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通貨膨脹被認為是對窮人的掠奪?

俗話說:沒什麼是不能用印鈔解決的,如果不能,那一定是印得太少瞭。相信這個認知,在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我們體會得更深,因為全球新一輪貨幣大放水是鐵一般的事實。據摩根士丹利測算:未來2年,全球四大行(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將持續貨幣寬松,規模會高達5萬億美元。

錢印得太多瞭,緊隨其後的即是通貨膨脹。可是,為什麼通貨膨脹會被認為是對窮人的掠奪呢?我們又應該如何來應對通貨膨脹呢?

一、本質:過多鈔票追逐過少商品,也就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

對於通貨膨脹的本質,簡而言之是“過多鈔票追逐過少商品”,也就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在一個經濟體中,當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即老百姓手裡的錢超過經濟實際需要時,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等,在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的現象,即通貨膨脹。

假設市場流通中的貨幣共10萬元,市場上共有10頭豬,平均每頭豬價值1萬元,此時由於財政赤字需要印發更多貨幣,導致市場流通貨幣增至100萬元,可豬還是10頭。

屠夫知道你有100萬,你就不能再以1萬一頭的價格購買瞭,畢竟誰都不傻。這時豬還是豬,數量沒變質量也沒變,唯一變的是價格。一環環流轉到消費者這裡感覺到的就是物價上漲。尤其當工資增長速度緩於通貨膨脹時,具體感受就是錢不值錢瞭。

另外,過多的鈔票還會導致市場的過度貨幣化現象。當資產所有者或管理人將手中資產不斷通過證券化方式投入市場並以此獲利時,資產泡沫化現象產生。

在資產證券化交易過程中,貨幣僅作為一種支付手段,如果貨幣發行量過大,那麼資產證券化泡沫也就越多。因為你知道這些資源本身價值並不值得如此高價。

雖然虛擬財富在飛速增長,但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已越來越少甚至阻礙的地步。隨著泡沫的膨脹,當價格偏離其本身價值到無法支撐時,泡沫破滅,資產價格嚴重下降,貨幣持有者就會面臨巨額虧損。

此外,當大多數人預期到通貨膨脹即將發生時,這種預期會變成現實,使通貨膨脹產生一種慣性,具有不斷持續下去的趨勢,這種情況就叫通貨膨脹螺旋。

當然,溫和的通貨膨脹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刺激市場需求。膨脹瞭就減少貨幣發行制造通貨緊縮,緊縮嚴重時就加大發行量。

以1980年我們的財政赤字127.5億元為例,高額赤字導致貨幣超額投放,貨幣流通增長率在1979年為20.8%,1980年為22.6%。又如1985年,由於信貸規模膨脹,國傢銀行貸款餘額增長率為23.9%,超額貨幣投放後年流通增長率為19.8%。在當年的宏觀調控采取較為激烈的緊縮政策,導致連續三年經濟疲軟,為啟動經濟,1988年貨幣流通量增長31.8%。

可見,通貨膨脹主要不利於依靠固定貨幣維持收入的人,如領取救濟金、退休金和依靠工資長期生活的被雇傭者等,同樣對儲蓄者不利,各種形式的儲蓄、存款的實際價值下降,有閑置資金的人受影響最大。

二、認知:為什麼通貨膨脹會被認為是對窮人的掠奪呢?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帶來的主要是兩個後果:一是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另一個則是資產升值(價值)。

第一個很好理解,貨幣貶值,我小時候一分錢能買一顆糖,現在五毛錢能買一顆糖不?不能。錢不值錢就是這個意思。

但這一點還不能說是針對窮人,盤剝窮人,因為貨幣貶值對所有人的影響是一樣的,但是窮人由於錢少,更有切膚之痛而已。

但第二點影響就非常大,可以說是切切實實的剝削窮人瞭。貨幣再怎麼貶值,資產永遠是升值的,尤其是具備稀缺性的資產。富人通常會把手中的錢換成各種資產和硬通貨,比如礦山土地房產黃金等,還有李嘉誠購買瞭大量的煤電氣的基礎設施,這些資產都會越來越值錢。

而窮人呢?一般手中是沒有資產的。畢竟有資產就不是窮人瞭。即使有,可能也是極少量的股票等,而這都是讓人玩的,對吧?看看現在多少人面對套牢的股票痛不欲生呢?

