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亮起紅燈,立陶宛主動對華求和,前提是中國得答應一條件

一直以來,在對外交流中,中國一直都秉持著“一個中國”的原則,這也是全世界都認可的外交原則,任何國傢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傢主權和領土受到任何侵犯。而立陶宛則認為自己背後擁有強大的西方勢力所支持,因而次次任意破壞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據悉,之前立陶宛此前堅持允許以“臺灣”名義在其境內設立“代表處”。而這明顯是觸犯瞭中國始終堅持的外交政策,但立陶宛則絲毫沒有一點悔過之意。而今,立陶宛國內經濟亮起紅燈,因此立陶宛主動對華求和,同時還附贈瞭一個條件。

立陶宛主動求和

中方由於立陶宛態度惡劣,並且不願悔改,召回瞭駐立大使,同時,兩國間的經濟貿易也受到影響。據報道,由於中國企業不願接受立陶宛的產品,因而立陶宛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害,這讓立陶宛的商人們受到嚴重的打擊。眾所周知,立陶宛自1991年來便中國建交,這個曾屬於蘇聯一部分的國土如今已經完全獨立,同時在2004年加入瞭北約,隨後立陶宛的經濟主張便逐步與西方靠攏,甚至政治這方面也受到瞭一定的影響。

但立陶宛仍然是個小國,此次失去瞭中國這麼大的經濟市場,許多商品不得不積壓變質造成嚴重的虧損,最終導致的最壞結果便是立陶宛的經濟一落千丈。因此,本月24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自己可以在“中間人”的幫助下解決中立的沖突,並表明自己準備談判和對話,會努力與某些國傢合作來解決中立間的問題。

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立陶宛的此次求和,似乎並沒有那麼真誠。立陶宛完全不認為自己是做錯的那一方,甚至提出瞭條件:中方要尊重立方想要與其他國傢或地區發展經濟文化的權力。這些話語無不表示立陶宛想迫切解決自己的經濟貿易關系,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提出瞭不友善的“求和”政策。人前立陶宛十分誠懇地想與中國恢復貿易關系,但背後卻倒打中國一耙。

據報道,914日,立陶宛針對中國手機制造商提出瞭一份所謂的“產品調查報告”,污蔑中國手機含有“檢測審查”功能,要求國內民眾扔掉中國手機,立陶宛的舉動引起瞭媒體一波熱議,也同時表明立陶宛在對華態度上十分肆意妄為,但中國不會受立陶宛的任何威脅,任何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都不會被姑息,奉勸立陶宛要早日認清現實,否則隻會自食惡果。

參考鏈接:海峽消費報

David: