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丟掉寶座?一代“玻璃大王”正式換人,對手收入增速達90%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能見到玻璃的身影,無論是喝水的水杯,還是客廳的小茶幾或是窗戶,幾乎都是玻璃制品。眾所周知玻璃的原材料是矽,主要的制造成分是砂巖,制造門檻也相對較低,所以我們日常使用的玻璃產品一般毛利率比較低,廠傢也很難賺到很高的利潤。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玻璃產品都是如此。比如裝疫苗使用的中硼矽玻璃瓶,就非常具有技術含量,至今中國本土產量也隻能滿足國內10%的市場,而且這一類產品收入和利潤也相對較高;還有一種是浮法玻璃,一般用於高檔建築,毛利率可達到40%;此外還有一種玻璃產品,也具有較高的售價和利潤空間,這一類玻璃就是汽車玻璃。

中國在汽車玻璃領域出現瞭一位名人,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名氣,那就是曹德旺。曹德旺被人稱為玻璃大王,身傢已經高達上百億,他所創辦的福耀玻璃,成為瞭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事實上,除瞭福耀玻璃外,中國還有不少優秀的玻璃企業,例如福耀玻璃的最大競爭對手——信義集團。從今年上半年信義玻璃和福耀玻璃交出的成績單來看,信義集團的創始人李賢義僅次於曹德旺的第二大玻璃富豪。

今年上半年,信義玻璃實現135.76億港元銷售額,同比增長90.29%;福耀玻璃上半年實現115.4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42%。折算成人民幣,福耀玻璃上半年營收隻比信義集團多2億元左右。

但是福耀玻璃的財報顯示,這115.43億元的收入當中,除瞭玻璃之外的其他收入是8.4億元,那麼剔除這個其他收入,這也就意味著福耀玻璃的玻璃收入是107億元,很顯然這個數字要比信義玻璃要少,因為信義玻璃的112億元收入全部都是玻璃產品構成。

很明顯福耀玻璃的玻璃產品收入,已經低於瞭信義玻璃。

而且在增長幅度方面,信義集團也占據上風,如果一直保持這個勢頭,今年Q3季度信義集團整體營業收入也會反超福耀玻璃,屆時李賢義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新玻璃大王。

據悉,目前信義玻璃在國際上享負盛名,每年有70%產能出口至海外,是世界規模第三大的玻璃生產商。

和曹德旺父輩皆從商不同,李賢義在1952年出生在農民傢庭,因為傢庭條件不好,初中還沒有畢業的李賢義就選擇瞭輟學,並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到瞭上世紀70年代,在朋友的推薦下,李賢義接觸到貨運業,一幹就是20多年。

1980年,李賢義離開瞭貨運業,並拿出所有積蓄前往香港,他發現當時香港汽車市場需求大,於是創辦瞭一傢汽車配件廠,就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在一次報刊上,李賢義發現原來國車汽車玻璃一直依賴國外進口,國內可以生產汽車玻璃的工廠寥寥無幾,在他看來這是個不錯的商機。

1989年,李賢義出資在深圳龍崗建立首個玻璃廠,為瞭能夠學到玻璃生產技術,李賢義重金聘請相關專傢,更是托朋友好不容易從國外購買相關機器,在他的重金投入下,玻璃廠生產的玻璃品質越來越好,與此同時深圳龍崗也快速發展,地方政府開始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到這傢玻璃廠,在政府的幫助下,信義玻璃就此在龍崗誕生。

除瞭玻璃業務以外,李賢義還在90年代大規模投資房地產行業,創辦瞭信義房地產公司,深圳有不少項目都是出自信義房地產之手,利益信義湛寶廣場以及信義禦城等。

正當信義集團越做越大時,美國商務部盯上瞭信義集團,2001年,美國商務部為瞭打壓信義集團,打著傾銷的幌子征收中國擋風玻璃企業3%~124%關稅,面對與美國商務部的打壓,信義集團直面硬剛,應訴美國商務部成功贏下這樁反傾銷案。

然而這樁案件才處理完,加拿大又開始對信義集團開展反傾銷調查,面對加拿大的為難,李賢義第一時間重金聘請律師,成功取得勝訴,要知道這可是我國加入WTO後,首起贏得反傾銷的訴訟。

可以說,李賢義這位企業傢,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卻非常有魄力,接連兩次帶領公司贏下反傾銷訴訟,簡直是大快人心!

這位玻璃富豪和曹德旺一樣,在功成名就後都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李賢義在龍崗當地創辦瞭教育基金會,在今年的教師節也帶領瞭員工慰問各位老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李賢義累計捐出善款10多億元,他在愛心和商業頭腦上都和曹德旺不相上下,兩位都是我國玻璃行業的優秀企業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