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億級川企問世!聽信日企大虧40億,靠打破壟斷年入百億翻身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電視機幾乎成瞭一個占地方的非必需品,抱著手機刷短視頻,如今已經成為瞭很多年輕人在傢生活的日常,即便是一些中老年人也成瞭短視頻的重度用戶,如果不是傢裡有孩子,可能電視機已經落滿瞭灰塵。

如今的電視機產業,跟20年前相比也已經出現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電視的問世,把原來的電視品牌格局打得稀碎,曾經占據市場的TCL、海信、康佳、創維、長虹等老品牌逐漸被擠下神壇,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比如小米、極米、華為等,依靠價格或技術創新,逐漸改變瞭市場的消費習慣。

好在TCL有顯示屏工廠,海信擁有激光電視技術,創維在OLED電視方面有品牌,還能保住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但是康佳和長虹卻逐漸沒落瞭,尤其是長虹電視2020年的電視收入隻有109億元,跟2013年的196億相比,幾乎是腰斬。

曾經被稱為“國產驕傲”,讓千傢萬戶圍坐一堂的長虹電視。隻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起落後,長虹電視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但是有意思的是,2020年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卻迎來瞭高光時刻,年營業收入正式突破瞭1000億大關,達到瞭1068億元,凈利潤也達到瞭4.48億元,成為瞭又一傢四川省的千億級集團公司。

那麼,長虹控股集團是如何實現千億級收入規模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兩個業務。先說第1個——四川長虹。

長虹是中國最早一批崛起的傢電企業,其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並在1972年推出瞭首款電視產品,1992年,長虹電視機年產能突破百萬,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電視機企業。此後隨著我國老百姓收入提高,電視機走進千傢萬戶,長虹電視機銷量成倍增長,1994年長虹成功敲鐘上市。

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中國膨脹的消費市場吸引瞭松下、索尼、三星等不少外資品牌湧入,這些外資品牌進入國內後不斷蠶食著中企的市場份額,為瞭提高電視機銷量,長虹率先掀起瞭我國電視行業的首場價格戰,長虹彩電很快就以低價勝出,1997年長虹彩電市占份額高達35%。

另一種隻是,經此成為當時國產驕傲的長虹電視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隻是一時的勝利,價格並不是一個產品真正的競爭力。

步入21世紀後,隨著越來越多的傢電品牌崛起,長虹因為因為接觸瞭日本松下,認為松下的等離子電視技術是下一代電視,結果長虹等離子投產後銷量極差,而且錯失瞭LCD大發展趨勢,整個銷量也一落千丈,連年虧損,合計大虧40億元,尤其是在銷售利率方面,長虹連續17年不超過2%。

與此同時長虹市值也從巔峰時期的580億元,暴跌至130多億元。2018年,為瞭能夠維持公司正常運營,長虹將上海辦公大廈,以8120萬元賤賣,成為外界判定長虹電視衰落的標志事件。

雖然曾經的王牌業務走向沒落,但長虹的生產技術實力仍不容小噓,尤其在收購美菱之後,約20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成為其隱形的產品競爭力。也因此,小米、華為、OPPO等企業先後和長虹達成代工合作。2017年長虹為小米代工生產空調,2020年華為將旗下8K電視訂單交到瞭長虹佳華手中,此外,長虹還為OPPO代工Real me電視。

也因為這些代工業務,長虹一度被嘲,從“彩電大王”淪落到其他品牌的代工廠。與此同時,長虹的業績表現也毫無起色,2020年四川長虹實現944.48億元收入,歸母凈利潤為4536.6萬元,扣非凈利潤-628萬元,這已經是長虹連續兩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瞭。

既然四川長虹年營業收入是944.48億元,那麼長虹控股集團是如何實現千億產值,並且凈利潤達到4.48億元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長虹控股集團旗下的另一傢上市公司長虹華意。

根據長虹華藝的2020年財報,年營業收入達到104.5億元,凈利潤額1億元。收入在集團中占比是10%,凈利潤在整個集團公司中占比高達25%。

要知道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的傢電用壓縮機主要依賴進口,此後江西景德鎮成立瞭華意壓縮廠,才逐漸有瞭國產的壓縮機,但是華意壓縮廠卻在競爭中長期虧損,瀕臨倒閉,因此長虹控股集團出手重組瞭華意,從此就有瞭長虹華意。

背靠大集團,長虹華意升級瞭生產線,同時也對外擴張通過收購歐美的壓縮機公司,獲得瞭技術和生產經驗,很快就成為瞭全球第三大壓縮機企業。

此後長虹華意逐漸從營業收入30億,上升到60億,再到如今100億,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壓縮機銷量冠軍,過去外資傢電都是采購國外的壓縮機品牌,但是如今也都跟長虹華意合作,目前長虹華意在歐洲市場的市占率也超過瞭35%,打入瞭伊萊克斯、博世和西門子等傢電企業產業鏈。今年上半年長虹華意實現68億元營收,凈利潤高達4886萬元,在全球冰箱壓縮機市場突破30%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華意已經蟬聯冰箱壓縮機行業銷冠八年時間,成功打破瞭外資品牌的壟斷。

現如今,長虹品牌幾乎江河日下,但是長虹控股集團卻在發展過程中找到瞭新的盈利點,尤其在壓縮機領域找到瞭自己的路,通過收購兼並以及研發實現瞭轉型,並且占據瞭市場的鰲頭地位,可以說是很多國內企業轉型的參考。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科技野武士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