對瞭,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金融杠桿。金融杠桿很玄妙?一點也不。通俗一點說,就是負債,就是借錢的能力,能不能借到錢。

窮人手中那點錢通常是存在銀行的,但銀行本質是窮人補貼富人的。銀行的利息低的可憐,它跑不贏通貨膨脹。窮人把錢存到銀行,但他自己又借不到錢,因為他缺乏可以抵押的資產。

反觀富人是可以的,他有車有房有礦山有固定資產,而且銀行本來就“嫌貧愛富”,加上杠桿,這個時候窮人已經開始補貼富人瞭。因為富人可以用借貸來的資金去獲取更高的收益。

更為重要的是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反過來,富人還給銀行的也就更少,而他所擁有的資產生產出來的產品又要賣給你。

現實就是這樣,但你也不用覺得不公平,古今中外都是這樣的,努力變成富人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三、應對:最能抵抗通貨膨脹的到底是什麼呢?

先說結論:在中國,或者隨便什麼國,除瞭知識、智商和財商,沒有任何東西能絕對穩定對抗通脹的。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第一個概念:通脹是周期性的,不是線性的。你並不能保證每年、每月、每天都在通脹,經濟不好的時候通縮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其次,我們必須承認第二個概念:通脹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通脹”是對“貨幣對大部分商品的購買力下降”這一現象的客觀描述,註意是描述不是定性。“通脹”並不等於“買任何東西都需要花費更多的錢”,因為通脹是相對的,錢對有些東西貶值的同時,也有對某些東西升值,這是從錢的視角來看。

如果從商品視角來看,有的東西漲價瞭,有的東西降價瞭。除非發生惡性通脹,也就是表現為錢的貶值速度太快,已超過任何商品的降價速度,否則,正常情況下總是有東西漲價有東西跌價的,溫和通脹下錢不會對所有東西同時貶值。

最後,我們必須承認第三個概念:商品的價格也是周期性波動的,不存在什麼商品可以一直漲價,也不存在什麼商品可以一直跌價。

理解瞭上述的三個概念後,可以說“最能抵抗通貨膨脹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但也並非無應對之策。

基於第一個概念,因為通脹本身具有周期性,一旦你對周期的判斷出錯,在通貨緊縮時期買入瞭對抗通脹的資產,則你的財富會加速縮水。所以對抗通脹並不是包賺不賠的策略。

基於第二個概念,通脹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假如汽車在降價,但同時豬肉在漲價,請問現在是通脹還是通縮?你確定不瞭,因為通脹是相對概念,你隻能根據自己的資產配置情況來綜合判斷。

還是汽車豬肉的例子,如果你是車販子,你手上最大的資產就是停車場裡的汽車存貨,那麼即使所有商品都在漲價,但隻要你庫存的汽車在跌價,那對你來說都是通貨緊縮,因為現金的增值幅度大於你持有資產的增值幅度,這時你最應該做的就是賣出汽車,先把資產切換為現金。反過來,如果你是大宗豬肉販子,你最大的資產就是一張張生豬交割合同,那即使全世界所有東西都在跌價,隻要你手頭的豬肉還在漲價,對你來說都是通脹,因為豬的漲價幅度大於現金的漲價幅度,這時候你應該考慮的就是買入更多的生豬,將手上相對貶值的現金換成相對升值的生豬。之前有個說法叫“窮人通脹、富人通縮”,其實本質上也就是這個意思,你手上的資產配置情況不一樣,流通貨幣是膨脹還是緊縮,對你的表現形式也就不一樣。

基於第三個概念,商品的價格走勢是不確定的,黃金、房子、股票等,任何你想得到的其它商品,它們的價格都是周期性波動的。微觀來看,沒有什麼東西能一直漲或一直跌。房價上漲時,你會認為房子是對抗通脹的好品種,可萬一後來房價又跌瞭呢?你拿什麼保證房價就一定跟經濟周期同步?其它商品亦然。

要是你真能完全掌握商品的價格走勢規律,那你還擔心什麼通脹?你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全世界都沒有那麼多錢夠你賺,因為你能掌握價格走勢瞭,你隻要在漲價時買入,降價時賣出,就永賺不賠啊,錢都多到花不完瞭,還擔心什麼通脹?

也就是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通脹也不是站在那裡不動讓你打的。如果你離開瞭知識、智商和財商,你連敵人是誰、敵人在哪都不知道,還談什麼對抗?

最後的話:永遠也不要忘瞭人才是最有價值的資產,多學本事少熬夜

我們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中國經濟最好的標桿其實就是美國,不論制度還是規模,或者是心理上的目標,美國是中國未來最好的參照。

房子真不是很好的抗通脹產品,不單是房價調控,你別忘瞭建築本身的老化和折舊速度並不慢。你再看看你生活的城市裡周圍有幾棟超過百年又能當普通民居的房子呢?何況我們並不缺居住土地,人口在未來的趨勢也不樂觀,不是嗎。

最後,你永遠也不要忘瞭人才才是最有價值的資產,多學本事少熬夜,人都是忽略已經有的東西,那才是最好的應對通脹之本。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