作:

2005年,李嘉誠投入24億英鎊收購瞭英國北方天然氣公司 88% 的權益。

2010年,李嘉誠花費瞭91億美元收購瞭英國電網,控制瞭英國25%的電力供應。

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9月,英國電價漲到瞭285英鎊/兆瓦時,折合每度電0.285英鎊(約合人民幣2.5元)。這個價格是去年同期的7倍價格,創下瞭22年來的新高。

英國電價大漲,李嘉誠受益匪淺,完全屬於悶聲發大財。

2016年,李嘉誠斥資110億英鎊收購瞭英國國傢電網天然氣業務51%的股權。

以上隻是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大手筆的幾個代表作而已,還有很多大手筆無法一一列舉,不過相信大傢已經認識到瞭李嘉誠的闊綽。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李嘉誠的投資喜好,你會發現他收購的都是跟英國老百姓日常關系緊密的領域,比如說:天然氣、電力、自來水、火車、機場、零售、釀酒等。

有網友誇張地表示,李嘉誠已經買下瞭半個英國,隻有你想不到,沒有李嘉誠做不到。除瞭英國之外,李嘉誠是在全球范圍內佈局,領域也都是傳統行業。

在李嘉誠海外瘋狂並購的過程中,長和是市值最高的一傢公司,主要業務收購也是海外獲得。截至6月30日,長和的半年營收是1354.96億元,凈利潤高達214.14億元。

2

李嘉誠的投資邏輯值得學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的媒體對於李嘉誠的報道都是偏向於負面的,有的甚至把李嘉誠刻畫成瞭一個隻看重利潤的投機主義者。

而實際上,李嘉誠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他並沒有過多投資互聯網這些虛擬經濟,而是將主要資產圍繞著生活必需品展開的,電力、自來水、天然氣幾乎所有人都需要。

除瞭投資領域較為關註百姓人常生活外,在投資地域上是全球分散投資,不將雞蛋分散在一個籃子裡。

他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疫情期間,李嘉誠斥巨資在英國投資的酒吧、餐飲企業損失慘重,半年就虧瞭19億港元。按理說李嘉誠應該很緊張才對,可是他一點也不緊張,反而還有點想笑,為什麼?

因為李嘉誠還有船運和港口業務,這些資產在疫情期間賺瘋瞭,因為運費大漲,李嘉誠實現瞭躺賺。

李嘉誠通過自己的分散投資實現瞭風險對沖,每年都能穩定賺上幾百億元,這就是能力。

有些人可能會拿阿裡巴巴、騰訊來作比較,因為這兩傢公司的凈利潤屢創新高,每年可以賺上千億。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不管是騰訊還是阿裡巴巴,他們的很多業務具有創新性,也具有較大的風險性,一旦有新技術出現,公司業務就可能受到較大沖擊。

李嘉誠投資的業務則不一樣,隻要地球不爆炸,他都可以穩定賺錢,因為隻要人活著就需要用電、天然氣、自來水等產品。

長和集團2016年-2020年以來的凈利潤分別為419億、436億、465.8億、477.8億、374億港元。

雖然業績不如科技公司那樣持續上漲,但是公司業績穩得令人敬畏。李嘉誠的投資理論是一種哲學,需要一定的悟性才可以達到。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傢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